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半课堂”活动方案
“四點半課堂”活動方案
活動背景:
關愛流動人口子女,我們一直沒有停止過。學生一般下午4時30分就放學,而家長要到下午6時左右才能下班,如何讓孩子安全度過這90分鐘的“管理真空”?江南區在新屋村委開設的“關愛落戶江南”工作室中籌辦了“四點半課堂”,組織了素質較高的志愿者及青少年宮的專業老師等輔導孩子做功課,并穿插一些美術、書法、心理教育知識等活動,值得一提的來接。硬件措施以及人員的資源有限,我們主要針對對象是流動人口的子女,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活動完全免費,不增加家長的負擔,這一舉措廣受學生及家長的歡迎。
活動目的、意義和目標
為了減輕孩子上學負擔,以及讓孩子安全度過將近2個小時“管理真空”。并且對孩子進行輔導管理,不單單可以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還能營造溫暖健康的成長環境,更能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慰藉。我們努力的用多彩豐富的知識色調來繪制出絢麗的校園和溫馨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更加熱愛校園學習和生活,勾勒出更加絢爛美好的未來。
在活動中,我們注重的是對孩子們的人格塑造,該項目還希望能夠喚起社會對這一弱勢群體的關注,讓社會感受到鋼筋混凝土的建筑里面那些關愛。
我們一定全力以赴真正為他們做到真正的實事,并且衷心期盼這些只占城市一個很小角落的農民工子弟學校,不單止是可以收容農民工子弟的場所,是真的讓農民工子弟可以學到知識,是我們全部人愛和關懷的出發點,讓農民工子弟擁有美好的愛和無限的青春夢想。
目標:
農民工子弟方面——
預期成果: 美化農民工子弟的學習環境,提高小朋友們的人格修養、豐富知識,讓他們感受愛,發現愛
大學生自愿者方面——
預期成果: 培養大學生愛國榮校精神,提高服務社會的意識及奉獻精神,培養大學生的愛心 ,并且提供平臺讓志愿者可以深入幫助到弱勢群體。
社會影響方面——
預期成果: 喚起社會對于農民工子弟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
活動開展
實施地點:小學
描述及評估:
1、小學是我們團委長期活動的地點,學校的環境以及小朋友較為熟悉了解,便于項目的執行。
2、農民工子弟學校的知識教育有限,四點半課堂可以擴展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
繪畫班
主題:分別為“我的學校我來畫”、“我的父母我來畫”、“我的同學我來畫”。這主題是為了喚起農民工子弟們對學校、辛勞的父母以及周圍同學的關愛之情
主要安排
1. 繪畫活動安排在項目執行的最開始,一開始進行繪畫的教學活動,花費時間為一個課時,10位小朋友一組,每組一名指導老師,作為主講。另外配備3-4名助教,協助小朋友進行學習。
2. 繪畫的教學內容為基本的繪畫技巧、表現技巧等
3. 另外花費2-3個課時,允許小朋友進行自由發揮與想象,進行創作。主講和助教這時候應該適當激 發小朋友的想象力,確保繪畫活動的正常進行。此階段的創作不需要進行上色,只需要用鉛筆進行繪
4. 當天16:3以后,待小朋友離校后,志愿者進行繪畫的整理工作,選擇較好的圖畫,以便后面進行 懸掛。對每一幅圖畫都進行適當的評價
獎項設置:
優秀獎20個,其余為鼓勵獎,優秀的20個將懸掛在合適的教室里面
書法班
通過課程訓練,使學生基本掌握手部各關節協調運動的方法
通過課程學習,為今后的行書學習鑒定良好的基礎。
培養和提高學生善于思考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手部(指、腕、肘、臂)各關節協調運動訓練
青春自護、心理知識輔導班
主題: 團委專業社會工作事務者聯合專業社會工作學生以及高素質的志愿者,為農民工子弟量身定做了一系列青春期面對的問題。
① 溝通 ②團結③安全護航 ④ 預防網絡成癮 ⑤“一對一”結隊幫扶
② 主要安排:
1. 社會工作專業大學生分組,一個班以20名左右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以游戲的形式進行,為了深入達到目的,溝通以及團結這2個主題耗時4周,每節課花費的時間為一個課時,場地為本校的康樂室。游戲是以專業社會工作的學生以小組工作的形式,為他們量身定做設計的游戲方案。先是破冰暖身、然后是分享、分擔、支持、教育、治療等小組動力。在小組過程中根據專業的知識為不同的環境不同情況設置不同的模式,和手段。
2.安全護航 江南區團委聯合南寧第三巡警大隊以及廣西大學社工系的學生,為學生們上生動的法制課。場地安排:學校籃球場。由巡警隊的警員講解知識,以及警員的真人模擬自我防衛。 耗時:一個課時
3.預防網絡成癮
不取電擊、高強度訓練等外力強制方式,也不用藥物治療手段,而是通過游戲和故事分享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干預,將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現實生活中有意義的人和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友情。
方式:志愿者學生分組做專業小組游戲、及大型游園活動
活動地點:學校教室及籃球場
4. “一對一”結隊幫扶
學生扮演的是引導者角色,通過和幫扶對象的互動,建立起一定的感情基礎,在生活和學習中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青少年不良行為的改變。
舉行方式:舉辦一個見面會,將大學生和學生隨機結對子,并且交換卡片,留下聯系方式,讓大學生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及成長中遇到的一些煩惱。
活動中注意的問題及細節
學校的硬件設施不夠完善,雖然有些空置的教室可以擺放課桌。但有些學校辦公條件都有限,有的辦公室僅為兩間平房。另一方面,四點半課堂,不能僅靠愛心去維持。“四點半課堂”所用場地和設施都是無償提供,但是使用計算機、看書都會產生費用,那么這部分費用由誰承擔呢?同時,團委同時所承擔的工作量已經非常大,僅靠流動的志愿者和有學習任務的學生根本沒有足夠定時的精力打理“四點半課堂”,那么誰來照顧孩子呢?
如何激發志愿者的積極性,使其不再頻繁流動,也是要考慮的問題。
此外,如果孩子在“四點半課堂”玩耍時受傷,又由誰承擔相應的責任呢?好動的孩子毀壞了物品,又如何賠償呢?這些都需要在活動舉行中不斷的探討和決策。
1、安全性原則:從小處著手,認真負責,確保活動安全。
2、多樣性原則:活動內容、培訓內容形式多樣,讓學生有選擇、有機會,有展示自己的平臺。
3、實效性原則:因地置宜、因時置宜,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開展活動。
4、寓教于樂原則: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快樂,在快樂中體會成長的感覺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四点半课堂”活动方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entos软件安装目录(amp目录)
- 下一篇: 分形之科赫(Koch)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