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云管理研究组组长徐雷:运营商SDN发展策略
2016年6月1-2日,“2016全球SDNFV技術大會”在北京盛大召開。作為連續舉辦三屆的SDN/NFV技術與產業盛會,本屆大會著眼于SDN /NFV的實踐應用與部署,從SDN/NFV在運營商網絡、企業網、云數據中心、測試解決方案等多個場景的應用出發,深入解析產業部署現狀及面臨的挑戰與發展趨勢。
?
中國聯通研究院云計算實驗室,云管理研究組組長徐雷
在大會第一天下午的主會場中,中國聯通研究院云計算實驗室,云管理研究組組長徐雷分享了主題為“運營商SDN發展策略”的精彩演講。其中講到,對于聯通的傳統業務,如傳統移動業務收入已經乏力了。而移動數據業務,正在飛速增長。數據流量在成千倍的增長。所以我們希望通過組織架構的變化,能理順整個中國聯通SDN/NFV的發展。
以下是徐雷的演講實錄:(以下內容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嘉賓確認,僅供參考,謝絕轉載。)
徐雷:各位來賓下午好,本來這次演講應該是我們張院長過來,他臨時有事兒出差,我替他講一下中國連同的SDN和NFV方面的一些工作。剛才楊院長和趙院長介紹了一下移動和電信的一些情況,內容非常豐富,我很多地方深受啟發。我感覺運營商,通常作為運營商來說我們遇到一些問題,也特別相似,我們也有一些比較相似的解決方案,下面來介紹一下。
下面介紹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第一個是,運營商,為什么做SDN,我們有一些理解。第二部分是整個中國聯通都做了一些什么工作,第三部分是中國聯通我們下一步的打算。對于聯通來說傳統業務轉向數據業務,從移動數據流量可能大規模的流量挑戰現有運營商的網絡,這一點可能是不止聯通,基本上運營商都會遇到一些問題。剛才趙院長也提到這個問題,目前來說,像聯通這種傳統的業務,像傳統移動業務,收入已經增長,已經乏力了。移動數據業務,在飛速增長。數據流量千倍的進行增長。
但是傳統的網絡,硬件擴容的形式已經跟不上了,流量這種需求,瘋狂增長的需求,對于運營商來說可能這是一個網絡需要變革的這么一個機會。我們的硬件需要向這種靈活的軟件這種方向進行轉變。以前的網絡運營商都是專有硬件來實現。擴容的話基本上都是擴容成專有的硬件設備。在新的形勢下,我們希望運用新的SDNFV技術,來通過通用的硬件的擴容,來滿足流量增長的這種需求,或者這種沖擊吧。
第二全球通信技術發展的趨勢總結為四個方面,第一IP化,第二寬帶化,第三軟件智能化,第四是融合化。也是我們現在運營商重點發展的一個方向。SDNFV主要是滿足兩方面的需求,一個是提升能力,第二是降低成本。未來的網絡需要低成本且高效的智能的運營。我們覺得SDNFV正是可以滿足這些需要的根本技術。首先SDNFV可以提升網絡集成能力,包括他的網絡靈活性,開放性。NFV可以降低成本,包括運營的成本,設備本身的成本,還有配套的其他一些成本,兩者之間的結合,相當于可以使得運營商的網絡進行有效的轉型,提高網絡的競爭力。
這個我不具體介紹了,SDNFV技術,可能大家比較清楚的,其實是最開始來源于兩個不同的組織。但是現在呢基本上SDN,NFV,也在向融合化的方向發展。金殿早上可能,專家業介紹了,現在SDN,NFV,他們統稱為叫SDNFV了,我們認為未來SDN加NFV的技術是未來網絡的核心技術,也是代表了未來網絡發展的一個方向。我們認為SDN和NFV的話,技術的發展需要各產業鏈相當于各個方面一起努力,包括標準,現在加上開源組織。包括互聯網企業,包括設備廠商,包括芯片的廠商,然后一些云服務公司,基本是一個云的架構,是一個虛擬化的一個基礎設施。還有我們現在的運營商,來進行通力合作,推進整個SDNFV的產業發展。
我們了解一些業界的一些NFV的一些發展的實踐,包括運營商和互聯廠商,包括移動電信剛剛也都做了介紹,包括德國電信,等都有一些相應的實踐,互聯網廠商,包括阿里啊,騰訊啊,像一些廠商都有一些在SDN,NFV方面都有一些具體的實踐,我就不具體介紹了。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中國聯通做了哪些工作?第一個是我們今年做了一個十三五的科技創新的戰略,這個戰略已經上報給國資委,就是一個我們中國聯通下一步的一個創新的發展方向。在這里邊呢,我們規劃了8大創新領域,包括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后面這張圖比較明顯,我們把中間畫圈的這8大的發展方向,我們把SDN,NFV單獨作為一個重點的發展方向放在這里面,我覺得這也是聯通下一步重點發展的一個方向。
聯通來說,我們積極參加SDN,NFV的一些相關的標準組織,包括傳統的標準組織向ETSI,向ONF和TMF等,中國聯通當時主導了一個標準,在ITO,叫做網絡集服務。也是我們下一代互聯網標準的重要的里程碑。在TC1和TC3,我們也做了相關SDNFV標準的制訂。對于我們聯通內部來說我們規劃了很多技術,今年的話,下面規劃了好多SDNFV的具體的分冊。除了傳統的標準組織,我們積極的參與主流的開源這個組織里面。包括目前主流的,像SN的控制器組織,包括opendaylight里面。因為本身我們聯通有一個云計算的一個管理平臺,也是基于(英)開發的。一會我也會介紹。
下面說一下我們做的這些具體工作吧,首先是一些測試工作。第一個就是我們技術部,我們技術部做了一個SDN的一個測試,主要就是虛擬私有云VPC的測試,相當于VPC我們認為是SDN在數據中心內部,應用比較早,也比較成熟的一個案例吧。
我們完成了6個主流廠商,7種方案的測試,并形成了測試報告,我們的測試方案包括硬件和軟件的方案,還有軟硬結合的方案,我們都進行了測試,我們根據這個方案出了測試報告,而且基于我們測試的結果。我們本身,也開發了一套基于SCN,基于SCN的BVP的解決方案,我目前用的con(英)是很早以前的,這是兩年的大致情況,我們開發的一個案例,當時我們還都沒有使用。目前來說,這兩個控制器我們正在持續關注。
下面是我們一個測試,是信息化部,EDC,就是我們企業數據中心的一個網絡云化的測試,因為現在企業內部的數據中心,我們整個的數據中心也是在向云化方向演進。我們現在的內部的很多的應用軟件,都已經準備云化。而且我們的基礎設施,基本也都是轉到了信息化部EDC來承載。
它對它來說,對EDC整個數據中心是云化,對于網絡來說就有一個虛擬化的需求,這個測試我們測試了相當于是三個方案,最開始前兩個方案是傳統的大的技術,包括SAP的技術,后來SAP出來之后我們又測試了SDN的Overlay的技術。
然后說一下我們具體SDN/NFV的一些實踐的情況,首先我們在基于opnes(英),我們從2010年開始研發這個平臺。然后基于這個沃云平臺,我們積極開展了一些工作。就是編排這一層,我們認為也是非常重要的,還還有VPC的研發工作,我們這些工作基本上基于我們的沃云平臺做的。首先介紹一下我們沃云平臺,這個沃云平臺是我們聯通研究院自主研發的一個開放式的平臺,基于自主動研發基礎,還是基于開源軟件來做的,集中管理了這種服務器,傳輸,網絡,數據庫等資源。對用戶一些需求進行快速的提供。
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開發了我們的,還有剛才的測試基礎之上,我們開發了我們虛擬私有忘了VPC的解決方案,當時的目的主要是用戶之間,網絡之間的一些隔離。然后可以剛才業介紹了,利用opencon(英)來做的。這是我們開發的VPC的項目的一些界面,包括VPC這是我們的一些資源,包括網絡客戶。這個VPC的方案,當時是完全參照亞馬遜的方案來做的,而且完全實現了相同的功能。這是我們目前做的,目前也比較熱的一個方向吧。我們通過SDN,相當于SDN跟NFV的一個結合,我們完成這種底層的這種虛擬模塊,相當于一個組裝調動,按照用戶的需求進行組裝,提供網絡的服務。
我們這個統籌了我們這個控制器,目前的業務鏈的控制器是通過own(英)來實現的,相當于聯通加入owns(英)之后,我們在數據中心內部,相當于(英)數據庫的一個實現。這是我們當時業務鏈管理系統的一個界面,包括本身的各個VNF的管理,還包括策略,還有業務鏈本身的管理等等。
另外一個問題,另一個方案就是一個數據中心互聯,這也是目前比較熱的一個點,因為最開始SDN基本都用于數據中心內部,一些云基礎設施,里面網絡的解決方案,目前來說,從內部已經轉換到了相當于廣域網,他們之間互聯如何用SDN來解決一些問題,我們對數據中心互聯這個網絡進行了一些研究。然后我們通過SDN完成了,因為完成了我們多數據中心,我們本身剛才那個沃云系統,在北京,在廣州,還有在南京,然后無錫,他就是在國內的幾個省都有一些分的數據中心。每個數據中心,我們都搭建我們沃云的管理平臺。那么我們通過DCI網絡,把各個數據中心進行互聯,而且建立了一個可以二層互聯的網絡。然后把各個數據中心的運營管理平臺進行統一管理起來。而且我們還研究了一些廣域網數據中心之間的流量優化問題。
另外一個,我們的成果就是,基于沃云的網絡功能虛擬化,我們做了一個WoMANO,其實也是今天早上和剛才兩位院長重點提到的。這是在去年我們做的一個系統。我們這個最開始,這個完全是我們自己獨立開發的,基于ETSM他們的標準檔,我們自己開發的這么一個像編排系統。基于我們的WoMANO這個編排系統,再加上一些NFV的一些軟件,我們進行對EPC和IMS核心網功能模塊進行了一些測試。然后我們通過整個MANO進行測試部署,在15分鐘之內可以完成系統搭建。
而且可以實現語音、視頻的通話。而且可以根據用戶量的需求,可以動態擴展。我們認為,這個這種情況,因為可以通過編排,通過SDN,通過NFV把這些核心網,IMS網絡可以快速的搭建,快速的部署,可能將來,可能會適合一些像物聯網的專網,或者一些其他單獨的這種網絡需求的搭建,是一個特別好的場景。
這是我們當時的一個系統流程。機遇沃云的網絡功能虛擬流程,可能有9個階段。后面還有一些具體的流程不具體介紹了,最后可以實現彈性伸縮的能力,可以實現高可用。這些功能。當時我們做這個系統的時候,是參照了,完全參照了ETS的標準,跟他是完全符合的,而且也是實現了我們的基本功能。但是可能里邊有一些性能,還有一些可靠性的問題,我們后來也做了一些研究。
可能一會介紹性能問題。然后我們把當時我們做的這個編排系統,我們這個系統也上傳到了(英)之上,大家可以下,而且編排系統是跟開源版的(英)可以對接,大家可以試一下。
提到性能的問題,大家都比較關注,尤其是電信運營商網絡是電信級的這種網絡。大家的重點提到它的電信級,包括可靠性,包括性能。前面趙院長和楊院長也都提到了,網絡,信息網絡的加速是特別關鍵的一個指標。剛才也都介紹了,具體的方案比較相似,包括(英)。因為我們目前的話,我們的云平臺,我們的云平臺的底層的交換機全是用DK來做的,對我們來說云計算平臺進行普通的業務的承載,然后現在來說,如果支撐電信級設備的專發,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很多的瓶頸,所以我們也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去年我們基于(英)做了加速的工作。
這個我們也都整合到我們的沃云平臺里面去了。另一個就是我們特別現在非常關注的一點,VCPE,這也是我們聯通認為,NFV比較能盡早落地的一個方向吧,我們現在目前來說,做了一些測試。我們以前在終端的工作我們提到網絡層來做。目前我們找了一些廠商,業界主流的一些廠商,包括以前傳統的專門做網絡的廠商,還有一些后面的一些,后來的一些相當于做IT的廠商,他們業提供了解決方案,我們都有測試。最近有一些階段性的成果,下一步的話,我們可能會把這個測試成果,會在河北進行具體的落地的測試。
這是我們一個,本身研究院搭的一個孵化環境,我們現在有5省6地的兩級的數據中心,包括了220臺的物理服務器,包括兩千多臺虛擬機,支撐一些其他省份的業務,對外支撐一些雙創孵化的業務。我們通過兩極的多列數據中心進行了很多SDN/NFV方向功能的驗證。這是我們本身的SDN/NFV的一些實驗室,這個不多介紹了,這是我們的一些成果,包括一些專利的應用,一些人才還有解決方案。
下面介紹一下聯通下一步的工作和想法。首先下面有一個規劃,我們認為未來是以數據中心為中心的網絡,數據中心分為多級,包括這種兩極或者三級這種概念。時間節點和邊緣的結構的數據中心。不同級別的數據中心可能承載不同的NFV,來實現網絡的虛擬化,這個網絡虛擬化,可能這些虛擬化軟件,都跑在數據中心內部了。在不同級別的數據中心內部。另一個就是,SCN這些互聯網絡,還有大型數據中心和邊緣數據中心的網絡,都要統一剛才介紹的DCI的技術來進行互聯。這是我們SDN/NFV5年內的規劃,包括2016年的試點,2017年到2018年的部署,2019到2020年多領域SDN/NFV的應用。包括有一些其他領域的SDN/NFV,我們已經做了一些測試。
除此之外呢,除了技術性的這些我們做的工作以外,我們聯通是從上到下,做了一個管理層面的梳理,針對SDN/NFV技術。我們借鑒了ATMT公司,他們做的一些創新,他們做SDN/NFV,他們一些技術的創新,他們管理的創新,我們借鑒他們的想法。然后我們聯通,從集團,成立科技委員會,然后協調我們不同的研究院,聯通主要有三大研究院,協調聯通內部的各個部門,包括省分公司,和研發機構,還有外部我們合作的一些廠商統一來推動SDN/NFV的包括一些測試,包括一些研發包括一些落地。
剛才可能介紹我們當時,我們對標了ATT的創新平臺,包括他四個主要是Fast pitch,TIP,Labs ,Foundy。我們組織架構的話,也是跟SDN/NFV新的特性,我們組織架構也做了一些新的變化,但是這可能是邏輯上的。就是說我們從上到下,修改一個分了橫向分了三個組,包括做網絡管理和控制的一個組。縱向上,我們根據運營商的網絡一些不同劃分了縱向的一些域,縱向的一些組,包括IT組,包括結構組,包括承載的傳統組,包括一些核心組,包括終端組,包括物聯網的組,包括數據中心內部的組。
這樣我們希望通過組織架構的變化,能理順整個中國聯通SDN/NFV的發展。目前來說,還有一些人員,我們也在做相應的調整。包括我們在招一些SDNFV相關的人員,成立SDNFV的創新實驗室,也希望跟業界的,跟科研組織等等不同廠商,一起簽訂一些戰略協議,來共同推動中國聯通向SDN/NFV的方向往前發展。我的演講就到這兒。謝謝!
原文發布時間為: 2016年06月01日
本文來自云棲社區合作伙伴至頂網,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至頂網。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国联通云管理研究组组长徐雷:运营商SDN发展策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HTML5离线浏览再进一步
- 下一篇: Jacob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