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有一个作家叫格非
??? 有人擔心,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他的光環可能會遮蔽很多同樣出色的中國作家,甚至讓有些作家產生抵觸和絕望的情緒,認為他的獲獎無疑會讓其他作家獲獎的機會至少推遲十年(因為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獲得諾貝爾獎后二十多年后,大江建三郎才得以染指。)而我以為,莫言的獲獎會讓世界更加希望了解中國的文學,因為莫言不過是中國作家的代表,如同寫過《百年孤獨》的加西亞?馬爾克斯是拉丁美洲作家的代表一樣。馬爾克斯的獲獎無疑帶動了整個拉美文學的發展,使更多的拉美作家受到關注,比如魯爾福、博爾赫斯、略薩、富恩特斯、科塔薩爾、卡彭鐵爾以及阿連德等等眾多作家開始被世界所熟知。
?
??? 格非就是站在莫言身邊的優秀的中國作家中的一員,打個比喻,假如莫言是中國的馬爾克斯,那格非應該是中國的博爾赫斯或者科塔薩爾甚至是將來的略薩——略薩在馬爾克斯獲獎20多年后也得到了這個殊榮,當時馬爾克斯給他的祝賀是:我們倆終于一樣了。
?
??? 我關注格非和他的小說已經多年,和他也是二十幾年的朋友。1989年我在《北京文學》還編輯過他的短篇小說《蚌殼》,那時他才25歲,比現在很多“80后”還小,可他已經寫出了《褐色鳥群》《迷舟》《大年》等被認為是中國先鋒小說崛起的標志性作品,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作家。我不否認早年的格非受到西方文學,尤其是西方現代及后現代文學的影響,比如法國的羅布-格里耶,比如阿根廷的博爾赫斯,這些人都是他寫作生涯開始的偶像。但是當眾多以模仿兩位作家為榮,乃至以假亂真的業余作家們被淘汰出文壇之前,格非便以自己獨立的文學品格和創作實力,擺脫了西方文學的陰影,穩固地站到了中國文壇的最前沿,以“江南三部曲”長篇系列小說《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躋身國內一線作家的行列。
?
??? 關于對這三部作品的贊譽已經很多,我不想多言,但有一點我必須強調,中國當代文學缺少一部完整的反思中國一百多年間現代化進程中人文和精神趨向的小說,缺少真實反映自民國始、新中國建立后以及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人倫、道德、理想和價值觀變化的作品,所以,我以為格非的三部曲是將中國近代以來三個不同時期的歷史進行對照、拆解、分析,然后連接并貫通,成為我們現在以至將來認識和研究百年中國精神歷史的史詩性作品。而其中的《山河入夢》則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因此,我曾將其收入了我主編的“漢語小說經典大系”中,與魯迅、蕭紅等文學大師比肩而立。
?
??? 與格非結識這么多年,我們的見面并不很多,且每次幾乎都是在眾人的場合,匆匆寒暄而別。但有兩次我記憶深刻,某種程度上說這兩次見面也改變了我對文學的一些看法。一次是1990年3月的第一次見面,他與妻子從上海來京,見面的那一刻我估計我們彼此都有些詫異,因為讀他的小說給我的印象他應該是一個高個長發且目空一切的家伙,而我在他的想象中一定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老者,因為他之前給我的信中總在我的名字前面加上一個“賀”姓,賀興安是當時一個有名的文學評論家,在我和格非見面前,我好像一直頂著另一個人的大名,且沒及時糾正。可見面后的感覺是,他更像是一個大學生,個頭并不高,頭發也沒披肩,語調溫和;而我也不過是個二十幾歲寫點小說、寫過幾篇評論的年輕編輯。我依稀記得那天他穿的是淺色的棉衣,腳上是當時還少人穿的白色旅游鞋,頭發當然是黑黑的。他送來了他剛剛出版的第一本小說集《迷舟》。我們談了文學,談到納博科夫和他的小說《普寧》。當時我正著迷于這個愛玩文字游戲且喜歡收集蝴蝶的美國老頭,模仿他寫了兩篇小說《做賊》和《蒼蠅》。令我欣喜的是原來還有一個人與我同樣喜歡一個并不主流的作家,他客氣地對我的寫作給予了鼓勵。但是這次見面,讓我徹底打消了寫小說的念頭,因為我知道我正在寫的小說已經被格非寫完了,且憑我的才氣我可能永遠也趕不上這個比我小兩歲的弟兄。???
????
????第二次見面是三年后,我去上海。他請我在他華東師大的宿舍喝酒聊天。我震驚于他的變化,他已經成為真正的學者型作家,旁征博引,侃侃而談,激情劍指困頓中的知識分子和中國社會。我感到羞愧,我與當時北京的一幫青年作家還熱衷于文學圈子的無休止的聚會和酗酒,沉湎于80年代末的政治創痛而無思進取。他告訴我他正在構思一部反映中國知識分子精神歷程的長篇小說,就是后來的《欲望的旗幟》,他為準備這部小說的寫作,閱讀和重讀了上百部的有關知識分子的中外小說和理論著作。那次見面使我感覺,我已經很難與他對話,他已經從原來的偏重語言和形式的先鋒派作家,開始變成一個思考社會進程和關注知識分子命運的現實主義作家(就像馬爾克斯所宣稱的那樣——我是個現實主義作家)。這是一個自覺的蛻變,也是一個作家保持創作生命力的前提。
最近翻看他送我的《文學的邀約》一書,這是他在清華大學授課的講稿。其中的自序《現代文學的終結》給我很多啟發,也印證了我這兩年對文學出版的一些困惑和體會。他分析了自二十世紀以來西方現代文學中作者、讀者和贊助人的關系,以及市場機制如何將文學變成廉價流行商品的事實。或許傳統意義上的文學就應該是少數人的事情,是奢侈品,作家只是手藝人,讀者是收藏者和投資人,出版商可以“通過對圖書的印量進行嚴格控制,將書籍變成一種類似于藝術收藏品的特殊商品”(見《文學的邀約》)。這可能是文學意義上的文學以及它的載體——紙質圖書不可能消亡的一個理由。
?
??? 在當代國內的作家中,格非的小說無疑是最值得收藏的作品之一。寫到這里我想,假如有誰出版一本羊皮面精裝的收藏級別的格非的小說,類似十九世紀前歐洲圖書那種質地的限量版,我一定第一個掏錢購買,并讓他簽上名字,然后把它放在我書架的最好的位置,任時光打磨,批評者的呱噪,成為一部超越時空的真正的文學經典。而我將是他永遠的讀者,一個連博爾赫斯都羨慕的好讀者。
?
???????????????????????????????????????????????????? ( 見《文匯讀書周報》2013年5月11日)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国还有一个作家叫格非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和邦生物股票是什么公司 和邦生物是做什么
- 下一篇: 生源地贷款申请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