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关系
企業信息化管理(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簡稱EIM):是指對企業信息實施過程進行的管理。是信息技術由局部到全局、由戰術層次到戰略層次向企業全面滲透、運用于各個流程、支持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
一、企業信息化的概念
? ? ? ?企業信息化是指企業廣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開發和利用企業內部或外部的,企業可能得到和利用的,并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各種信息,以便及時把握機會,做出決策,增進運行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水平和經濟效益的過程。
? ? ? 通俗點講,企業信息化就是組建企業的神經系統,神經系統的好壞反應了企業決策與判斷的好壞與快慢。
- 精髓
企業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要素是數據平臺的建設和數據的深度挖掘,通過信息管理系統把企業的設計、采購、生產、制造、財務、營銷、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集成起來,共享信息和資源,同時利用現代的技術手段來尋找自己的潛在客戶,有效地支撐企業的決策系統,達到降低庫存、提高生產效能和質量、快速應變的目的,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
- 范疇
ERP、OA、CRM、BI、PLM、電子商務等等都已經成為企業在管理信息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應用系統。在這其中,ERP正在向高度整合的全程管理信息化邁進。當前,國內企業如何更大程度參與國際化市場競爭,怎樣擺脫繁復的組織架構,打造最優價值網絡成為困擾已久的問題。?? ??? ? ? ? ? ? ? ? ? ??? ? ? ? ? ? ? ? ?
二、企業信息化的內容包括:
⑴、合理構建企業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完善企業的組織結構、管理制度等;
⑵、建立企業的總體數據庫;
⑶、建立相關的各種自動化及管理系統;
⑷、建立Intranet(局域網),達到企業內部信息的最佳配置;
⑸、接通Internet(互聯網),獲得與企業經營有關的信息,充實自己信息資源。
二、企業信息化的作用
1、企業信息化,能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有助于企業決策的進一步科學化。
2、企業信息化,能促使企業業務辦事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從而有助于增強企業的快速反應能力。
3、企業信息化,能進一步促進企業資源的合理組合及利用,使其在現有資源條件下達到最佳利用效果,從而大大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和管理效率。
4、企業信息化能給企業提供一個的強大、快捷的信息交流平臺,有助于我們緊緊跟蹤一些先進經驗和成果,從而有助企業的發展,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
信息化與企業管理的關系
企業的管理離不開信息系統的支持,信息化建設要在企業的管理框架下進行。企業的經營戰略決定了企業信息化的戰略。這就像企業的各個部門都要根據企業的經營戰略來制定本部門的發展規劃一樣。反過來,信息化對企業管理的支持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就像企業的財務、研發、人力等部門對企業的管理支持一樣。
在企業總的管理框架下實施的信息化建設對企業的管理支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信息化的實現過程可以使企業的組織架構更合理
每個企業從開始到現在,經過不斷的合并、分拆、重組等等,企業的組織架構與部門設置、各單位的職能定位等趨于混亂,工作范圍出現交叉,權責不清。在實施企業信息化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結合ERP先進的管理思想和咨詢專家的建議,對組織架構重新定義和職能劃分,使企業的組織架構能夠與ERP有機的結合,為業務流程的改造和重組打下基礎。可能對有的企業來說,組織架構不一定要變動,但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部門的職能是需要重新定義的。
2)信息化的實現過程就是對于企業整個管理流程進行分析、重組、改造的過程。
與組織架構的定義一樣,企業在不同的時期,為了管理的需要出臺許多流程,不僅總部出流程,分公司甚至各部門也出流程,這些流程都在企業這個肌體上活動,在沒有一個大的、統一的框架(明晰的組織架構和明確的職能定位)之下,流程與流程之間存在重復、沖突,或者盲目,難免會出現混亂。比如某企業:在實施企業信息化之前,雖然集團總部規定業務人員是不允許接觸貸款的,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為了回款及時,或者客戶不想來回奔波。就會委托業務人員或者送貸司機把貸款帶回公司。由于公司也能夠及時得到回款,就默許了此事。但在ERP系統中規定,必須由客戶方人員先付現款或者電子借記卡劃款,由系統出具交款單據后,倉庫方可發貸并開具出庫單,由出庫單生成銷售發票,沒有前面的數據輸入在系統中是不可能出現后面的單據的。門崗對出庫單和銷售發票核對后方可放行。通過新的業務流程的實現,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先款后貸”有效規避了經營風險,因為該集團各公司以前發生過數次司機或業務員攜款潛逃的事情。也發生過送錯客戶和送錯貸的事情。在信息系統中,對某項業務來說全集團各公司必須統一執行唯一的流程,就有效避免了個別公司的流程變相執行情況,從而降低了風險。
3)信息化可以提高資源的共享程序,使業務處理更快捷、準確,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從而提高企業的反應速度。
利用電腦來處理信息的特點就是速度快、準確。各個業務部門使用ERP系統后,系統中的數據是共享的。基于同一個數據庫的數據,按照定義的業務流程快速流動,使業務處理快速、準確,提高了企業的反應速度。還以剛才的某集團為例,對產品銷售而言,整個業務活動在ERP系統中處理過程是這樣的:倉庫根據實際發貸品種及數量錄入出庫單,出庫單打印存檔并自動傳遞到銷售系統,銷售部門(配送部門)打開出庫單后,對需要調整的項目進行調整(比如銷售單價),然后下推即可生成銷售發票,生成的銷售發票打印存檔可自動傳遞到財務系統。財務人員對銷售發票調整后下推即可生成憑證。這樣,數據由倉庫人員一次性輸入,流程后面的多個部門共享,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該集團實施ERP后,財務結賬日期由原來的下月15號結賬,縮短到下個月3號結賬,財務分析四十多張報表由系統自動出具,使集團高層能夠及時掌握企業的運營狀況并作出經營調整,提高了企業對市場的反應速度。
4)信息化加強了對企業資源的整合,提高了對客戶的服務質量。
客戶服務是企業面向客戶和消費者的一個窗口,是企業形象的集中展示。客服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對企業業務流程的改造和企業資源的整合,能夠加強對客戶服務部門的內部支持,使各種資源能夠順利為客服所用,從而提高對客戶的服務質量。
5)信息化可以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數據分析,提供對管理決策的支持。
利用信息系統對企業的經營數據分析,從而提供對管理決策的支持是可行的。通過信息系統數據提取或者對數據倉庫進行數據挖掘和鉆取,對企業的經營數據進行多維度的分析,然后對市場的發展做出預測,從而對管理提供支持。
6)信息系統是一個"柔性"系統,企業的管理水平有多高,它能給管理的支持就有多大。信息系統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計算機永遠不會超過人類的智能水平。但是,當人類告訴計算機計算流程和方法以及規則后。計算機可以快速、精確的計算,這是計算機的優勢,所以,基于計算機的信息系統是一個”柔性“的系統,使用它的人能夠給他賦予多大的能力,他給管理的支持就有多大。與企業管理水平是息息相關的。
? ? ? 所以說,信息系統對企業管理的支持作用是很重要的,也是強有為的。基于這樣的認識,企業的信息化就不是上不上的問題,而是怎么上的問題。結合公司的現狀和我們建設目標,我們可以制定出企業信息系統建設框架:
作為這個框架的實施主體,公司信息中心的工作應該是”致為于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組織黑格爾的制定、工作目標的制定、工作的計劃與開展都應該圍繞這個中心來做。建立企業完善的信息系統,不僅需要明確的信息技術戰略、合理的信息系統架構、有效的信息系統規劃和建設,更需要完善規范的信息技術管理。
對于我們公司而言,信息技術管理親應遵循”集中管理、統一領導、分散部署“的原則。
1)全集團的信息化建設事項由集團信息中心統一管理。包括信息化建設的規劃、方案制定、需求調研、實施步驟、人員配備、培訓,與外部相關單位的協調等等。包括各個公司的信息化建設規劃也必須由信息中心統一制定、統一安排。因為信息化建設最大的困難是執行,牽涉到各個部門、人員的利益。如果不由信息中心統一管理、加強控制,在實施的過程中就很有可能變形走樣,各項計劃難以貫徹執行。具體來說就是重大事項統一協調、具體實施統一組織。
2)具體的技術事宜也由信息中心統一管理,公司總部各部門、各銷售公司和科研單位不再另設信息技術管理部門或專業人員。技術性工作由信息中心統一管理,便于標準的統一和各項資源的調配,也有利于加強公司信息化方面的技術力量。
3)各生產基地要設置信息科,歸總部信息中心統一領導也可掛靠到某一個部門。生產基地的系統管理員對信息中心負責,人員的任命、調動、薪資標準等由信息中心統一管理。
信息中心成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知識、技術和管理中心。由于各生產基地的系統管理員由總部統一外派的,與信息中心在管理上是一體的便于信息的上通下達也增強了信息化建設的執行力。
4)在必要時,公司總部可以派技術人員去當地分支持機構協助解決問題。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企业信息化】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关系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