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制定一五计划时,陈云提出四大比例,为何当时要特意强调农业?
原標題:制定一五計劃時,陳云提出四大比例,為何當時要特意強調農業?
陳云是中國共產黨的杰出領導人,也是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他在編制國民經濟計劃時提出了“四大比例”的主張,即農業與工業、輕工業與重工業、重工業各部門之間、工業發展與鐵路運輸之間要按比例發展。
其中,他對農業問題的重視和處理,體現了他的遠見卓識和科學思維。
在這四大比例中,陳云著意強調了農業,但是當時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在強調工業化發展,陳云的這個農業化的發展思路,在當時也受到了不少的爭議,認為這樣的計劃過于保守,不應該過度強調農業。
那么,在當時陳云有何考慮?
1951年2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戰略構想,也是從這里開始中國開始了影響至今的五年計劃。
當時,根據周總理的提議,會議據欸的那個成立周恩來、陳云等六人組成的小組,負責領導“一五計劃”的編制工作,具體事務由陳云負責。
但是,當時由于抗美援朝戰爭還沒有結束,所以當時進行編撰的一五計劃還比較粗糙,只是一個粗略的綱要,具體的計劃并沒有實際拿出來,因為當時的形式要盡可能地為戰爭進行服務。
但是,隨著抗美援朝的順利結束,黨中央開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來,所以一五計劃再次被提到了日常上。
當時,在制定計劃的時候,陳云就提出了四大比例問題。
在陳云看來,任何一個國家發展經濟,都是需要協調發展的,不能夠只發展一種門類,尤其是工業和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的比重,都是需要考慮好的。
而尤其是關于農業的比重,在當時引起了不少的爭論。
在當時,不少人認為,對于社會主義國家而言,應該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我們應該大力發展工業,并且他們認為,只有發展工業才能夠讓農業等其他產業進一步發展。
因為對于工業而言,工業能夠產生的溢出效應是更加明顯的。 就比如說,想要實現農業的現代化,那么就需要有工業設備,有更多的機器進行生產,而當時的中國這樣的機器幾乎沒有,所以就應該先發展工業,先造出更多的機器,有了這些機器以后,再拿去發展農業,這樣農業也能夠被帶動起來發展。
陳云在上世紀50年代參與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正值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工業化建設的關鍵時期。
當時,中國農業生產水平低下,農民生活困難,糧食供應不足,農業是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而且,對于中國而言,自古就是一個農業大國,所以也就必須要考慮到中國的實際情況,當時的農業發展有自己的基礎,中國的農業種植經驗也比較豐富。
但是,兩相對比之下,中國的工業化還處于初級階段,雖然在后來得到了蘇聯的幫助,但是對于一個大國而言,是不能一直依靠國外的幫助的,必須要有自己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才能夠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陳云認為,要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必須首先解決農業問題,保證糧食和原料的供應,為工業發展提供基礎和條件。他反對片面追求工業增長率,而忽視農業發展的做法,主張在工業化進程中,要堅持農業優先發展,保持農業與工業的合理比例,實現工農業協調發展 。
農業生產供應全國人民的糧食,同時,用農產品作原料的工業產品又占目前國家工業總產值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進口工業設備和建設器材所需要的外匯,絕大部分也是農產品出口換來的。
因此,發展農業是保證工業發展和全部經濟計劃完成的基本條件。因為即便是工業生產,很多時候也是離不開農業的,農業是基礎也是最關鍵的產業。
因為,即便是要大力發展工業,那么農業也不能忽視,首先對于人而言,沒有糧食就要餓肚子,而且后面的一些輕工業的發展也是和農業密切相關的,沒有農業的支持,很多工業發展也是無米之炊。
陳云認為,改善民生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同時也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直接影響到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
如果只注意工業建設,不注意解決職工和農民的生活問題,就可能引起他們的不滿和反抗。
因此,他提出要妥善處理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關系,做到一能吃飯、二能建設,
這是安排建設和民生關系必須堅持的指導方針,是判斷建設和民生關系是否正確的標準。
同時,在編制五年計劃既要考慮到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到國際環境發展變化的影響。
當時,我國處在帝國主義國家的包圍之中,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侵略集團正在積極準備新的世界戰爭。
為了加強我們的國防,為了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的、包含各個技術兵種的人民解放軍,為了收復臺灣,保衛我國領土,打擊帝國主義侵略者,我們不能不優先發展重工業。
但是,重工業的發展又要依靠農業的支持,因此,發展農業是適應國際環境的需要。
可以說,當時的資源是有限的, 所以工業和農業的比重問題,就必須要協調好,否則偏廢任何一邊都會對國家的未來發展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
最終,在陳云的堅持和主導下,一五計劃期間,中國的農業生產實現了較快的增長,糧食、棉花、油料等主要農產品的產量都有顯著提高。
農業的發展不僅滿足了人民的生活需要,而且為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和市場,為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可以說,陳云在一五計劃期間對農業的堅持和主導,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重要貢獻。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贊。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制定一五计划时,陈云提出四大比例,为何当时要特意强调农业?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良渚遗址在什么地方?是哪个朝代?
- 下一篇: 原创:为何专机驾驶员抱怨:江青的飞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