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古代的六部是什么时候成立的?职能分别是啥
原標題:古代的六部是什么時候成立的?職能分別是啥
古代的六部分別是今天的什么部門
在剛剛從奴隸時代跨入封建時代的古中國,此時出現了一個叫宰相的官職,這個官職是百官之長,輔佐皇上管理天下各事,天底下所有的官員都必須要聽宰相的調令。所以這里就出現了一個很矛盾也很尷尬的地方。
皇帝才是天下共主,但是皇帝由于不是經過精心選拔的能人,他們只是因為繼承權而有皇帝之名,所以通常在才干方面比不上宰相。對很多小官來說,他們更愿意聽從宰相的命令,那宰相要造反怎么辦?這便是相權過大的隱患。
三省六部制的出現
相權跟皇權互相競爭有過很多時代,但相權的做大是很難避免的,畢竟人家本來就管理百官,所以在后來的很多個朝代里,大家都想過把宰相這個職位給廢除,此時就出現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最早建于西漢時期,隋唐時期發展完善,后來成為了延續了2000年的一種制度。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分別是門下、中書、尚書,六部分別是禮部、吏部、兵部、工部、戶部、刑部。它們的出現讓整個官員體系變得更加規范了,皇帝想要管理某件事也可以更簡單,三省瓜分了宰相的職能,將宰相之權一分為三,這也有助于皇權的穩定,所以歷代皇帝都愿意延續這個制度,就算是元朝也不例外。
六部具體的職責
禮部:顧名思義,禮部的職責包括了一些國家大典,比如說皇帝的祭祖、祭天等,任何大場面都是禮部來布置。雖然禮部的第1個職能看上去挺空泛的,沒什么實際意義,但禮部還有一個職能是掌管科舉,也就是說,朝廷的新晉人才幾乎全都由禮部操辦,所以這個部門的分量不可謂不重。
兵部:兵部就很好理解了,掌管了國家的軍事訓練以及兵器,還有后勤糧草,是用來打仗的部門。
刑部:刑部相當于是今天的人民法院與地方法院,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需要司法來管理,刑部負責管理全國的各種案件,判案公正是對刑部最大的褒獎。
戶部:戶部負責管理天下的田土度量以及錢幣流通,還有官員俸祿也歸戶部管,戶部應該算是一個專門用來管錢的部門,戶部官員都是國家請來的會計們。
工部:古時候也有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或者是大型工業建設,而這些都是工部職責。
吏部:雖說禮部主管了科舉考試,但具體是用什么樣的官員到哪個位置,還是吏部說了算,這個部門才是專門來主管人才的升遷以及罷免。
三省
六部剛剛我們介紹完了,它基本上就是國家用來進行了細分工的一些官員,他們的職能各不相同,為了國家的繁榮而共同努力。但具體六部應該做什么樣的措施來幫助國家前進與發展,還是要靠三省說了算,三省合起來就是一個宰相,分開的話,門下中書為智囊團,尚書省是執行官,也就是現代大公司俗稱的CEO。
中書省根據皇上的意見,先制定出一個基本的方案,草擬皇上的詔書等等,門下負責審核內容是否妥當,是一道安全限制,最后尚書省負責把命令完整的貫徹實施下去,如何讓六部分工合作,達到完美的協調就是尚書的工作。
三省的變遷
雖然三省六部制度已經是非常的完善,并且延續了很多的朝代,但在每個朝代又有一些細微的不同,統治者們會根據切身的利益來對一些制度進行修改,比如說對崇尚效率的皇帝來說,認為負責審核的門下省毫無必要可以廢除。
事實上,中書跟皇帝都已經制定好了策略,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門下省確實無法反駁,除非門下的官員們想駁回命令秀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所以很多朝代,說好的三省制度,其實只有兩省,甚至是只有尚書一省在運營工作。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古代的六部是什么时候成立的?职能分别是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祖父、父亲只是小头人,努尔哈赤为何
- 下一篇: 原创:古代皇帝提倡开荒,为何平民却投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