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职高重点知识总结,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浅议
摘 要:在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教師重要的是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并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鍛煉學生思維、思考以及動手能力。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習興趣;任務驅動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20-0000-01
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的應用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普及。怎樣緊跟社會的需求并能適應計算機科技的持續發展,針對中職校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方式,調整教學環節,優化教學內容,加大有效學習力度,這些都是目前計算機基礎課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中職的學生的必修課也是走入社會的必備條件。我校計算機部擁有一流的硬件資源,強大的師資,但這些因素并沒有成為學生學好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堅實后盾。
一、對此我認為有以下的幾個因素
(一)中職學生的文化知識薄弱、基礎不扎實,再加上近年生源減少,進入學校的門檻在不斷的放低,這種惡性的循環日益明顯呈現。
(二)學生對開設的基礎課程內容興趣不大,甚至有些學生根本沒興趣,覺得打字、基本編輯枯燥無味,沒有一點想學的動力。他們目前認為知道用計算機來休閑才是正事,聊天,看小說,打游戲才是他們生活重心。
(三)大多數的中職學校為了留住學生,對考核方面的制度執行不到位,學的好與不好、考的好與不好都是一個樣,沒有合理的獎罰制度。
二、對上述的各因素,我想說說我的教學經驗和所感所想
(一)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的導師。俗話說“興趣就是動力,只要有興趣離成功就不遠了”。學生是主動學習還是被動接受,那將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應該善于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情景、媒體來引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這樣學習目標就容易達成。
(二)明確學習目的并堅定學習的信念。學生對剛接觸的課程可能一開始覺得很喜歡,但這種喜歡如果沒有一個長久堅持的信念,大多數都會有頭無尾,只能是“三分鐘的熱度”的真實寫照。這就要求老師要動腦筋讓學生不僅能保持學習的熱忱還要讓他們知道該課程的實用性、基礎性、重要性,幫助他們確立學習目標并且為他們梳理遇到困難的解決方法與途徑。
(三)設計教學方案注重學生的差異,合理分組教學。中職的生源存在地區差異、知識儲備差異、技能操作差異,這些矛盾對教學效果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我們在課堂上處理不好的話就會形成部分學生聽不懂而部分學生不愿聽的局面。所以我在教學方案上注重了這些差異,采用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來進行教學內容的開展。在分組上做到把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合理配對,使每組的學生每個層次的都有,在練習的過程中以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充分利用組內討論,組間互助。
(四)把任務驅動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我在平時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授中,采用任務達成的方法進行。再根據中職生的特點,適當的給任務達成學生一些獎勵,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有效學習最大化。任務的完成中給他們最大的自主,自己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如找老師、同學幫助,或自己自主學習找出解決辦法。例如,以教學內容“分析班期學習成績(一)”為例來說明如何設計“任務”的具體實現過程。本課的教學內容函數有以下幾個:Count、Countif(統計滿足條件的單元格數目函數)、Rank(排序);統計用到的方法為:條件格式,排序。基于這些教學內容,對“分析班期中考試成績總表”的“任務”設計如下:(1)班級學生的各科成績總分、各科的平均分。這個任務是讓學習來復習一下上節課的內容,并引入本課的學習。(2)80分以上人數、不及格的人數、優秀率、合格率,用上面所提的函數完成。教師提供必要的指導包括指導書、視頻操作等來輔助學生自主學習。(3)排序的兩種方法,一種用命令,一種用函數,要掌握兩種方法適合的場合。這部分內容對于學生難度比較大,要通過教師的講解來完成。這三個由淺入深的“任務”把這部分零散的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個實際的項目中來實現,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因為項目最終有明確的答案,易于實現各種評價。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必須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實現反應情況調整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一定要學會,一定能學好。
(五)注重學生的作品評價,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組內、組間評價及教師的點評,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掌握,并能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完成好的作品加以肯定,提高他們的學習信心,對于完成度不高的作品給予一定的提示指引,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再探索尋求答案。
(六)加強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為了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會在每個項目結束后,有針對性的給一個大型作業,作業內容包含項目中重點知識。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也就是對知識梳理的過程,這樣能夠突破重難點內容,對知識整體把握,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大型作業從整體考慮,以大局為主,淡化知識細節,不以一個知識點的內容為主,學生要完成作業需要全方位綜合考慮,合理運用軟件所提供的各種功能。這種掌握大局,從分析問題開始的方法,有效地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舉例說明,我們在學完Excel后,要求學生分析統計某項他們感興趣的案例,但規定使用EXCEL來完成。不過在大型作業設計時,一要考慮項目的選擇,要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實際水平,二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要難易適中,三最好項目針對不同專業來設計,這樣有利于他們將各科知識綜合利用。
(七)規范考核制度,合理的獎罰。獎勵不單單是一種物質利益的給予,而更重要的是對于學生的自身價值和努力的承認;而懲罰可以激發其自身的反省能力,對于之前的學習進行改正,以獲得經驗教訓,提升自身素質。規范的考核制度正好能夠實現上述的內容,使學生的學習得到規范的管理和約束。
現在的計算機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這對我們計算機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以不斷學習為職責,以科學理論為指導,樹立讓學生“自主學習”為理念,時刻關心學生的發展,立足于學而有用,理論與實踐相結果,努力改善計算機基礎課的現狀,讓學生能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胡江匯.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科技資訊,2006(9).
[2]方芳,顧惠忠.我國教育游戲現狀分析[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7(4):21-22.
[3]《中國遠程教育》雜志市場研究室.教育游戲產業研究報告[J].中國遠程教育,2004(22):44-47.
[4]劉焱.兒童游戲通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70-171,564.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基础职高重点知识总结,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浅议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改变记忆的好习惯
- 下一篇: mapi java_使用协议“ m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