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
行百里者半九十[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五》:“詩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解釋為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難,愈要認真對待。
目 錄
1基本信息
2詳細釋義
3示例
4英文
1基本信息
詞目:行百里者半九十
發音: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
相關:已被編入2013高考語文說明
2詳細釋義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難,愈要認真對待。常用于以勉勵人做事要善始善終。[1]
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開始一半而已。激勵人在做事的時候要一鼓作氣,不可半途而廢。
3示例
2010年3月14日,國務院總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時講到“今后幾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滿荊棘,但是我們應該記住這樣一條古訓: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動搖。”[2]
電話的發明*貝爾只不過是在物理實驗中把一個旋鈕多旋了幾圈,一個改變世界的發明就這樣誕生了。而在這之前愛迪生及許多科學*都認為電話不可行而放棄了實驗。
行百里者半九十。
張璐譯文: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
日本譯文:ゅっまはちなゃのもつまはちなゃのもつまなっへすつてつ
譯文直譯:在百里的旅途中,有一半人會在途中放棄。
辨析
成語意思可以從字面來理解,“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行百里路,走了九十里,也只是走了一半;深層含義是說,干事情越接近完成時越艱難、越關鍵。很多人開始的時候總是雄心壯志,宏圖遠大,可是隨著時間的進行,慢慢的就沒有了動力,沒有了毅力,沒有了決心。到最后草草了事。
已加入《北京考試說明》
4英文
1. The going is toughest towards the end of a journey.
2. One must sustain one's effort when a task is nearing completion.
3. The last part of an endeavor is the hardest to finish.[3]
總結
- 上一篇: 第二周进度总结
- 下一篇: 《羊了个羊》走红 吸金套路揭秘:玩50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