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显率&显性上位
外顯率(penetrance):
外顯率是指條件下,群體中某一基因型(通常在雜合子狀態下)個體表現出相應表型的百分率。外顯率等于100%時稱為完全外顯(complete penetranc)低于100%時則為不完全外顯(incomplete penetranc)或外顯不全。譬如說,玉米形成葉綠素的基因型AA或Aa,在有光的條件下,應該 100%形成葉綠體,基因A的外顯率是100%;而在無光的條件下,則不能形成葉綠體,我們就可以說在無光的條件下,基因A的外顯率為0。另外如在黑腹果 蠅中,隱性的間斷翅脈基因i的外顯率只有90%,那也就是說90%的ii基因型個體有間斷翅脈,而其余10%的個體是野生型,但它們的遺傳組成仍然都是 ii。
顯性上位(dominant epitasis):
在上位效應中,起抑制作用的是一個顯性基因,孟德爾比率被修飾為12:3:1的現象。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經典遺傳學(二級學科)。
在有些情況下,一對基因可以影響另一對非等位基因的效應,這種非等位基因間的相互作用方式稱為上位作用。
某一顯性基因對另一對顯性基因起遮蓋作用,并表現出自身所控制的形狀,這種基因被稱為顯性上位作用
一對基因顯性基因的表現受到另一對非等位基因的作用,這種非等位基因間的抑制或遮掩作用叫上位效應。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稱為上位基因,被抑制的基因稱為下位基因。
(1) 顯性上位:一對基因中的顯性基因阻礙了其他對基因的作用。
(2) 隱性上位:一對隱性基因對另一對基因起阻礙作用時叫隱性上位。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外显率&显性上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位运算符,&,|,>
- 下一篇: 身份证号的计算规则是怎样,如何校验一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