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通史 明朝历代后妃与子女记录
諸子簡歷
1懿文太子標太祖嫡長子元至正十五年、宋小明王龍鳳元年、1355乙未秋九月初五日丁亥,生于太平陳迪家,孝慈皇后出也,傳為李淑妃生。洪武元年正月立為皇太子,二十五年四月薨。
2秦愍王樉太祖嫡二子元至正十六年、宋小明王龍鳳二年、1356丙申冬十一月十一日丁亥生,孝慈皇后出也,傳為李淑妃生。洪武三年封,十一年就藩西安府。二十二年改大宗正院為宗人府,以樉為宗人令。二十四年以多過失召還京師,令皇太子巡視關陜,太子還,為之解。明年命歸藩。二十八年薨。樉妃,元河南王王保保女弟。次妃,寧河王鄧愈女。樉薨,王妃殉。
3晉恭王棡太祖嫡三子元至正十八年、宋小明王龍鳳四年、1358戊戌冬十一月十八日壬子生,孝慈皇后出也,傳為李淑妃生。洪武三年封,十一年就藩太原府。三十一年薨。
4燕王棣太祖庶四子元至正二十年、宋小明王龍鳳六年、 1360庚子夏四月十七日癸酉生。明實錄載為高皇后生,傳為碽妃生。洪武三年封,十三年就藩北平。建文四年六月即帝位。永樂二十二年崩。
5周定王橚太祖庶五子元至正二十一年、宋小明王龍鳳七年、1361辛丑秋七月初九日丁巳生。明實錄載為高皇后生,傳為碽妃生,燕王同母弟。洪武三年封吳,十一年改封周,十四年就藩開封府。二十二年,橚棄其國來鳳陽。帝怒,將徙之云南,尋止,使居京師,世子有燉理籓事。二十四年十二月敕歸籓。建文初,以橚燕王母弟,頗疑憚之。橚亦時有異謀,長史王翰數諫不納,佯狂去。橚次子汝南王有動告變。帝使李景隆備邊,道出汴,猝圍王宮,執橚,竄蒙化,諸子并別徙。已,復召還京,錮之。成祖入南京,復爵,加祿五千石。永樂元年正月詔歸其舊封,獻頌九章及佾舞。明年來朝,獻騶虞。帝悅,宴賜甚厚。以汴梁有河患,將改封洛陽。橚言汴堤固,無重勞民力。乃止。十四年疏辭所賜在城稅課。十八年十月有告橚反者。帝察之有驗。明年二月召至京,示以所告詞。橚頓首謝死罪。帝憐之,不復問。橚歸國,獻還三護衛。仁宗即位,加歲祿至二萬石。橚好學,能詞賦,嘗作《元宮詞》百章。以國土夷曠,庶草蕃廡,考核其可佐饑饉者四百余種,繪圖疏之,名《救荒本草》。辟東書堂以教世子,長史劉淳為之師。洪熙元年薨。
6楚昭王楨太祖庶六子元至正二十四年、宋小明王龍鳳十年、1364甲辰春三月初三丁卯充妃胡氏生。洪武三年封,十四年就藩武昌府。永樂二十二年薨。
7齊王榑太祖庶七子元至正二十四年、宋小明王龍鳳十年、1364甲辰冬十一月二十九日戊子定妃達氏生。洪武三年封,十五年就藩青州府。建文元年召至京,廢為庶人。永樂元年復封。四年奪爵,安置廬州。宣德三年暴卒。子孫俱為庶人,移南京,封除。
8潭王梓太祖庶八子洪武二年、 1369己酉秋九月初六日丁酉定妃達氏生。
9趙王杞太祖庶九子洪武二年、 1369己酉秋九月生,未詳生母。洪武三年封,四年薨。無子,封除。
10魯荒王檀太祖庶十子洪武三年、1370庚戌春二月十八日丁丑寧妃郭氏生。洪武三年封,十八年就藩兗州府。二十二年薨。
11蜀獻王椿太祖庶十一子洪武四年、1371辛亥春三月十八日壬寅郭惠妃生。洪武十一年封,二十三年就藩成都府。永樂二十一年薨。
12湘獻王柏太祖庶十二子洪武四年、1371辛亥秋八月初三日癸未胡順妃生。洪武十一年封,十八年就藩荊州府。
13代簡王桂太祖庶十三子洪武七年、 1374甲寅秋七月十八日辛巳郭惠妃生。初封豫,洪武二十五年改封代,是年就藩大同府。正統十一年薨。
14肅莊王楧太祖庶十四子洪武九年、1376丙辰秋九月二十七日戊寅郜氏生。初封漢,洪武二十五年改封肅,就藩甘州,后移蘭州。永樂十七年薨。
15遼簡王植太祖庶十五子洪武十年、1377丁巳春二月十五日癸亥韓妃生。洪武十一年封衛,二十五年改封遼,就藩廣寧州。永樂二年遷荊州府。二十二年薨。
16慶靖王栴太祖庶十六子洪武十一年、1378戊午春正月初九日壬午余妃生。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六年就藩韋州,建文三年遷寧夏。正統三年薨。
17寧獻王權太祖庶十七子洪武十一年、1378戊午夏五月壬申朔楊妃生。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六年就藩大寧。永樂元年移南昌府。正統十三年薨。
18岷莊王楩太祖庶十八子洪武十二年、1379己未春三月二十二日己丑周妃生。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八年就藩云南。建文元年削籍,永樂元年復封。洪熙元年遷武岡州。景泰元年薨。
19谷王橞太祖庶十九子洪武十二年、1379己未夏四月十四日庚戌郭惠妃生。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八年就藩宣府。成祖即位,移長沙府。
20韓獻王松太祖庶二十子洪武十三年、1380庚申夏五月二十三日癸丑周妃生。洪武二十四年封,未就藩。永樂五年薨。
21沉簡王模太祖庶二十一子洪武十三年、1380庚申秋八月初二日庚申趙貴妃生。洪武二十四年封,永樂六年就藩潞州,后改潞安府。宣德六年薨。
22安惠王楹太祖庶二十二子洪武十六年、1383癸亥秋九月二十二日壬戌生,未詳生母。洪武二十四年封,永樂六年就藩平涼府。十五年薨。無子,封除。
23唐定王桱太祖庶二十三子洪武十九年、1386丙寅秋九月十八日辛未李賢妃生。洪武二十四年封,永樂六年就藩南陽府。十三年薨。
24郢晉王棟太祖庶二十四子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夏五月十七日庚寅劉惠妃生。洪武二十四年封,永樂六年就藩安陸州。十二年薨。無子,封除。
25伊厲王彛太祖庶二十五子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夏六月初六日戊申葛麗妃生。洪武二十四年封,永樂六年就藩河南府。十二年薨。
26皇子楠太祖庶二十六子洪武二十六年、1393癸酉冬十二月初二日癸酉生,未詳生母。逾月殤。
[/td][/tr][tr][td]明成祖四子五女'700')this.width='700';" title="明朝歷代后妃與子女記錄">
描述:明成祖.jpg
長子明仁宗朱高熾:1378-1425。謚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圣達孝昭皇帝。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為燕王世子。勤奮好學,常同儒臣講論經書。善射箭。成祖起兵時,命他留守北平。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皇太子。成祖數次北征,命他監國,裁決庶政,朝無廢事。不過,由于成祖后來比較喜歡次子高煦,而高煦等也經常在成祖面前進讒言,太子之位差點被奪。1424年即皇帝位,年號“洪熙”。在位僅一年。
次子朱高煦:1385-1426。母仁孝徐皇后,洪武十八年生于北平燕王府。二十八年(1395)受封高陽郡王。善騎射,曾盜馬、殺民吏、驛丞。成祖起兵后,一直隨軍出征。白溝河、東昌之戰,屢瀕臨危險而轉敗為勝。靖難之役,高煦功多,成祖以其類己,而高煦亦以此自負,有奪嫡之心。成祖繼位后,于永樂二年(1404)進封漢王,封國云南,不肯往,力請歸南京,得天策衛為護衛,常以唐太宗自比。后改封青州,又不肯往。他選壯士、募兵,僭用乘輿器物,惹怒成祖,于永樂十五年(1417)徙封東安州(今山東青州),令就藩。其謀反之心益急。太子朱高熾,體胖,有腳疾,兼好女色,成祖有廢長立幼之意,高煦謀奪嫡,陷害太子數次,皆未果。成祖察高煦心懷叵測,會高煦有過,革其爵位,命思過。成祖崩,仁宗立,高煦蠢蠢欲動,未及,仁宗崩,太子朱瞻基由北京回南京奔喪,高煦謀于途中劫殺瞻基,未果,陰謀泄露,高煦廢,禁錮南京。瞻基即位,念叔侄之情,往禁錮高煦之所探望,高煦由獄中奔出,欲扼死瞻基,為侍衛拿下,高煦數次掙脫,欲殺瞻基,瞻基命人用銅缸蓋住高煦,于缸上點火將其燒死。高煦即死,除世子瞻坦先卒外,其妃韋氏及九子俱從死。
三子朱高燧:?-1431。生母仁孝徐皇后。永樂二年封趙王,命留居北京,縣令政務皆先奏王后執行。他依仗父皇寵愛,多行不法,與漢王高煦謀奪太子之位,時時譖毀太子高熾。永樂七年,成祖聞知其所做不法之事,大怒,剝奪其冠服。二十一年五月,成祖有病,他造偽詔,陰謀進毒藥給成祖,等成祖死后,廢太子,立趙王。陰謀泄露后,成祖追問,懼不能言。仁宗即位后,加漢、趙二王俸祿,并就藩封地彰德。宣宗即位后,賜田園八十頃。漢王高煦謀反,被擒,言曾派人與趙王通謀。宣德二年(1427年),收其護衛,僅給儀仗。宣德六年死,謚“簡”。
四子朱高爔:未詳其生母。夭折。
女永安公主:?-1417年。下嫁袁容。袁容,壽州(今安徽壽縣)人,父袁洪以開國功,官都督。洪武二十八年選容為燕府儀賓,配永安郡主。燕兵起,有戰守功。永樂元年進郡主為公主,容駙馬都尉;再論功,封廣平侯,祿一千五百石,予世券。凡皇帝車駕巡幸,皆命容留守京城。
初,都指揮款臺乘馬過容門,容怒其不下,棰之幾死。帝聞之,賜趙王高燧書曰:“自洪武來,往來駙馬門者,未聞令下馬也。昔晉王敦為駙馬,縱恣暴橫,卒以滅亡。汝其以書示容,令械辱款臺之人送京師。”容由是斂戢。
十五年,主薨,停袁容侯祿。宣宗即位,復故。卒,贈沂國公,謚忠穆。子禎嗣,卒,無子。庶弟瑄,正統初乞嗣。帝曰:“容封以公主恩,禎嗣以公主子。瑄庶子,可長陵衛指揮僉事。”天順元年詔復侯爵,卒。弟秀,成化十五年嗣,卒。侄輅乞嗣侯,言官持不可。帝曰:“詔書許子孫嗣。輅,容孫也,輅后毋嗣,仍世衛僉事。”輅卒,子夔,弘治間乞嗣侯。不許。
次女永平公主:?-1444年。下嫁李讓。讓,舒城人,與袁容同歲選為燕府儀賓。燕兵起,帥府兵執謝貴等,取大寧,戰白溝河有功,署掌北平布政司事,佐仁宗居守。其父李申,官留守左衛指揮同知。建文帝以不殺其父為條件誘李讓歸順,讓不從,力戰破平安兵。帝遂殺申,籍其家,姻族皆坐死或徒邊。永樂元年進讓駙馬都尉,封富陽侯,食祿千石,掌北京行部事。卒,贈景國公,謚恭敏。子茂芳嗣侯。仁宗即位,以茂芳母子在先帝時有逆謀,廢為庶人,追奪其父讓并三代誥券毀之。是年,茂芳死。正統九年,主薨。天順元年詔與茂芳子輿伯爵,卒。成化間,授輿子欽長陵衛指揮僉事。
三女安成公主:?-1443年。文皇后生。成祖即位,下嫁西寧侯宋晟之子宋琥。正統八年,主薨。
四女咸寧公主:?-1440年。安成主同母妹。永樂九年下嫁姐夫宋琥之弟宋瑛。宋瑛襲父宋晟西寧侯爵位。正統五年,主薨。十四年,宋瑛與武進伯朱冕抵御也先于陽和,戰死。
五女常寧公主:1387-1408年。下嫁西平侯沐英之子沐昕。主恭慎有禮,通《孝經》、《女則》。永樂六年薨,年二十二。[/td][/tr][tr][td]
明仁宗'700')this.width='700';" title="明朝歷代后妃與子女記錄">
描述:明仁宗.jpg
朱高熾(1378年-1425年),明成祖長子,其母為仁孝文皇后。徐達外孫。明太祖也挺欣賞其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冊封為燕世子。成祖即位后立為皇太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即皇帝位,次年改元為洪熙。明仁宗為一位比較開明的皇帝,他隨父征戰多年,知道創業很難,采取了一系列減少國家開支的措施,對國力的恢復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他在位期間,他褒獎直言,虛懷納諫,減輕刑法,對開封、山東等地賑災免糧。用人,行政均得后人稱善。體弱多病的洪熙皇帝,登基后從政僅8個月,就一病不起,于洪熙元年(1425年)因心臟病五月崩于欽安殿,廟號仁宗。葬于明獻陵(今北京昌平)。
皇子
朱瞻基,長子,明宣宗,母誠孝昭皇后張氏
朱瞻飐,次子,鄭靖王,母賢妃李氏
朱瞻墉,三子,越靖王,母誠孝昭皇后張氏
朱瞻垠,四子,蘄獻王,母賢妃李氏
朱瞻墡,五子,襄憲王,母誠孝昭皇后張氏
朱瞻堈,六子,荊憲王,母順妃張氏
朱瞻澳,七子,淮靖王,母賢妃李氏
朱瞻塏,八子,滕懷王,母貴妃郭氏
朱瞻垍,九子,梁莊王,母貴妃郭氏
朱瞻延,十子,衛恭王,母貴妃郭氏
公主
嘉興公主,母誠孝昭皇后張氏。宣德三年下嫁井源。正統四年薨。后十年,源死土木之難。
慶都公主,宣德三年下嫁焦敬。正統五年薨。
清河公主,宣德四年下嫁李銘。八年薨。
德安公主,早薨。仁宗即位之十月,與蘄王朱瞻垠同日追封,謚悼簡。冊辭謂第四女,因為早殤,名次未定。
延平公主,未下嫁薨。
德慶公主,未下嫁薨。
真定公主,母賢妃李氏,宣德四年下嫁王誼。景泰元年薨。
朱瞻基,(1398年-1435年)明仁宗長子,他和其父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與仁宗并稱“仁宣之治”,宣宗時君臣關系融洽,經濟也穩步發展。宣德皇帝既是一個有較高文化素質的皇帝,又是一個喜歡射獵、斗促織和戲游無度的皇帝。. 宣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死于干清宮,時年38歲,謚號憲天崇道英明神圣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廟號宣宗。葬北京昌平景陵。
后宮
恭讓章皇后胡善祥
孝恭章皇后孫氏
賢妃吳氏
嬪,郭愛
端靜貴妃何氏
純靜賢妃趙氏
貞順惠妃吳氏
莊靜淑妃焦氏
莊順敬妃曹氏
貞惠順妃徐氏
恭定麗妃袁氏
貞靜淑妃諸氏
恭順充妃李氏
肅僖成妃何氏
皇子
朱祁鎮,長子,明英宗,母孝恭章皇后孫氏
朱祁鈺,次子,明景帝,母賢妃吳氏
公主
順德公主,正統二年下嫁石璟。
常德公主,母恭讓章皇后胡氏。正統五年下嫁薛桓。成化六年薨。
名朱祁鎮(1427年--1464年),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先后用過正統(1436年~1449年)、天順(1457年~1464年)兩個年號。死后謚英宗睿皇帝。
皇子
朱見深,長子,明憲宗,母孝肅睿皇后周氏
朱見潾,次子,德莊王,母宸妃萬氏,初名見清
朱見湜,三子,早卒,母宸妃萬氏
朱見淳,四子,許悼王,母惠妃王氏
朱見澍,五子,秀懷王,母淑妃高氏
朱見澤,六子,崇簡王,母孝肅睿皇后周氏
朱見浚,七子,吉簡王,母宸妃萬氏
朱見治,八子,忻穆王,母宸妃萬氏
朱見沛,九子,徽莊王,母德妃韋氏
公主
重慶公主,母孝肅睿皇后周氏。下嫁周景。
嘉善公主,母惠妃王氏。成化二年下嫁王增,兵部尚書驥孫也。弘治十二年薨。
淳安公主,下嫁蔡震
崇德公主,母安妃楊氏。成化二年下嫁興濟伯楊善孫楊偉。弘治二年薨。
廣德公主,母宸妃萬氏。成化八年下嫁樊凱。二十年八月薨。
宜興公主,母德妃韋氏。成化九年下嫁馬誠。正德九年薨。
隆慶公主,母淑妃高氏。成化九年下嫁游泰。十五年薨。
嘉祥公主,母妃劉氏。成化十三年下嫁黃鏞。后六年薨。
一子,懷獻太子見濟。
景帝一女
固安公主,英宗復辟,降稱郡主。成化時,年已長,憲宗以閣臣奏,五年十一月下嫁王憲。禮儀視公主,以故尚書蹇義賜第賜之。
朱佑樘,(1470年-1505年),年號弘治,是明憲宗成化帝朱見深的三子。明朝第9位皇帝(1488年--1505年在位),在位18年,享年36歲。死后葬于泰陵(今北京明十三陵),謚號為達天明道純誠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孝宗只有一皇后(張皇后),并無其他妃嬪。”
皇子
武宗,母孝康敬皇后張氏
蔚悼王朱厚煒,母孝康敬皇后張氏
公主
太康公主,弘治十一年薨,未下嫁。
永福公主,嘉靖二年下嫁鄔景和。
永淳公主,下嫁謝詔。
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在位1521年-1567年),明朝第11位皇帝,年號嘉靖,明憲宗孫,父興獻王。世宗因服丹藥中毒死,時年60歲,死后葬于永陵(今北京明十三陵)。
皇子
哀沖太子朱載基,母貴妃閻氏
莊敬太子朱載?,母貴妃王氏
穆宗,母孝恪皇后杜氏
景恭王朱載圳,母靖妃盧氏
潁殤王朱載啇,生未逾月殤,母肅妃江氏
戚懷王朱載,生未逾月殤,母懿妃趙氏
薊哀王朱載?,生未逾月殤,母雍妃陳氏
均思王朱載,生未逾月殤,母榮妃趙氏
公主
常安公主,未下嫁。嘉靖二十八年薨,追冊。
思柔公主,后常安公主二月薨,年十二,追冊。
寧安公主,嘉靖三十四年下嫁李和。
歸善公主,嘉靖二十三年薨,追冊,葬祭視太康公主。
嘉善公主,嘉靖三十六年下嫁許從誠。四十三年薨。
朱載垕(1537年-1572年),明朝第十二代皇帝。世宗第三子。年號隆慶。在位7年,死于1572年,時年36歲,明穆宗即位后,國家千瘡百孔,外患包括“南倭北虜”。因此,明穆宗勵精圖治,洞察民情,百姓比較富裕。明穆宗還開放國門,恢復海上的海外貿易,徹底滅掉倭寇,擊破韃靼,并封韃靼汗為順義王,是明朝較有作為的皇帝,但是他過于沉湎酒色,導致英年早逝。明穆宗的陵墓是明十三陵中的昭陵,距明神宗的定陵約一公里。
家庭
皇子
憲懷太子朱翊釴,母孝懿莊皇后李氏
靖悼王朱翊鈴,生母無考
神宗,母孝定皇后李氏
潞簡王朱翊镠,母孝定皇后李氏
公主
蓬萊公主,早薨。
太和公主,早薨。隆慶元年與蓬萊公主同日追冊。
壽陽公主,萬歷九年下嫁侯拱辰。
永寧公主,下嫁梁邦瑞。萬歷三十五年薨。
瑞安公主,孝定太后李氏女,萬歷十三年下嫁萬煒。
延慶公主,萬歷十五年下嫁。
八子。王太后生光宗。鄭貴妃生福王常洵、沅王常治。
周端妃生瑞王常浩。李貴妃生惠王常潤、桂王常瀛。
其邠王常溆、永思王常溥,
神宗十女榮昌公主,萬歷二十四年下嫁楊春元。四十四年,春元卒。久之,主薨。
壽寧公主,二十七年下嫁冉興讓。主為神宗所愛,命五日一來朝,恩澤異他主。崇禎時,洛陽失守,莊烈帝命興讓同太監王裕民、給事中葉高標往慰福世子
于河北。都城陷,興讓死于賊。靜樂、云和、云夢、靈丘、仙居、泰順、香山、天臺八公主,皆早世,追冊。
七子。王太后生熹宗、簡王由學。王選侍生齊王由楫。李選侍生懷王由模。劉太后生莊烈皇帝。定懿妃生湘王由栩。敬妃生惠王由橏。
光宗九女
懷淑公主,七歲而薨,追冊。余五女皆早世,未封。
寧德公主,下嫁劉有福。
遂平公主,天啟七年下嫁齊贊元。崇禎末,贊元奔南京,主前薨。
樂安公主,下嫁鞏永固。永固,字洪圖,宛平人,好讀書,負才氣。崇禎十
六年二月,帝召公、侯、伯于德政殿,言:“祖制,勛臣駙馬入監讀書,習武經
弓馬。諸臣各有子弟否?”成國公朱純臣、定國公徐允禎等皆以幼對。而永固獨
上疏,請肄業太學。帝褒答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人文通史 明朝历代后妃与子女记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什么欺什么压的四字成语
- 下一篇: 平安健康战略合作日健中外,打造冠心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