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原则及使用
STAR原則,即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合。
STAR是一種重要的結構化思維方法。
- S(Situation)場景,也就是描述問題、事件發生時所處的背景狀況,為什么要做這件事?
- T(Task)任務,描述某(類)人在背景環境中要執行的任務或擔任的角色,要達成的目標,明確任務,如何明確你的目標?
- A(Action)行動,描述達成任務或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采取的行動、所用的操作及使用的方法,為什么這么做,其他方案優劣?
- R(Result)結果,任務在執行行動后所達成的效果,得到了什么,有哪些經驗教訓?
STAR原則是一種常常被面試官使用的工具,用來進行結構化面試,收集面試者與工作相關的具體信息和能力,挖掘對方過去經歷中的閃光點,相比起傳統手法,可以更精確地預測面試者未來的工作表現。
簡歷中使用STAR原則
STAR原則作為組織簡歷的語言舉例,
如,某求職者有一段運營微信公眾號的實習經歷,呈現在簡歷中就是一句話:
負責XX微信公眾號日常運營工作,包括選題、寫稿子、回復評論等
以上經歷描述似乎再常見不過,這種寡淡無味仿佛記流水賬似的表述顯然無法吸引我們的眼球。
當我們嘗試用STAR原則來思考這段描述:
- 情境(situation):運營的什么微信公眾號?該公眾號知名嗎?運營這個微信公眾號有什么價值?
- 任務(task):當前微信公眾號發展到哪一個階段了?目前遇到的困難有哪些?我發現了什么問題?
- 行動(action):我是怎么運營微信公眾號的?采取了什么新的方法和流程?有什么創新之處?
- 結果(result):結果怎樣?有沒有完成目標?對公司有什么幫助?
經過上述的思考,可以進一步細化具體的工作職責,把運營微信公眾號改成這樣的描述:
“撰寫高質量原創文章,包括求職領域熱點的及時抓取及科普”
然后寫做這個工作你到底用了什么方法,達成了什么結果:
“通過用戶閱讀和互動數據的收集解析,建立推送模型,每周穩定產出5篇原創內容,平均閱讀5w+,粉絲量3個月增加12w”
寫簡歷的時候要注意每個描述應該是一句話,不要過長(超過2行),要根據不同的工作內容分段來描述。
STAR原則可以讓我們更具體的描述工作經歷,如果能同時配合一些方法,會讓簡歷更出彩,更有說服力。
用數字說話
數字具有神奇的魔力,把經歷量化會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有說服力。
舉個例子:
表達一,擔任新媒體編輯期間,公眾號的閱讀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表達二,擔任新媒體編輯期間,公眾號的單條圖文平均閱讀量達到3萬以上,并保持環比20%的增長速度。
很明顯HR會更喜歡第二種表達方式,更具體,更有說服力。簡歷中常見的可以數字化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數額:比如任職當年完成了多少數額的銷售業績。
效率:改進了某個程序的算法結構,執行效率提升了百分之多少等。
數量:比如拜訪了多少家客戶,促成多少合作,運營的公眾號達到了多少閱讀量。
當然面對不同的情況,我們也要更靈活的使用數據,從多方面突出自己得成績。
比如運營公眾號3個月獲得了3000粉絲,這個數字其實比較低,這個時候為突出自己的成績可以換一種表達方式:
負責為某公眾號撰寫文章,原創文章閱讀量5萬+,比該公眾號整體平均閱讀量高出80%。
多用專業詞匯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黑話”,看到DAU、用戶留存率、KOL就知道是做運營的,看到重復購買、客戶轉換率等就知道與營銷、銷售有關。
簡歷中多用一些專業性詞匯,能讓對方迅速了解你有哪些方面的經驗,從而提升相互之間的認同感,增加獲得面試機會的概率。
面試中使用STAR原則
STAR原則是面試過程中涉及實質性內容的談話程序,任何有效的面試大都遵循這個程序。
- 首先,要了解應聘者工作業績取得的背景(SITUATION)。通過不斷提問與工作業績有關的背景問題,可以全面了解該應聘者取得優秀業績的前提,從而獲知所取得的業績有多少是與應聘者個人有關,多少是和市場的狀況、行業的特點有關。
其次,要詳細了解應聘者為了完成業務工作,都有哪些工作任務(TASK),每項任務的具體內容是什么樣的。通過這些可以了解應聘者的工作經歷和經驗 - 再次,繼續了解該應聘者為了完成這些任務所采取的行動(ACTION),即了解他是如何完成工作的,都采取了哪些行動,所采取的行動是如何幫助他完成工作的。通過這些,可以進一步了解他的工作方式、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 最后,才來關注結果(RESULT),每項任務在采取了行動之后的結果是什么,是好還是不好,好是因為什么,不好又是因為什么。
這樣,通過STAR式發問的四個步驟,一步步將應聘者的陳述引向深入,一步步挖掘出應聘者潛在的信息,為更好的決策提供正確和全面的參考,既是對招聘者負責,也是對應聘者負責,獲得一個雙贏的局面。
學習能力的等級含義:
0、不愿意更新自身知識結構;不注意向同事學習;忽視同行業的發展狀況。
1、為了滿足本職工作的需要去學習改進,愿意并善于向同事學習,獲得必要的知識或技術。
2、為了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從事不太熟悉的任務,能夠鉆研資料,獲得必備的知識或技能,以盡快適應新工作要求。
3、深入了解當前最新的知識和技術,能夠意識到它們在產業界的應用。
前期準備
STAR考核方法就是要通過應試者的過去行為推斷未來表現。過去有所作為并在應試前有所準備才能在應答時侃侃道來。過去的實例成功與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從實踐中是否總結出經驗和教訓,并在此基礎上繼續學習和探索。
面試中常用的提問
情境:面試官希望你能描述一個最近遇到的挑戰或情況。
任務:你必須要完成什么任務?面試者想要知道的是你在上述情境下如何去明確自己的任務。
行動:你做了什么?面試官想要了解的是你做了什么?為什么做?有沒有替代方案?
結果:你行動的結果是什么?從你的行動中,你得到了什么?有沒有完成你的目標?你從中獲得了什么經驗教訓?之后有沒有用到這些經驗?
STAR原則面試的方法(Method)
-
STAR行為面試法
行為面試,也稱行為事件訪談,它是一種效度較高的面試技術。在行為面試中,追問是必不可少的。 -
STAR行為面談法
下面的詞表示什么?
1.“我會”
2.“一般來說、通?!?br /> 3.“我們、我的小組、我所屬的部門”候選人所講述的不一定就是行為事例,有可能是他個人的想法或書本理論。非行為事例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候選人所講述的不一定就是行為事例,有可能是他個人的想法或書本理論。非行為事例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 含糊事例。如“我時?;〞r間了解客戶經理需求,而且客戶經理也很滿意”。這里“時?!钡谋硎龊芎?#xff0c;對“了解客戶需求”這一行為的時間沒有進行具體的描述。
- 主觀事例。如“我認為作為一個主管,關鍵是關心下屬”?!罢J為”是一種主觀的看法,并不能說明候選人曾經有過該行為,也就不能推測候選人是否有這方面的能力。
- 道理事例。如“要籌備一個支公司,首先我會做市場調查……,然后我會發布廣告……”?!皶笔怯玫米疃嗟脑~,它說明候選人的論述是基于某種理論或假設。但我們關心的不是候選人是否知道這些理論,而是候選人具有這方面的能力。
-
STAR中的正弦曲線原則
所謂正弦曲線原則就是指對事例中與Action有關的部分進行提問,提問過程呈現正弦曲線性狀。
HR的提問方式如下:
- 起點1,針對行為的情境和任務部分提問。如:“主管為什么要你代表公司與客戶進行談判”、“該談判的目標是什么”、“你當時對該談判有什么準備”等。
- 起點2,針對最成功之處提問。如:“你覺得在這次談判中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等。
- 起點3,這是對最失敗之處提問。常用的提問包括:“在這次談判中,你遇到的主要困難是什么”、“你又是如何克服的”等。
- 起點4,針對行為的結果提問。如:“對方答應了你方哪些具體的條件”、“公司對你談判的結果的評價怎樣”、“你又是如何知道的”等。
采用正弦曲線原則的提問方式,HR可以判斷出員工所講述的行為事例的真偽。因為對于虛假的事例,員工很難詳盡地說明事例中的每一個細節,正弦曲線的提問會使該員工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漏洞。同時,該提問方式可以使HR對整個行為事例有更具體的了解。
STAR原則面試的應用(Use)
“STAR”技巧進行有效面試可分三步走:
建立素質模型 明確評估標準
“STAR”面試法判斷人才的標準是素質模型。A集團2005年就已經建立了各崗位的素質模型,在已有素質模型的基礎上,咨詢顧問針對人力資源總監一職,對企業老總及人力資源部優秀員工開展了必要的訪談工作,以便對公司的具體需求做進一步了解。
訪談中發現,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不是很規范,集團和分子公司基本都是在獨立操作,很多資源不能達到有效共享。在上一年的員工情況統計中發現,人才流失比較嚴重,主要是晉升渠道單一,人才培養和人員發展意識相當薄弱。所以,公司希望新到的人力資源總監具有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及豐富人力資源經歷,能從招聘、培訓、薪酬管理和績效管理等方面著手,實行人力資源的集中化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成本,達到集團與分子公司的協同管理,為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此外,由于集團的分子公司較多,人力資源管理存在較大差異,所以,需要新來的人力資源總監有較強的溝通協作能力。最后,咨詢顧問從管理自我、管理任務和管理他人三個維度入手,對A集團人力資源總監一職,從全員通用素質模型中預選了“職業精神”、“精準高效”、“價值導向”和“溝通協作”,從管理人員通用素質模型中預選了“資源整合”和“發展他人”,以這六條作為面試階段考察的主要內容,并對各素質要項進行了分級。
建立面試題庫 做好準備工作
面試前的充分準備是面試成功進行的必備前提,咨詢顧問根據A集團關鍵崗位建立了基于素質模型的面試題庫,每條素質有 4~8個相關面試題目。針對人力資源總監職位的“溝通協作”素質所設計的面試題目舉例如下:
請講一個這樣的經歷:在你和公司高層管理者或同事在解決某問題上存在不同看法時,你是如何處理分歧的?
請講一個這樣的經歷:為了完成某項工作,你需要另一個部門提供支持;但那個部門認為配合你們部門進行這項工作并非其工作重點,你是怎樣應對這個問題的?
介紹一個這樣的例子:你發現某位下屬難以正確地做好某項工作,分析問題后,你是怎樣說怎樣做的?當時員工有怎樣的反應?你所做的對其行為有何影響?
發問結合追問 獲取真實信息
在明確了素質要項,設計好面試題目之后,就進入到面對應聘人員的直接提問交流環節。在這一過程中,面試官要注意圍繞 “STAR”的四個方面,明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有目的地進行針對性提問,根據應聘者的回答迅速準確地分析是否獲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若有遺漏,要及時進行追問。
另外,行為面試的目的是通過應聘者過去的經歷來預測其是否勝任目標職位,所以在面試過程中,獲得有效的真實信息非常重要,這是衡量應聘者是否具有職位所要求的素質與能力的必要條件。所以,確保應聘者提供的事件信息真實有效,就成了追問的另一目的。要通過得到更多、更詳細的信息,來保證應聘者回答的真實性,因為所得到的結果越具體,說明事件越真實,做出的評價也就越準確。
總之,面試官要注意真實的事件一定是一個完整的“STAR”,事件的背景、任務、行動,以及結果都很清楚,而且行動必須符合背景和任務,且保證其確實對所達成的結果具有貢獻。同時,在應聘者對行為事件的描述中要清晰地體現出主體“我”所做的工作,而不是籠統的“我們”。下面是A集團面試過程中,面試官所進行的提問與追問示例之一,同時附加了其對應聘者回答所進行的分析與處理。
面試官:請談一下你印象最深的這樣一個經歷:你和企業高層或你的同事在解決某問題上有不同的看法,當時你是如何處理你們之間的分歧的?[注:此提問是針對“溝通協作”這一素質要項進行考察]
應聘者B:提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有過這么一件事兒:那是2005年3月份,我們公司開高層會議。當時公司業務正處于不斷拓展中,我們在全國很多大中城市都設立了分支機構或者辦事處。這樣難免就遇到各地薪酬標準不一樣的問題,有時一個地方都會出現幾套不同的薪酬標準。公司當時也沒有什么成熟的員工駐外薪酬標準管理方面的制度,所以,這種內部不均衡造成很多員工對工資不滿意,有的甚至就因為這個跳槽。[注:以上是描述背景(S) ]
這問題總得解決吧,所以我就向公司提出進行人力資源的集中化管理。[注:這是在描述任務(T)]當時幾乎其他所有人都不支持我這么做,他們反對我,覺得各城市的自行管理,正好可以使人力資源工作與當地實際情況相結合,而且這事兒一直以來也沒出現什么大問題,沒有費力解決的必要。但是我認為,這終究還是存在問題的,所以我就通過對公司的人力資源集中化管理進行利弊考證,得出基于企業未來戰略發展,集中管理勢在必行的觀點。然后,經過充分的縱向和橫向溝通,[注:以上是描述行動(A)]最后還是得到了公司的大力支持。[注:以上是描述結果?]
面試官:你剛才提到你是經過人力資源集中化管理論證以及充分的溝通來解決分歧的,那么請問:對于集中化管理你當時都考慮了哪些方面?同時做了哪些具體工作?怎么做的?[注:以上是對行動(A)的追問]
應聘者B:我記得當時我提交過一份公司人力資源集中化管理的報告。首先結合公司未來發展戰略闡述了集中化管理的目的,實行集中化管理能帶來的優勢,簡單說來比如:首先有利于信息共享,進行優勢資源整合;其次,公司人力資源管理15%~20%是管理性活動,80%~85%是操作性活動,從公司未來戰略發展來看,未來戰略性管理活動會增加,集中管理有利于發揮集體效應;最后,招聘、培訓、績效、薪酬方面管理工作的統一有利于企業節約管理。
STAR原則面試的案例(Case)
案例一 寶潔八大問
寶潔公司在中國高校招聘采用的面試評價測試方法主要是經歷背景面談法,即根據一些既定考察方面和問題來收集應聘者所提供的事例,從而來考核該應聘者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寶潔的面試由8個核心問題組成。寶潔公司招聘題號稱由高級人力資源專家設計,無論你如實或編造回答, 都能反應你某一方面的能力。
HR在面試的時候需要了解應聘者如何做出這樣的業績,做出這樣的業績都使用了一些什么樣的方法,采取了什么樣的手段,通過這些過程,從而可以全面了解該應聘者的知識、經驗、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他的工作風格、性格特點等與工作有關的方面。
Describe an instance where you set your sights on a high/demanding goal and saw it through completion.(請你舉一個具體的例子,說明你給自己確定了一個很高的目標,然后達到這個目標。)
Key Words:demanding goal + saw it through(目標+執行力)
Answer:
Summarize a situation where you took the initiative to get others on an important task or issue, and played a leading role to achieve the results you wanted.(請舉例說明你在一項團隊活動中如何團結他人,并且起到領導者的作用,并帶領團隊最終獲得所希望的結果。)
Key Words: took the initiative+get others to complete+leading role(領導力)
Answer:
a. 適合唱什么歌?
b. 誰可以加入合唱班?
c. 如何組織排練活動?
Describe a situation where you had seek out relevant information, define key issues, and decide on which steps to take to get the desired results.(請你描述一種情形,在這種情形中你必須去尋找相關的信息,發現關鍵的問題事項,并且自己決定依照一些步驟來獲得期望的結果。)
Key Words: seek out relevant information+define key issues+decide on the steps(分析+判斷+決策能力)
Answer:
What 我管理學校英語協會。
Situation 組織是新成立的,很多學生沒有表現出對我們的活動的興趣,我們缺乏有效的方式幫助成員來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
Task 我們決定改進我們協會。為了幫助二百余名大學新生以及二年級的學生學生英語,我們努力宣傳我們的團隊,并邀請老師也來加入我們。
Action Relevant Information
a. 什么樣的娛樂學習方式學習英語會受學生們的歡迎?
b. 老師是否適合參加?
c. 在我們的學生有空嗎?
d. 地方是否方便大家的出席?
e. 其他相關因素,諸如設備或者材料的準備等。
Key Issue 什么是學生英語的短板?詞匯?聽力?口語?語法?寫作?
Steps 進行一個questionnaire問卷,找出學生英語能力的薄弱環節。制定活動,由老師幫助學生提高。
Result活動舉辦的非常成功,在學生間獲得良好的反響。舉辦活動后,加入學習的學生數量增加一倍。
Describe an instance where you made effective use of facts to secure the agreement of others.(請你舉一個例子說明你是怎樣通過事實來說服他人的。)
Key Words: facts+secure agreements(以事實說服他人的能力)
Answer:
What 提出了創立一個花園英語協會的計劃。
Situation 我是大學英語協會的成員,但是覺得這些部門活動組織缺乏獨特性,而且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
Task 聯想到附近大學有花園英語協會,于是我跟主席提出了這個想法。
Action分歧:
a. 我們學校領導的異議;
b. 高成本,我們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進行這個項目。
c. 有太多的英語角,在設立另一個是沒有必要的。
事實:
a. 在我們的解釋和爭取下,我們的系主任批準這建議。
b. 我們的合作伙伴愿意提供財政援助,而我們的成員自愿做細節設計工作,一起計劃并組織實施。
c. 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目前沒有英語角滿足學生的需求,并且缺乏獨特性。
Result我們成功地創建了英語花園。它一周舉行一次,每次會吸引超過一百名學生。
Give an example of how you worked effectively with people to accomplish an important result.(請你舉一個例子,說明在完成一項重要任務時,你是怎樣和他人進行有效合作的。)
Key Words: worked effectively with people(團隊合作能力)
Answer:
What 我校召開軍事歌曲競賽。
Situation 共20小組,每個班組成一個小組。
Task 認真準備比賽,贏得獎金。
Action 我和同學合作挑選音樂伴奏歌曲,演唱之前還會朗誦詩歌作為襯托。我們隊中三個成員會談吉他,我鼓勵他們把吉他演奏也融入軍哥演唱之中。排練的時候我們一起負責的燈光,音響和藝術效果。
Result我們班級贏得了這次競賽二等獎。
Describe a creative/innovative idea that you produced which led to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success of an activity or project.(請你舉一個例子,說明你的一個有創意的建議曾經對一項計劃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Key Words:creative idea+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創新能力)
Answer:
What我和同學向學校建議舉辦以“推銷自己”為主題的演講比賽。
Situation每年我們學校都會舉行一次英語演講比賽,題目是由老師們隨機挑選的,例如,如何保護環境,誠信的重要性,等等。同學的參與熱情不是很高漲。
Task我很喜歡參加演講比賽,所以我決定向學校提一些改進建議。
Action我建議主題是推銷自己。很多的學生都把注意力放在未來就業和職業發展方面,我相信這個主題可以吸引大多數的學生的注意。
Result我的建議被用于英語演講比賽。有超過500名的學生都來觀看這個演講比賽。而參與者們說這個話題給他們一個很好的機會去展示自己,并且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
Provide an example of how you assessed a situation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by focusing on the most important priorities.(請你舉一個具體的例子,說明你是怎么評估形勢,講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從而獲得你所期望的結果。)
Key Words:assessed a situation+focused on the priorities (分析事情和找到問題關鍵點的能力)
Answer:
What我曾經在一個小時內解決了店里的庫存問題。
Situation當時四個店面同時做推廣。我所在的店面的售貨員在前一天忘了報告說庫存還不夠,當天銷售火爆,出現了斷貨現象。
Task四家商店距離都比較遠,而且活動期間各個店面都需要大量的商品庫存。
Action我們這家店的顧客最多,對產品的需求最大,因此就從最近的店先調取了部分的庫存救急。
Result我們的商店庫存充足,另一家店之后也補充了庫存。
Provide an example of how you acquired technical skills and converted them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請你舉一個具體的例子,說明你是怎樣獲得一門技能并且將它應用于實際工作中的。)
案例二 了解候選人能否與人和諧相處
問題1:你過去跟你的客戶有沒有不愉快的糾紛和矛盾,那是怎么回事?給我們講講好嗎????你是怎么處理的?結果怎么樣?
問題2:俗話說人無完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你在你前面那家公司與同事之間有沒有特別不愉快的合作經歷,可以給我們講講嗎????你是怎么做的?后來結果呢?
問題3:(應屆畢業生)你在學校參加過學生會嗎?擔任什么職務?跟學生會的人是怎么相處溝通的?有沒有遇到過什么問題?當時你是怎么處理的?
其實你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組織問題去了解這個候選人與人相處溝通的能力,這樣的問題你可以變通出十幾種。
案例三
假如你在面試一個銷售人員時要求他講一講他在前一個公司的銷售業績,他這樣回答你:“當時我實際上是我們那個區域最好的銷售代表之一,我賣出去的產品多于別人好幾倍,而且我特別擅長處理困難問題,事實證明我是那個區最好的銷售代表。”
從這人的答案里我們有沒有聽出來關于他過去的行為?
事實上,他的回答著重論述的是他賣出去的東西比別人多,但沒有說明是怎么賣出去的,為什么比別人賣得多。比別人好在哪里。上次我們提過要不斷地追問他過去的行為表現,要不斷地去引導、探尋還要跟蹤,就像一個偵探一樣,某種程度上跟審犯人差不多。上述這個銷售代表回答的這個問題,表面上看很好,沒什么問題,但是經不住推敲。
比如說,他說我是最好的銷售之一,那他那個公司如果只有兩個銷售人員怎么辦,能說明什么問題。他說他賣的產品都多過別人,那如果他這個產品是特別受歡迎的產品,他在家睡懶覺,訂單都追著他跑,沒準還斷貨,賣得多又能說明什么問題。他說我比別的銷售多賣了兩倍,那么我們又推敲,要看跟誰比,如果跟一個表現很差的人比,他多賣兩倍,能說明什么問題呢?如果他負責的客戶原本就比其他人負責的客戶大,數量也比別人多,那更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所以這個答案一點都經不住推敲。
那這時候應該怎么問呢?怎么去引導、探尋和跟蹤,才能獲得真正想要的行為表現的信息呢?
可以先問他那個區有幾個銷售人員,然后來判斷他說是最好的有沒有可比性;再問他,你賣的什么產品?別人賣的什么產品?如果這個產品剛剛推出來,大家都搶,那我們就反過來再問:“你的產品這么好,賣得肯定好,但是你能不能告訴我,你多長時間拜訪一次客戶?你一年開發幾個新客戶呀?”幾個關鍵性問題問過去,他一般都會從實招來,因為訂單多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我要看他是不是努力開發新客戶,而且做沒做到客戶至上,這才是這個公司真正要知道的東西,最后從這些信息中找到你想知道的東西。所以你要不斷地盯著問,最關鍵的問題不能放過:“那后來呢?后來怎么樣,你能舉個例子嗎?你能打個比方嗎?你能給我講個實例嗎?”你問得越多,他給你說出的那些事實也會越多。
案例四
某人來公司應聘區域銷售經理職位,銷售總監親自面試,其中問了三個問題:
我們公司這個職位要帶領十幾人的隊伍,你認為你帶人帶得怎么樣呢?
你在團隊工作方面表現怎么樣啊?因為這個職位需要跟內外部很多部門和人員交流、溝通,你覺得你的團隊精神好嗎?
銷售經理要背負很高的銷售指標,工作壓力特別大并且需要經常出差,你覺得你能適應這種高壓力的工作狀況嗎?
事實上他問的這三個都應設計成開放式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問候選人有沒有領導力,第二個問有沒有團隊精神,第三個問能不能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
但是他直截了當地問出來就得不到正確的答案。候選人可以很容易的回答(真空里的答案):
我管理人員的能力非常強。(實際上好不好對方并不知道。)
我的團隊精神非常好。(候選人只能答Yes,因為提問人給了他太明顯的暗示,希望他的團隊精神非常好。)
馬上不加思索的說:我能適應,非常喜歡出差。(實際上沒有人喜歡出差,尤其是做銷售的最痛恨的就是出差。但是提問人的這樣的問話方式,直截了當地給了候選人這個暗示,使他必須說是,除非他不想要這份工作。)
那么這三個問題我們銷售總監應該怎么問,才能獲得他所需要的信息呢?
在考察管理能力方面
你在原來的公司時,多少人向你匯報?你向誰匯報?
你是怎么處理你下屬成員間矛盾糾紛的?舉個例子好不好?
在考察團隊協作能力方面
我們常說銷售部和市場部、客服部、財務部、法務部等部門經常會有工作上的矛盾,那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和矛盾,你當時是怎么處理的?
你曾經從哪些方面做出努力以改善公司內部的溝通狀況呢?
能不能經常出差
上一家公司的工作頻率是怎么樣的?
經常要加班嗎?
多長時間出差一次?
這種出差頻率影響到你的生活沒有?
你對這種出差頻率有什么看法呀?
我們把這三個例子全換成了開放式的問題。通過以上的提問方式,一下就問出應聘者的真實想法,然后再判斷他能不能適應這種高強度的工作。這種問題就是一個好問題,因為你能更好地判斷他過去是不是做過這些事情。
STAR原則面試的描述(Description)
以下是按STAR法進行描述的故事。
STAR 法成就故事1
我學會了使用 CAD 軟件。這學期我們學習了 AUTO CAD 課程,我真切地體會 到了這種繪圖系統的實用性。首先熟悉用戶界面,學習新建圖形、繪制簡單圖形 的操作。掌握坐標及數據的輸入方法,繪出下面所示圖形,打開工具欄的方法, 打開“對象捕捉”工具欄。同時學會利用柵格繪制圖形。設定 CAD 圖形界限的方 法, 掌握繪制 CAD 圖形的基本繪圖命令熟練運用對象捕捉定點工具,精確繪制圖 形熟悉圓、圓弧、橢圓、點等畫法掌握 CAD 各種圖形編輯命令,如鏡像、偏移、 陣列等的用法和功能了解選擇圖形對象的多種方法掌握設定圖層的方法養成按 照圖層繪制不同屬性對象的畫圖習慣。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好好利用 CAD,再 接再厲,更加努力的學習,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熟練掌握這門技術。
這個故事中,熟悉、學會、利用是可遷移技能,CAD 知識是專業知識技能,努力、 熟練是自我管理技能。
STAR法成就故事2
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要勞逸結合。我在學習累了的時候,會玩會游戲 娛樂一下, 大學以來我接觸到的游戲是三國殺和穿越火線。剛開始的時候我技術 很差,經常被高手虐,我在網上瀏覽游戲教程,并按上面的要求苦練游戲操作, 兩年的練習下來,我的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雖然還不是高手,但至少不會被菜鳥虐了。 這個故事中,瀏覽教程是可遷移技能,勞逸結合是自我管理技能,游戲知識是專 業知識技能。
STAR法成就故事3
上大學以來,一直就想找個機會鍛煉一下自己,在大二暑假我去了浙江向 勝體育器材廠做社會實踐。在工作中,我對機械的自動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對工 作中出現的問題,我也及時地向老師傅請教,很快就學會了機器的操作方法,由 于車間條件惡劣,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精神,看著生產線上我做的零件,我感覺特 別有成就感。 這個故事中,請教是可遷移技能,吃苦耐勞是自我管理技能,機器操作方法是專 業知識技能。
STAR法成就故事4
由于家里比較貧窮,因此大學以前就沒有接觸過電腦,第一節上計算機文化 基礎時,一點也不明白,年輕人難免有好勝之心,因此我認真學習課本,遇到不 懂的問題及時向同學及老師請教,由于考試考 word 等辦公軟件,因此我上網瀏 覽資料,下載了 office 教程,一有時間就去機房實踐,不明白就請教機房老師, 經過許多次的練習,我終于掌握了計算機基礎知識,通過了考試。
這個故事中,琢磨、實踐是可遷移技能,word 等軟件知識是專業知識技能,認真是自我管理技能。
STAR法成就故事5
大學寒假春節我在超市當售貨員。我主要銷售零食。一方面加強了有關銷售 零食知識的學習,虛心向其他店員請教。一方面了解實際情況,在短時期適應下 來。及時上崗工作走上正軌,負起了超市店員的職責。工作幾周后對商品的規劃 與陳列有了了解, 感受到市場的學問與超市零售的知識是如此的深廣。在期間發 生過意外但通過冷靜的自省,認識自己的不足,整體上因參與營運時間較短,操 作不夠自如外,這是由于經驗少。經過超市員工的共同的努力,我們的銷售有了 明顯的增長。而我在嚴格要求的基礎之上,發現問題,消減漏洞,作一名稱職的 超市店員。 這個故事中,嚴格、虛心是自我管理技能,適應、發現、請教是可遷移技能,銷 售零食知識是專業技能。
STAR法成就故事6
大一學的都是理論課,沒有動手實踐的機會,大二的時候有了金工實習。在 金工實習中,我了解并掌握了車床、銑床、磨床等機床的使用方法,對零件的生 產過程有了一定了解。我們的任務是造一個榔頭,整個實習中,我對榔頭的每一 個零件的制造都一絲不茍, 總是經過深思熟慮后再動手,最終我的作品獲得老師 的表揚,我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這個故事中,掌握是可遷移技能,深思熟慮、一絲不茍是自我管理技能,機床使 用方法是專業知識技能。
STAR法成就故事7
我學會了剪紙。從小就羨慕剪紙藝人隨心所欲地剪窗花、禮花、門箋等, 動剪成形的人物、動物、花卉盡情地表達了她們對美好生活的祝福。我也學習剪 紙 。首先,我找來不少有關剪紙的書籍參考,然后認真觀看視頻從材料、用具、 剪紙的形式一一講解,課件的每一個環節都比較細致。其次,又進行了剪紙基本 的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耐心請人指導,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剪紙藝術是一 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在廢掉了不少紙張后,我學會了基本剪 紙步驟,能夠剪出不少對稱字和圖形,這讓我感到很自豪。對于剪紙,我是一名 初學者,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我事前沒有想到的,同時,也發現這是一門考驗 細心與耐心的藝術。 這個故事中,能夠是可遷移技能,剪紙技術是專業知識技能,認真觀看是自我管理技能。
STAR法成就故事8
大學四級考試是大學生必須要通過的考試,由于知道英語的重要性,因此我 努力學習英語,為四級考試做了充分準備,考前幾周,我每天早晨都 6 點起床背 英語單詞, 中午的時候做往年的真題和模擬試題, 并總結知識點。 有時間的時候, 我還會咨詢老師最新的考試動態,在我的努力下,我一次性通過了四級考試。 這個故事中,總結是可遷移技能,英語知識是專業知識技能,努力是自我管理技能。
STAR法成就故事9
大一的時候,我沒有拿到獎學金,看到有的同學拿到獎學金后的興奮,我心 里暗暗下定決心要在大二拿到獎學金。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付出了許多。上課 時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課下認真做好老師布置的作業,有不懂的問題及時 向老師和同學請教,考前做好復習。經過一年的努力,獲得了染整專業知識,并 且在大二成功獲得了獎學金。 這個故事中,認真是自我管理技能,請教、獲得是可遷移技能,染整知識是專業技能。
STAR法成就故事10
由于我對計算機軟件充滿了興趣,因此大二的時候我選了 Flash 和 Photoshop 兩門公選課, 剛上課的時候, 我對這兩門課一竅不通, 但由于我對他們充滿興趣, 因此我認真學習。每當有時間的時候,我都去機房上機,有不懂問題及時向機房 老師請教。 結課的時候老師布置了幾個作業, 我按老師的要求認真琢磨做題方法, 上網查資料,閱讀書籍查操作步驟,最后我的作業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這個故事中, 認真是自我管理技能, 向老師請教是可遷移技能, Flash 和 Photoshop 知識是專業知識技能。
文章前部分為自己學習筆記,后面面試中使用STAR的案例部分摘抄自 STAR原則簡介,很不錯的文章,推薦!
總結
- 上一篇: 阿里巴巴-码出高效+阿里巴巴Java开发
- 下一篇: invalid use of 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