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永生 马斯克已将大脑上传到云端!团队却一地鸡毛
那廂,馬斯克剛丟出一個爆炸性話題——自己已“上傳大腦至云端”,引發A股腦科學相關概念股大漲;這廂,其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就被挖出:創始團隊已經分崩離析。
Neuralink的創始成員之一Paul Merolla在其個人網站上透露,自己要去“開始新的冒險”,“我決定離開Neuralink去追求另一個項目(目前仍處于保密狀態)。”
據Teslarati援引路透社消息,Paul Merolla已在最近幾周離職。此前,包括馬斯克和Merolla在內的8個人創立了Neuralink,隨著Merolla的離開,除了馬斯克之外,該公司只剩下一位創始成員——植入工程師Dongjin“DJ”Seo。
截至目前,Neuralink沒有就此發表聲明。據悉,Neuralink現有大約300名員工。該公司官網上,仍有多個崗位仍在招聘新人。
▌Paul Merolla何許人也?
Paul Merolla
翻開他金光閃閃的簡歷:Merolla畢業于弗吉尼亞大學的電氣工程專業,2006年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生物工程博士學位,2006年到2010年間在斯坦福大學Brainsin Silicon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
在加入Neuralink之前,Merolla曾在IBM公司的“類腦計算小組”擔任六年的研究科學家。
其主要研究領域是神經科學和機器學習,負責設計低功耗神經芯片,是10多個類腦芯片的首席設計師,包括斯坦福的Neurogrid和IBM的TrueNorth芯片,后者還在2014年登上了《科學》雜志的封面。
2017年,Merolla加入Neuralink,負責其芯片設計項目。
在其個人網站上,Merolla表示,“在Neuralink工作五年半后,我決定離開Neuralink去追求另一個項目(目前仍處于保密狀態)。離開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我仍然覺得Neuralink的使命非常引人注目,希望我有機會再次以某種身份與Neuralink合作。”
▌逃離馬斯克的大牛去干嘛了?
在Paul Merolla離開前,已有5位創始成員先后離開Neuralink,包括2018年離開的前首席科學家、神經外科醫生Benjamin Rapoport,2020年離開的前科學家、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Philip Sabes,2021年5月離開的前總裁Max Hodak等。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Max Hodak,他此前負責Neuralink的項目運營,包括人體臨床試驗的批準申請,目前Hodak已經自立門戶,還撬了Neuralink的墻角。
2021年,Hodak創立了自己的腦機接口初創公司Science Corp,并在當年帶走了一些高級Neuralink員工,包括Neuralink的前生物學主管Alan Mardinly、前硬件工程師Corey Wolin。
2022年初,Hodak投資了一家澳大利亞初創公司Synchron,而現在,Synchron已成長為Neuralink最強勁的對手:
該公司在2021年7月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其嵌入式腦機接口產品的臨床研究性器械豁免。
2022年7月6日,該公司在美國完成首例人體植入手術,此前,Synchron曾將腦機接口設備植入了4名澳大利亞患者的體內。
Synchro的腦機接口血管內植入物Stentrode
從結果上來看,成功率高達100%。截至目前,4位患者沒有出現任何副作用,并且最初安裝設備的目標也都成功實現了——他們能發短信、在網上購物等等。
▌Neuralink止步動物實驗 更多新秀涌入
自成立以來,Neuralink取得了許多里程碑式的成就,在2021年的展示中,Neuralink在猴腦中植入腦機接口,使猴子能用意念玩簡單的彈球游戲。
馬斯克此前表示,Neuralink的目標是在2020年底之前獲得監管部門的批準,以進行“將芯片植入人體”的試驗,并計劃在2022年開始在人體內植入其芯片。
但到目前為止,Neuralink尚未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準。
人才流失之外,技術路徑受質疑、科技倫理矛盾屢次上演,是橫亙在Neuralink面前的兩大難題。
Stentrode腦機接口植入物通過頸靜脈植入,植入時所使用的技術是目前通常用于治療中風的神經介入技術,這一技術最大的優點是不需要鉆入顱骨鉆孔或開顱手術。
相比之下,Neuralink的競爭產品設備顯得不那么“溫和”——需要直接從患者的頭骨植入,這可能會導致患者大腦的長期炎癥。
另一方面,Neuralink已經被美國責任醫師協會及部分動物保護組織多次投訴,被指虐猴。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與Neuralink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腦機接口領域,其他公司、科研機構紛紛宣布取得突破性進展,產品大規模商業化落地指日可待。
除了上文所述的Synchron,國內的腦機接口研究正不斷取得進展。6月2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介入式腦機接口在北京成功完成動物試驗。
另外,擁有創新技術能力的本土公司不斷涌現,包括在侵入式領域具有獨特蠶絲蛋白材料和MEMS工藝技術的腦虎科技;專注于雙靶點DBS技術,并自主研發國內首枚神經調控芯片的景昱醫療,以及寧矩科技(NeuraMatrix)。此外,非侵入領域的強腦科技(BrainCo)、博睿康、臻泰智能、腦陸科技、回車科技等公司在細分領域具備獨特優勢。
米哈游、世紀華通等游戲公司也早早投身腦機接口研究。
▌結語
極高的應用價值賦予了腦機接口巨大的應用前景。
想想看,只需要接入外部設備,便能讓殘障人士借助機械臂重獲行動力、癱瘓患者擺脫輪椅、神經性失聰失明患者重拾感官……
醫療健康領域外,伴隨技術的逐漸成熟,教育、游戲、智能家居、軍事等均是腦機接口的潛在應用領域。
麥肯錫公司在2020年發布的報告估算,腦機接口設備在未來10-20年內將產生700億-2000億美元的年市場價值。
可以預見的是,即便Neuralink倒下,腦機接口領域相關突破依然會層出不窮。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意识永生 马斯克已将大脑上传到云端!团队却一地鸡毛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华夏爱奇艺悦看联名卡最高额度是多少 5万
- 下一篇: 男子驾驶宏光MINI EV径直撞上路灯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