原创:1961年刘少奇到韶山,在毛主席旧居前迟迟不进:门匾是谁写的?
原標題:1961年劉少奇到韶山,在毛主席舊居前遲遲不進:門匾是誰寫的?
1961年,劉少奇因工作原因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湘潭,這也同樣是毛主席的故鄉,工作之余劉少奇帶著工作人員來到了毛主席的老屋前面,抬頭靜靜的看著懸掛于正屋前的牌匾。
許久之后,劉少奇還緩緩開口,詢問這個門匾是出自誰人之手?
毛主席的家鄉位于湖南韶山市,現在歸湘潭市管,老屋是毛主席的曾祖父買下來的,后來這生活了毛主席的爺爺、父親以及毛主席等三輩人。
因為日本主義的不斷侵略,毛主席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鄉,開啟了自己的革命生涯,隨著毛父、毛母的離世,毛家的兄弟姐妹也便開始四處奔走,毛家老宅便從此沒有了毛家人居住。
后來國民黨占領了整個村子,他們自作主張將毛家老屋租住給了其他人,一直到湖南被徹底解放,老屋才真正的空置下來,里面早已沒有毛家人任何的生活氣息。
要知道這個房子,只要幾年不住人,就是一番破敗不堪,荒涼的景象。
毛家老宅也是如此。
新中國成立之后便有了專門的人來打理毛家老屋,這個人就是毛主席的族叔毛秋月,他在湘潭縣委委員毛華參觀毛家老屋之際提出,希望能夠給毛主席老屋掛個門匾。
毛華當即便同意了毛秋月的建議,但是門匾上提什么字又成了一道難題,那會全國上下很多地方解放,老百姓們總會帶著一個寫著“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條幅在大街上游行。
在經過一番思索之后,大家一致同意門匾上的字寫為“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家”,毛華還專門找到了毛主席的恩師毛宇居提筆,至此毛主席老屋門匾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
1953年,作為族叔的毛秋月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當他再次看到毛主席之時,激動的早已不知該說些什么,在與主席簡短的寒暄之后,他便將毛家老屋門匾的事情告知了主席。
毛主席在聽完毛秋月的話后立刻表示,這么“偉大”兩個字不敢當,他要求毛秋月回去之后立刻將門匾上的字更改了。
毛秋月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主席的“批評”帶了湘潭縣政府,當時湘潭縣的書記正是華國鋒,為了能夠盡快將這件事情落實,華國鋒召開了全縣的緊急會議。
在經過多番討論之后將毛家老屋的門匾改成了“毛澤東同志故居”,這個門匾一直延用到了1961年。
劉少奇參觀毛家老屋看到門匾上的字,他仔細想了又想,望著身邊的隨從說道:“人只有在去世之后,他居住的老屋才能稱呼為故居,毛主席還健在,故居兩字實屬不妥,可以將其改為舊居。”
這塊門匾一直用到了1983年,毛主席誕辰90年,鄧小平同志親自提筆寫下了“毛澤東同志故居”,這塊門匾時至今日依舊懸掛于毛家老屋的正中央。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1961年刘少奇到韶山,在毛主席旧居前迟迟不进:门匾是谁写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焉栩嘉登机牌被发现在网购衣物中?购买者称
- 下一篇: 或将重回娱乐圈?权志龙被曝正在准备新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