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器的传递函数_保证放大器的稳定性什么最重要?反馈电阻一定要选对!
我的全差分電壓反饋型放大器的穩定性似乎受反饋電阻值很大影響——RF/RG比始終正確,到底發生了什么?
信號需要增益時,放大器是首選組件。對于電壓反饋型和全差分放大器,反饋和增益電阻之比RF/RG決定增益。一定比率設定后,下一步是選擇RF或RG的值。RF的選擇可能影響放大器的穩定性。
放大器的內部輸入電容可在數據手冊規格表中找到,其與RF交互以形成傳遞函數中的一個極點。如果RF極大,此極點將影響穩定性。如果極點發生的頻率遠高于交越頻率,則不會影響穩定性。不過,如果通過f = 1/(2πRFCin,amp)確定的極點位置出現在交越頻率附近,相位裕量將減小,可能導致不穩定。
圖1的示例顯示小信號閉環增益與 ADA4807-1電壓反饋型放大器頻率響應的實驗室結果,采用同相增益為2的配置,反饋電阻為499 ?、1 k?和10 k?。數據手冊建議RF值為499 ?。
圖1.使用不同反饋電阻的實驗室結果。VS = ±5 V,?
VOUT?= 40 mV p-p,RLOAD?= 1 k?,針對499 ?、1 k?和10 k?的RF值
小信號頻率響應中的峰化程度表示不穩定性。RF從499 ?增加至1 k?可稍微增加峰化。這意味著RF為1 k?的放大器具有充足的相位裕量,且較穩定。RF為10 k?時則不同。高等級的峰化意味著不穩定性(振蕩),因此不建議。
圖2.使用ADA4807 SPICE模型的模擬結果。?
VS = ±5 V,G = 2,RLOAD = 1 k?,針對499 ?、1 k?和10 k?的RF值。
在實驗室中驗證電路不是檢驗潛在不穩定性的強制步驟。圖3顯示使用SPICE模型的模擬結果,采用相同的RF值499 ?、1 k?和10 k?。結果與圖1一致。圖3顯示了時域內的不穩定性。
圖3.使用ADA4807 SPICE模型的脈沖響應模擬結果。
VS?= ±5 V,G = 2,RLOAD?= 1 k?,針對499 ?、1 k?和10 k?的RF值
通過在RF兩端放置反饋電容給傳遞函數添加零點,可以去除圖4所示的不穩定性。
圖4.脈沖響應仿真結果,?使用3.3 pF反饋電容CF。
VS = ±5 V, G = 2, RF = 10 k? , RLOAD = 1 k?。
RF的選擇存在權衡,即功耗、帶寬和穩定性。如果功耗很重要,且數據手冊建議反饋值無法使用,或需要更高的RF值,可選擇與RF并聯放置反饋電容。此選擇產生較低的帶寬。
為電壓反饋型和全差分放大器選擇RF時,需要考慮系統要求。如果速度不重要,反饋電容有助于穩定較大的RF值。如果速度很重要,建議使用數據手冊中推薦的RF值。忽略RF與穩定性、帶寬和功率的關系可能妨礙系統,甚至阻礙系統實現完整性能。(ps.如果你還了解有哪些反饋電阻的重要性,就在文末留言哦~說不定會有獎品“砸”中你喲)ADI網站再度更新升級
增強版官網可以隨時隨地體驗不點“在看”不準走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放大器的传递函数_保证放大器的稳定性什么最重要?反馈电阻一定要选对!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梅杏桃李樱梨棠,完全识别手册来了
- 下一篇: 三相pmsm矢量控制仿真模型_低载波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