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smb nfs iscsi,Proxmox VE(PVE)添加nfs/smb/iscsi/NTFS做储存
PVE識別儲存,無非就是通過lvm和目錄。
iscsi磁盤,掛載系統之后,創建lvm,然后pve面板添加就行,或者直接創建分區,然后掛載到一個目錄下,再去pve面板添加這個目錄就ok。
同理smb/nfs,也就是掛載成一個目錄!然后添加。
一:配置iscsi
1.1查看iqn
在shell里,輸入
cat /etc/iscsi/initiatorname.iscsi
即可看到iqn。比如我這里的是 iqn.1993-08.org.debian:01:ace95f49189b
1.2 在iscsi服務器上,映射磁盤
每種服務器都不一樣,我這里用的server2016,如果用專有的存儲服務器,直接進控制臺設置就行.
2020.4.20補充:最好不使用chap映射,如果要使用chap,只能在shell里掛載,不能使用GUI-web掛載。
1.3在pve里添加iscsi磁盤
在服務端設置好了,就可以在pve里設置。
選中【數據中心】——【儲存】——【添加iscsi】
這里有3個值必須填寫
ID: ==>就是這個磁盤的id,隨意填寫,不過需要字母
portal: ==> iscsi服務器的地址
target: ==>在輸入以上2個信息后,iscsi會自動搜索服務器存在的target,這里選擇自己需要的target
節點:選擇使用剛才查找iqn的節點
直接使用LUN 不要勾選!lun就是直接作為虛擬機磁盤使用
填好之后,點擊添加,即可看到儲存里有個iscsi了,但是不能用
1.4,創建iscsi磁盤分區
在掛載iscsi的節點shell里
輸入
fdisk -l
可以看到很多磁盤,找到一個新的磁盤
這里開始新建磁盤
fdisk /dev/sdc
1.5 使用LVM掛載iscsi
可以不使用lvm,使用普通的分區,等下介紹,看1.7。LVM好擴容,但是不支持
具體的細節如下。
Welcome to fdisk(util-linux 2.25.2).
Changes will remain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Be careful beforeusing the write command.
Command (m forhelp):g (建立GPT分區表)
…………
Command (m forhelp):n (建立一個新的分區,輸入分區號、起始結束扇區等)
…………
Command (m forhelp):t (改變分區類型31)
Selected partition1
Partition type(type L to list all types):31 (分區1的類型改變為Linux LVM)
Command(m for help): w (寫入磁盤并退出fdisk)
再次在終端輸入fdisk -l,可以查看磁盤已經分好區了
然后創建lvm
pvcreate /dev/sdc1 創建pv
vgcreate iscsi1 /dev/sdc1 創建一個名為iscsi1的vg
1.6,PVE面板添加LVM
找到數據中心-儲存,點添加lvm
這里ID,自己填,方便記憶,卷組填 選擇剛才創建的pv iscsi1。勾選共享的,然后添加。在pve節點中,就可以看到這個lvm了,內容也有了
1.7,使用EXT4掛載iscsi。
注1:這節原理就是掛載iscsi磁盤到一個文件夾下,然后通過pve掛載目錄,但是我發現有一個缺陷就是不能開機掛載。可能我技術不行,lvm到是可以開機自動掛載。
注2:按照我發表的另一篇文章?Proxmox VE磁盤/目錄詳解,并且安裝第二個硬盤,修改ISO/虛擬機存放位置(掛載第二張磁盤)的操作,理論上也同樣使用于iscsi。就是掛載iscsi磁盤之后,進入pve節點——磁盤,可以看到磁盤,并且初始化,但是我這篇文章在撰稿時,識別不了。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乎有了下面的手動掛載磁盤。導致,開機不能自動掛載。坑!
我這里又分配了一個20G的硬盤,來做實驗
首先還是新建分區
fdisk /dev/sde
具體過程如下
root@pve:~# fdisk /dev/sde
Welcome to fdisk (util-linux 2.33.1).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Be careful before using the write command.
Device does not contain a recognized partition table.
Created a new DOS disklabel with disk identifier 0x2c01a8e9.
Command (m for help): g (輸入g,新建gpt分區表)
Created a new GPT disklabel (GUID: F386FD07-EE67-7B4F-9745-F79C23610CFE).
Command (m for help): n (輸入n,新建分區)
Partition number (1-128, default 1): //回車
First sector (2048-41943006, default 2048): //回車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T,P} (2048-41943006, default 41943006): //回車
Created a new partition 1 of type 'Linux filesystem' and of size 20 GiB.
Command (m for help): w (輸入w 保存)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Syncing disks.
再次在終端輸入fdisk -l 可以看到磁盤已經分區了
接著 格式化分區,然后掛載到目錄
mkfs.ext4 /dev/sde1
mkdir /iscsi2 //創建iscsi2目錄,用來掛載分區
mount /dev/sde1 /iscsi2 //掛載/dev/sde1 到iscsi2
再輸入 df -h 查看是否掛載成功,出現在列表里,成功掛載。
1.8。在pve中使用EXT4目錄
依舊在數據中心,儲存,這里選擇添加目錄
這里id,自己填寫
目錄 剛才掛載的那個路徑
內容 自己按需添加
共享 開啟
回到節點頁,可以看到已經添加進去了。
測試一下
在可以看到通過目錄方式掛載的lvm,已經可以正常識別了
通過lvm掛載的iscsi也可以看到。
1.9使用NTFS掛載磁盤(推薦)
上面說到了LVM/EXT4,都是linux常用的。如果要進行擴容,縮減就必須技術人員技術扎實咯。介于我這半吊子技術,我還懶得寫lvm、ext擴容教程,于是乎,有了一個非常nb的想法。
linux下的磁盤擴容很難,那我就在windows下唄。gui操作,多簡單。ext和lvm在windows下操作不容易,所以干脆就用NTFS吧!
NTFS完美的解決了新手使用linux的問題!
使用ntfs優點
1、通用性強。ntfs可以在windows下識別,可以在linux下識別。
2、數據修改和恢復簡單。ntfs直接在windows識別,直接操作,不講道理,如果使用ext合適,還得下專業的軟件,比如dg分區,還收費!
3、對分區的操作十分簡單。把iscsi掛載到windows下,直接通過windows的磁盤管理就可以進行分區操作,比如擴容,縮減空間。
缺點:
不能開機掛載,可能我技術垃圾。
實現原理
把iscsi磁盤掛載到windows下,新建分區。然后掛載到pve下面就ok
實踐操作
1、創建iscsi磁盤,并且進行分區操作。
(我這里用的server2016。使用存儲服務器的話,請在存儲服務器上操作)
創建了一個5GB的iscsi的磁盤。
因為windows的iscsi利用的是vhdx,所以我這里不需要額外的去找個windows來掛載,直接禁用這個分配(不禁用的話,是無法編輯vhdx的),然后去編輯vhdx就行
已經成功裝載,只是沒分區信息,現在去磁盤管理 ,進行初始化,分區。
這里初始化
這里初始化成gpt
再格式化為ntfs
接著在磁盤里,新建一個文件
脫離vhdx,然后再啟用iscsi
分離vhd
啟用iscsi
2、pve連接iscsi(參照1.3)
成功登陸iscsi
3、PVE里掛載NTFS磁盤
先安裝ntfs-3g
apt update
apt-get -y install ntfs-3g
有點慢,我沒換源,算了換個源,寫個換源教程先
proxmox ve換個源教程https://foxi.buduanwang.vip/linux/298.html/
安裝成功
終端輸入fdisk- l 然后找到5G的磁盤,掛載到/ntfs
fdisk -l //查看5G磁盤
mkdir /ntfs2 //創建掛載點
mount /dev/sdd2 /ntfs //掛載操作
看到5G磁盤分區為/dev/sdd2
通過df -h 可以看到掛載成功,同時進入磁盤,發現還是有一個剛才新家的文件,自己還新建一個inedx.html
4、在pve里掛載目錄
5、進行擴容操作
1、對iscsi磁盤進行操作,必須取消掛載,登出節點
卸載掛載點
umount /dev/sdd2
已經卸載
登出iscsi
root@pve:~#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t -p 10.13.14.205 //查看剛才掛載的node
10.13.14.205:3260,1 iqn.1991-05.com.microsoft:win-21mqolqacj8-ugu-target
root@pve:~# iscsiadm -m node -T iqn.1991-05.com.microsoft:win-21mqolqacj8-ugu-target -p 10.13.14.205 -u //臨時登出node
Logging out of session [sid: 1, target: iqn.1991-05.com.microsoft:win-21mqolqacj8-ugu-target, portal: 10.13.14.205,3260]
Logout of [sid: 1, target: iqn.1991-05.com.microsoft:win-21mqolqacj8-ugu-target, portal: 10.13.14.205,3260] successful. //登出成功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t -p iscsi_ip:port //查看node iqn命令 不加port就是默認3260
iscsiadm -m node -T node_iqn -p iscsi_ip:port -u //臨時登出node命令
2、回到iscsi服務器,對磁盤擴容。
這里進行擴展,擴展成40G
禁用分配
裝載磁盤進行擴容
啟用分配
3、重新掛載iscsi
登錄iscsi
iscsiadm -m node -T iqn.1991-05.com.microsoft:win-21mqolqacj8-ugu-target -p 10.13.14.205 -l
iscsiadm -m node -T node_iqn -p iscsi_ip:port -l //登入命令
我在進行這步操作之后,發現找不到擴容之后的iscsi磁盤,刪除原來的磁盤分配,重啟iscsi服務器,再分配磁盤就行了。使用存儲服務器的可以忽略
已經有了,再掛載一下
mount /dev/sdd2 /ntfs
iscsi完美收工
二:配置nfs
nfs很簡單,作為文件儲存,不涉及分區塊,就不需要執行分區操作,掛載就能用,十分高效和快捷。而且可以在server上直接對文件進行操作。維護/備份十分方便
這里還是使用的是server2016創建的nfs服務
1、創建nfs服務
進入文件和儲存服務,找到共享,然后添加匿名的共享,因為pve面板上沒有用戶驗證,只能通過匿名訪問
2、進PVE面板掛載nfs
還是進入數據中心——儲存——添加nfs
依舊像ISCSI那樣,直接輸入ID(自定義),服務器IP,export會自動識別出來。內容就需要根據自己的意思選中咯。還有勾選高級選項,會出現nfs版本,這里要對應server,server2016默認是4.1,所以我選擇了4.1
需要注意的是,在集群環境中,需要nfs做客戶端映射的,就需要在節點選擇nfs映射的節點。我這里是未映射就能訪問,所以我這集群中,2個pve都能掛載,我就沒選了。
哦豁,出錯了
這里提示權限問題,應該是server2016權限問題,我把這里設置為允許未映射的用戶訪問。
然后就已經成功添加/訪問。
在server2016里成功的看到了文件們
三 pve掛載smb教程
smb這里需要詳細說一下服務器端的配置。我這里使用的是server2016。linux的smb服務端我不講。
smb的難點是權限設置。
1、創建smb賬號.
在計算機管理里面,找到本地用戶和組,新建一個smb賬號
2、創建共享文件夾
直接創建一個文件夾,然后,點擊高級共享
勾選共享此文件夾,點擊權限,添加剛才創建的smb用戶,并把權限設置成完全控制
3、
3、在PVE里添加smb
點擊數據中心,儲存,添加 CIFS
ID自己定義
服務器smb服務器
用戶名和密碼就是剛才創建的賬號密碼
share:這里會自動出現文件夾,選擇剛才創建的文件夾
節點:按需填寫
內容:按需添加
完成!
全部完成。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 smb nfs iscsi,Proxmox VE(PVE)添加nfs/smb/iscsi/NTFS做储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云架构师进阶攻略(1)
- 下一篇: Cisco 2960 配置开启sn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