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非上价值不可吗?”
原標題:“寫作文,非上價值不可嗎?”
“寫作文,非上價值不可嗎?”
作者|邵毅平(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今天,我們從小學生作文談起。
小時候,在閱讀作文范本的時候,有過一個小小的疑問,“為什么優(yōu)秀作文都長得一個模樣?”名人名言、多用成語、升華價值,成為學生作文的必備三寶。長大后,許多人行文仍是這一套邏輯,始終如一。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邵毅平在《如何閱讀文學經典》中寫道:中國文學的水準如果還及不上世界水準,那差距多半是從小學生的作文開始的。下文摘選自《如何閱讀文學經典》,內容有所刪減。
01 如實地寫是最重要的
先從一篇日本小學生的作文開始談起:
我養(yǎng)了一只兔子。這只兔子是人家送給我的。因為家里有狗和貓,所以就把兔子放在門口和貓狗分開養(yǎng)。我每天早晨去上學時,總要抱起那只兔子愛撫一番。這是上星期四的事。那天早晨我去上學,走到門口一看,兔子的兩只耳朵只有一只豎著,另一只倒在一邊。我對它說:“唷!怎么回事呀!把那只耳朵也豎起來吧。”可是兔子不理我。“那么讓我給你扶起來吧”,我用手扶起了它的耳朵。可是一放手,那只耳朵馬上倒下了。我就對阿姨說:“阿姨,請你把兔子的耳朵豎起來。”阿姨就用腳夾起了兔子的耳朵。可是阿姨的腳一松開,那只耳朵一下子又倒下了。阿姨說:“多奇怪的耳朵呀!”說著她就笑了。
小作者叫悅子,時年七歲,可能小學初年級。我在課堂上問同學們,這篇作文接下去會怎么寫?有同學說,可能會寫這個小朋友去找更多的大人,或者思考更多的方法,嘗試解決自己的困惑;也有同學說,她寫這篇作文一定有什么目的,她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很有可能是自己對生物學的喜愛,所以接下來她可能會寫,她對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但小作者的作文到這里就結束了,沒有下文了。也就是說,這是一篇純粹的記敘文,并不打算借此說明什么道理。
▲兔子 圖源來自網絡
晚上悅子睡覺以后,她阿姨雪子看了這篇作文,覺得“用腳”舉動不雅,連忙把它涂掉,把那兩句話改成“阿姨攥住兔子的耳朵,讓它直立,可是阿姨一放下那只耳朵,它就又倒下了”。本來最簡單的辦法是把“用腳”改為“用手”,但實際上當時確實是用了腳,雪子考慮到不應該教孩子寫假話,所以才模棱兩可地改成那樣。但悅子仍難以理解阿姨的改動:
“阿姨,這個地方為什么不行?”第二天早晨悅子看到雪子改過的作文,開口就問。
“小悅把阿姨用腳夾兔耳朵也寫進作文,多討厭!不寫也可以嘛。”
“可是,你不是用腳夾的嗎?”
“嘿!用手去碰那東西多惡心……”
“噢。”悅子露出懷疑的神色,“那么可以寫出原因的呀。”
“但是,這種沒規(guī)矩的樣子怎么能寫進去呢?老師看了會認為阿姨舉動粗野的。”
“噢。”盡管雪子這樣解釋了,悅子似乎還沒有完全明白。
小作者不服,阿姨明明用腳夾的,為什么把“用腳”改掉了?阿姨覺得不雅,小孩子不懂什么叫不雅。
這篇作文,以及圍繞這篇作文所發(fā)生的故事,都寫在日本小說家谷崎潤一郎的長篇小說《細雪》里了。《細雪》不僅是谷崎潤一郎的代表作,還是日本現代文學的代表作。
▲谷崎潤一郎
這篇作文有我們所謂的“思想性”嗎?沒有。有我們所謂的“意義”嗎?也沒有,連追求知識的愿望也沒有,只是小孩子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件小事,或者說小孩子對動物的一點簡單觀察。她如實地把它寫了下來,對阿姨做出的稍微一點點改動,都覺得難以理解和接受。但是,“悅子的作文在學校里是優(yōu)等,這篇作文寫得也很出色。雪子借助詞典才給她改正了幾個錯別字,別的語法修辭上的錯誤根本找不出”,可見日本的作文評價標準與我們很不一樣。
雪子的改動還算有限度,只是模棱兩可,并沒有說假話,但悅子的疑惑表明,即使這樣的改動,也有違她所受的作文教育。這就說明,在日本的作文教育中,如實地寫是非常重要的;至于“思想性”或“意義”,則顯然不在要求之列。如果是在中國,老師大概會要求最后加上幾句“點睛”“升華”之語,諸如“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科學知識,長大后做個科學家,這樣就可以弄清楚兔子的耳朵為什么會這樣子了”之類。
這篇作文來自一部有名的小說,那么,這篇作文是直接來自孩子的呢,還是小說家捉刀代筆的呢?讀者自然會提出這個疑問。但我們對此不感興趣,我們感興趣的是,這樣的作文在日本能夠得優(yōu)等;我們關心的是,大作家顯然欣賞這樣的小作文。這才是最重要的。
02 寫作文不是非得“升華”才行
我曾在日本的大學里教中文,也讓日本的大學生寫作文。他們的理解力和思辨力都很強,但是剛開始學習中文,作文能力和我們的小學生差不多。讀他們的作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像悅子的作文一樣,怎么想就怎么寫,不虛偽,不矯飾,不做作,一句是一句,沒有空話套話,不會硬塞入所謂的“思想性”,不會硬賦予所謂的“意義”,也沒有“升華”之類的說法。下面是我記錄的某個日本學生的作文:
上課學朱自清的《背影》,期中考試要求寫作文,題目是“我的父親”。寫完了,讓大家上講臺“發(fā)表”(念作文)。輪到他(相馬君)了,往講臺上一站,大家就笑起來。他也不介意,扯著嗓子念:“我家是伯樂的后代。我的父親身體很強壯,臉色黑黑的,看上去兇惡的樣子,像個黑社會,”怕大家不懂,“——就是暴力團”,大家笑得更厲害了,他也念得更起勁了:“但他心腸卻很軟的。我做錯了什么,他就會狠狠揍我。每次他揍我時,我都替他難過。父親一定愛兒子的吧,他揍我的時候,他心里該有多痛苦呀!我不過是眼睛里流眼淚,他可是心里頭流眼淚呀!所以我要好好學習,不讓他揍我,這樣他心里就會幸福了……”
相馬君的作文很幼稚,念的時候同學們都笑了,可這確實是他的獨家之見,他就把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寫了出來。
我教的日本大學中文專業(yè)的學生里,有些是在中國讀過書的“小海歸”。二戰(zhàn)結束,日本敗退,大量的戰(zhàn)爭孤兒留在了東北,東北的老鄉(xiāng)就收留了他們。1972 年中日恢復邦交以后,在中國的日本孤兒都長大了,結婚成家,生了孩子,有的已經有了第三代,日本政府允許他們全部回國。我碰到許多這樣的學生,日本遺孤的第三代,在中國念過小學或中學,到日本后學日語比較吃力,上大學的“捷徑”就是讀中文專業(yè)。他們在中國受過作文教育,寫的作文套話很多,文風明顯華而不實:“啊,老師(或母親、父親),你是我生命里的紅燭,照亮了我的人生道路,卻燃燒盡了你自己……”
日本小學生的作文也好,日本大學生的作文也好,我想說的,其實不僅僅是作文的問題。熟悉日本文學的讀者都知道,日本文學的一個特色,就是很少有所謂的倫理綱常,不強調所謂的“思想性”。小泉八云是一個西洋人,到日本后娶了日本太太,改名為小泉八云,編寫了許多書,把日本文化介紹到西方去。其中有一本叫《怪談》,我一個學生讀了以后,這樣評論這本書:“沒有中國式的倫理綱常,想淫就淫,想要錢就直接去做。”——別誤會,說的是文學里,不是生活里。
也正因為這樣,川端康成有《古都》,也有《睡美人》,谷崎潤一郎有《細雪》,也有《瘋癲老人日記》。探索人性可以到如此深度,就是因為全無顧忌或禁忌。難以接受的讀者,尤其是中國讀者,會覺得非常變態(tài)。但不管怎么說,中國文學里缺少這類作品。
03 再偉大的文學家也是從小學生作文寫起
再來看一篇中國小學生的作文,題目不詳(也許是周記之類),姑且叫它“三個孫中山”吧:
星期天,我們去中山陵了。中山陵上有三個孫中山,后面一個是站著的,再到里面,看見一個是躺著的。三個孫中山的臉都不一樣,不知道為什么?我玩了一會兒,覺得沒勁,后來小了一泡便,就回家了。
估計也是個小學初年級的小男生寫的吧。這樣的周記給老師批的話,可能會給一個不及格——怎么連小便都寫進去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黃玉峰老師,在一次講演“‘人’是怎么不見的”中談作文教育,舉了這篇小學生的短文作為例子,他的評論很精彩也很到位:
你看,多么有靈氣!多么有童真童趣!真可謂是天籟之音!將來一定是研究問題的高手。可是老師說,要寫有意義的事,要有思想性,不能看到什么寫什么,想到什么寫什么,不能胡思亂想,對偉人不尊敬。因為科學主義告訴我們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寫健康的東西,什么能寫什么不能寫,應該開頭寫什么,中間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就這樣,可憐我們孩子的思想幼苗被掐斷了。
我想,被掐斷了的,不僅是孩子的靈氣,也是中國文學的希望。因為再偉大的文學家,也是從小學生作文寫起的。中國小學生的靈氣不比日本的差,但我們的作文教育戕害了他們;中國作家的天賦也不會比日本的差,但從小受的作文教育會拖累他們一生。
在大阪與上海之間曾有一班游輪“新鑒真輪”,走的基本上是日本古代遣唐使的航線(遣唐使從大阪的港口出發(fā),穿過瀨戶內海和東海,到達寧波)。在“新鑒真輪”上曾聽到這樣的廣播:“……美麗的瀨戶內海,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很文學也很中國,撰稿者當年的作文成績一定不賴。但看看舷窗外面,風景確實美麗,帆卻一片也無——現在的瀨戶內海里根本就沒有帆船了——睜著眼睛說瞎話呢!這就是我們作文教育的成果。這樣的作文、文章滔滔皆是。
▲電影《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04 文學的作用是掌控人的思想和感情
這種所謂“思想性”“意義”的要求,也非始于今日,而是中國文學由來已久的傳統(tǒng)。《文心雕龍》是我國第一部有系統(tǒng)的文學理論著作,劉勰認為,詩歌的作用就是“持人性情”(《明詩》),“持”就是“掌控”。如果用詩歌來代表古代文學的話,那就是早在一千五百年前,中國的文學理論著作里就提出,文學的根本作用,就是要掌控人的思想和感情。
魯迅早年有篇論文叫《摩羅詩力說》,他認為這種“持人性情”的文論,允許你有寫作的自由,可是要在“鞭子”的監(jiān)督之下,魯迅譏之為“許自繇(由)于鞭策羈縻之下”。又說,“然厥后文章,乃果輾轉不逾此界”——意思是此后中國的文章(文學作品),果然從來不敢越過這條紅線。所以,這不僅僅是小學生作文的問題,也不僅僅是作文教育的問題,也不僅僅是今天才有的問題,這是中國文學由來已久的要求和傳統(tǒng),也就是要“持人性情”。
三毛講過這樣一段話:“中國人講話時,凡是碰到大場合,那就不好聽。其中必有大道理,叫人點頭又點頭,不打瞌睡都不行。中國人小飯館中一坐下,毛巾一擦臉,隨便講話,那個鮮活才如珍珠似的落下來。”(《你們?yōu)槭裁创蛭遥俊罚?/p>
她還講過這樣一段話:“那種寫作法,作者寫一個事件,一個社會,到頭來不留余地給讀者本身下結論。作者不客氣,寫到最后,借著書中人物,講起自己人生大道理以及是非、道德、價值……把話題盡講透,讀者如果不點頭好似就是作者的仇人。這種文章市面上多得是,魅力在哪里呢?魅力在于對付那種不看藝術生命只愿甘心被洗腦的‘識字人’——那不是給讀書人看的。”(《我看〈凌晨大陸行〉》)
▲三毛
我告訴大家,我也有“四怕”:讀漢大賦,最怕“曲終奏雅”;讀唐宋八大家,最怕“文以載道”;看今日的電視小品,最怕音樂起,說教來——那就趕緊換臺吧;看報刊上的“優(yōu)秀”作文選,最怕“大文化”排比鋪陳,“假大空”議論抒情,格式化起承轉合……
05 看到什么寫什么,想到什么寫什么
三十多年前,有人曾問復旦大學中文系的章培恒先生,如何看待中國文學與日本文學之間的異同。章先生的回答很有意思:“至于我自己所看到的異同,則只有一條:中國和日本的現代作家都得到過有影響的國外文學獎,這是同;中國作家得到的是斯大林文學獎,日本作家得到的是諾貝爾文學獎,這是異。”三十多年前,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時中國還沒有作家得諾獎。但在日本,1968年川端康成得諾獎,1994年大江健三郎得諾獎,對中國文壇的刺激都很大,幾乎所有人都會想,什么時候中國作家能得諾獎?
1949年以后,到章先生說話那時,中國作家獲得的最高國外文學獎項是斯大林文學獎,由蘇聯(lián)政府頒發(fā)。1951年得斯獎的,一是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二是周立波的《暴風驟雨》,三是賀敬之、丁毅的《白毛女》。
但我還要蛇足一句:其實就在中國作家得斯獎時,俄蘇作家也是得著諾獎的:1933年是布寧,1958年是帕斯捷爾納克,1965年是肖洛霍夫,1970年是索爾仁尼琴,1987年是布羅斯基。
章先生于2011年去世,無緣看到翌年莫言得諾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該獎的中國作家。
▲章培恒
然而,我對中國作文教育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前述看法,并沒有因為莫言得諾獎而有所改變。
我們的文學離世界水平有多遠我不知道,但據我對當代中日文學作品的有限閱讀,我知道我們至少離日本文學還有點距離。當然,這只是我非常個人的感覺和看法,原是不足數的,大家可以無視。
但如果真有距離,那么這個距離,應該是從小學生的作文開始的。中國文學,至少是現在的文學,至少比起日本文學來,多半是輸在了起跑線上的。
中國文學的水準如果還及不上世界水準,那差距多半是從小學生的作文開始的。我們的小學作文教育,使得中國作家進入寫作的時候,已經有了許多的束縛。
要縮短中國文學與世界水平的距離,首先須改革的是我們的語文教育,尤其是作文教育。少命題,少規(guī)定寫法,少要求所謂的“意義”,所謂的“思想性”,多讓學生“我手寫我口”,看到什么寫什么,想到什么寫什么。“三個孫中山”受肯定了,中國文學才有希望。
“兔子的耳朵”“三個孫中山”,都是小孩子的作文或周記,代表的是沒有套路、沒有限制、自由寫作的立場。本講皆舉六七歲小孩子的文章為例,也許有人會說,小孩子的文章可以這樣寫,那高中生、大學生也可以這樣寫嗎?難道我們就寫寫流水賬,我們就不要思想性了嗎?
其實大家理解的那個“思想性”是要打引號的,因為它多半不是作者自己的想法,而只是按照所謂的套路來寫而已。有自己想法的人,寫自己的真實想法、真情實感,他的文章就是有思想性的,根本無須他求或“升華”。再重復一遍,要說“寫作之心”,那就是“修辭立其誠”。
* 本講義2019年春季學期講授于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秋季學期講授于復旦大學附屬中學青浦分校,2021年秋季學期講授于上海中學、上海南洋模范中學。
作者簡介:邵毅平,男,漢族,江蘇無錫人,1957年7月30日生于上海。現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來源 | 鳳凰網讀書頻道、《如何閱讀文學經典》(岳麓書社2023年版)
延伸閱讀:
朱永新:寫作為什么很重要
葉圣陶:關于教師寫作的七點提醒
成尚榮:教育寫作,不妨從“有感而發(fā)”開始
淺議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
寫作中最常見的17組易混字詞,你能用對多少?
《中小學生寫作30個怎么辦》合集(共30講)
濮實|我在劍橋的收獲:語言寫作能力,決定了人生高度和發(fā)展?jié)摿?/span>
班級工作計劃寫作指南|班級管理中的“人情味”
低年級看圖寫話指導合集,共110課(附寫作技巧和口訣)
名家的10條寫作建議,送給提筆就頭大的你
吳非:寫作是語文教師的基本功
改變教育,從這里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yè)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fā)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聯(lián)系我們加QQ:2636915649
閱讀原文”,進入“查看歷史消息”輕松閱讀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写作文,非上价值不可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Https之秘钥交换过程分析
- 下一篇: 爱奇艺奇遇:市面流传人事变动及其他不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