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影像未必要问出处 每一个人拍摄的照片都会“说话”
【手機中國】今年的五一小長假,全國各地都迎來了一波旅游大潮,尤其是爆火的淄博,更是成為了人人向往之地。而我,作為一個在北京和張家口兩地之間遷徙的“候鳥”,在見識了北京假期第一天的人從眾之后,又經歷了張家口的悠然自得,讓我被擠來擠去的“心”也終于踏實下來,來思考一些自己對于影像的想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行為,假期不論是吃了一頓美食還是去了一個景區,最后基本都會用一組圖片或者是一段視頻來收官,這似乎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在互聯網時代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如果吃了什么、去了哪里沒有發個圈,似乎總會覺得缺點什么。尤為經典的就是,一大桌菜剛剛上齊的時候,往往是手機先吃,必須得來幾張美照才吃得安心。被互聯網熏陶多年,我是如此的,屏幕前的你呢?
也正是基于此,我就一直在想,我們想要記錄下這些想要記錄的事情,就一定需要一部所謂的影像旗艦嗎?我覺得未必,影像旗艦固然能夠拉高影像上限,但是記錄是平權的,一部百元機仍舊可以記錄下有故事感的畫面。畢竟并不是人人都有錢去買一部旗艦,百元、千元機才是更多人的現實生活。
影像的意義在于記錄,而非對于硬件的狂熱追逐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其實我是喜歡拍照的,這也導致我手機內存從64GB、128GB、256GB不斷變大,到現在甚至256GB都滿足不了我的需求了。每每翻開相冊,數萬張的照片點開每一張仿佛都會有一段故事躍然屏上。要說這些照片好看嗎?我覺得并不好看,即使是拿出一張自我感覺良好的照片,和攝影大師相比也有十足的差距,但是這一段屬于我的故事,沒有任何人能幫我全程記錄,只有我自己可以。
同樣的,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我覺得拿起手機去拍攝要遠比費九牛二虎之力去選擇攝影器材重要。當你愛上拍攝這件事之后,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你都會不自覺地拿起手機去拍攝,而不是在特定場景采取啟動相機。這樣一直堅持下去的時候,你會發現,哪怕是自己手里的手機只有百元,畫質、清晰度遠遠不如旗艦機,但是總有那么一段故事會讓你潸然淚下,亦或是讓你心頭為之一振。就是這種奇妙的感覺,它會持續推動你去記錄。
當然,在這里不可否認一部影像旗艦對于照片的提升是巨大的,有些場景只有這類產品才能拍到。比如思念時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輪圓月寄相思來的是足夠直接的;比如璀璨燈火下TA收工時的喜笑顏開,打動人心的笑容來的是足夠感動的;比如從未遇見的微觀世界下生命的奇跡,螞蟻搬家的堅毅來的是足夠震撼的。
但這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很多人只是需要有一個回憶的寄托,大幾千的影像旗艦更像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過分追求反而會徒增壓力。有那個資金不妨花在改善生活或者學習一門技能上,來得更實在一些,當然,我指的是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如果說資金充裕,完全不用擔心錢夠不夠花這件事,入手一部炙手可熱的影像旗艦自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能夠為我們拍攝出更多滿意的照片,記錄下更多精彩的瞬間。
故事本身遠比一張照片要厚重,學會走心才是真
相信每一個人的相冊里都會有那么幾張值得被珍藏的照片,或許它不好看,或許它不完整,但是影像與現實共鳴的那一刻,讓曾經成為了永恒。那時,或許我們有很多遺憾,但是現在回首,遺憾也可能是一種美好。
借此機會,我也和大家分享一段我的故事,一段我時不時會拿出來回憶的故事。
簡單劃分為三個部分來分享吧,第一部分算是學生時代的無憂無慮。
這一組照片拍攝的是和家人一起農忙時干活的場景,有跟著大人一起享受豐收的喜悅,也有自己累了一天終于可以回家睡覺的渴望,也有面對干不完的農活的“絕望”,在我看來,父母就是無所不能的,種不完的地他們能種完,山上拉不回家的莊稼他們能拉回來。也正是他們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我們無憂無慮成長的天地,雖然沒有錦衣玉食,也沒有數不完的壓歲錢,但父母給了我他們都給的所有,每每回憶,心里都是暖暖的。
接下來這一組照片,我更愿意將其概括為“成長”這個主題,是背井離鄉,也是上學時試著開始自己掙錢的一步。
這張照片我清晰記得是當時使用手機的全景模式拍攝的,記錄的是寒假被中介帶到北京打工住的屋子,三個人拼一個地鋪,按人頭收費,樓下買的枕頭還時不時冒出來黑色的毛發,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張照片也是同時期的,第一次春節沒有回家,沒在父母身邊,三十晚上和同學去飯店買了兩盤餃子,點了一個菜,一人一罐啤酒,慶祝我們的年三十。孤獨嗎?孤獨,但是慶幸身邊還有一個同行之人;
這張照片則是大學的一個暑假,在表哥的帶領下,我開始下工地,工作是操作一臺擁有密密麻麻按鈕的攪拌機,這也是我第一次做這個,來來往往的砂石車,走走停停的傳送帶,太陽落山時卸下一身的疲憊,都是那時候最充實的記憶。也就是那個假期,北京張家口申辦冬奧會成功,紀念意義頗深。
這張照片則是“會做飯”后,第一次回老家給姥姥燉的一條魚,雖然每一個步驟都很生疏,但是還是強行腦海中想著母親燉魚時的操作來照貓畫虎,最終燉出了一條味道還算說得過去的魚。吃了一口,姥姥夸我長大了,可能也就是那個時候,學做飯成為了我心中一直要走下去的那條路。
第三組照片我愿稱之為“思念”,是成長的無奈,也是對時光流逝的嘆息。
小時候農忙,姥姥就是田地里的主力軍,當時不經意拍了一張姥姥彎腰撿豆子的照片,一直留存到了現在,每每翻出,都很欣慰。現在的姥姥年近九十,腿腳早已經不方便了,更多的只能在炕上生活,或許把這張年輕時候的照片給她看,她會笑得合不攏嘴,也說不定根本認不出來那就是她自己,歲月催人老,我們很難不向時間妥協,但是影像卻能夠幫我們定格那么一瞬,不多不少,剛剛好。
這一張照片則是生我養我的家,小時候我就是在這里度過了我的童年,有不聽話挨父母打的畫面,也有下雪天貓咪生猛抓麻雀的畫面,也有家里的老黃狗和大公雞打來打去的畫面。這些似乎都是這么近,但卻又那么遠,隨著我們的搬家,老院子的雜草叢生,老房子的拆掉,影像讓我能夠把這段回憶打包,帶到天涯海角,可以時而拿出來思念。
寫在最后
說了這么多,我希望通過我自己的故事能夠為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影像有時候并不是畫質的比拼,畫面背后的故事才是最能打動人的。精美的畫面確實能夠讓人多看幾眼,但是于自己又能有多么深刻的印象呢?只有把生活與影像結合起來,才能把生活寫成一首散文詩,這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也不需要多強的硬件。只要在恰當的時候記錄下來,一切就都剛剛好。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好影像未必要问出处 每一个人拍摄的照片都会“说话”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ngular property bin
- 下一篇: 使用Angular的property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