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志] 第55节 吴公子札巡访中原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生存志] 第55节 吴公子札巡访中原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 ? ? ? 吳公子札巡訪中原
? ? ? ??
? ? ? ? 公元前502年,晉國中軍帥“范氏”范宣子“士鞅”去世,晉國政壇高層換屆,齊景公攻取了位于山東聊城的晉國東部戰略要地“夷儀”。五年之后的公元前497年,晉國“趙氏”八代家主“趙鞅”因“遷邯鄲戶口入晉陽”一事殺了“邯鄲大夫趙午”,被“范氏”八代家主“范吉射”與“中行氏”七代家主“中行寅”起兵討伐。隨后六年中,在齊景公的支持下,“范氏”與“中行氏”兩家跟韓、趙、魏、智四家對抗。公元前491年邯鄲城被“趙氏”攻破,“范氏”與“中行氏”逃奔齊國,從此退出晉國政壇。
? ? ? ??
? ? ? ? “范氏”與“中行氏”的覆滅,晉國的太史“蔡史墨”早就有所預言。《左傳.魯昭公二十九年(-513年)》記載,『冬,晉趙鞅、荀寅帥師城汝濱,遂賦晉國一鼓鐵,以鑄刑鼎,著范宣子所為刑書焉』,晉國的趙鞅、荀寅帶兵在汝水岸邊筑城,向晉國百姓征收四百八十斤鐵鑄造刑鼎,并在鼎上刻錄范宣子制定的刑書。鄭國的“子產”早在公元前536年就鑄造了刑鼎,23年后晉國也有了自己的刑鼎。“蔡史墨”指出『中行寅為下卿,而干上令,擅作刑器,以為國法,是法奸也』,又指出“范氏”改變了晉文公四年,也就是公元前633年時確立的“三軍六卿制度”,所以這兩家必將覆滅。
? ? ? ??
? ? ? ? 孔子對晉國鑄刑鼎一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晉國很快就將滅亡,原因是『失其度矣』,法度已經喪失。孔子指出,晉國要是能夠『守唐叔之法度,以經緯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貴,貴是以能守其業。貴賤不愆』,這就叫作有法度。『文公是以作執秩之官,為被廬之法,以為盟主』,晉文公當年之所以能成為“諸侯盟主”,就是因為遵循這個法度。『今棄是度也,而為刑鼎,民在鼎矣,貴賤無序,何以為國』,現在晉國鑄造刑鼎,貴賤就要失去秩序,立國根基就會崩塌。不出孔子所料,他發表看法16年后的公元前497年,晉國六卿發生內訌。時年孔子54周歲,前一年他指揮了意圖削弱魯國“三桓”的“隳三都”行動,與“三桓”矛盾加劇。季桓子不想再用他,于是他離開魯國開始周游列國。周游列國的事情,47年前他的老師吳公子季札就已經干過。
? ? ? ??
? ? ? ? 公元前544年,時年32歲的吳公子季札周游列國,代表“吳國”進行國事巡回訪問。《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記載,地居江蘇的“吳國”與地居山西的“虞國”有著共同的先祖“吳太伯”,『武王克殷,封吳太伯后為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一吳,在夷蠻』。虞國在公元前655年被晉獻公“假途滅虢”時順手滅掉。虞國滅亡70年后,吳國國勢日益強盛,時任“吳子”壽夢便開始稱王。吳王“壽夢”于公元前585年去洛陽朝見“周簡王”,這是吳國建國以來第一次朝見周天子,也是第一次出使中原。
? ? ? ??
? ? ? ? 公元前584年,吳國攻打山東臨沂郯城的“郯國”,同年秋“夏姬”的最后一任丈夫“申公巫臣”受晉景公派遣,帶領三十輛楚國戰車到吳國做教練。公元前576年,吳國與魯、晉、齊、宋、衛、鄭等國在安徽滁州鳳陽的“鐘離”會盟,這是吳國第一次參加與中原諸侯之間的會盟。公元前561年,執政二十五年的壽夢去世,享年59歲。
? ? ? ??
? ? ? ? 『壽夢有子四人,長曰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眛,次曰季札』,季札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個兒子。公元前544年,『吳使季札聘於魯』,時任吳王,季札的二哥余祭派遣季札赴魯國進行國事訪問。季札來到魯國后,『請觀周樂』,請求欣賞周禮中的樂章。『為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周南、召南詩歌表現出民眾辛勤無怨。『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原殷商轄區邶、鄘、衛三國詩歌表現出民眾憂愁不困。『歌鄭。曰:“其細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鄭國詩歌表現出民生瑣碎困窮,季札覺得鄭國會最早滅亡。『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齊國詩歌表現出大國豪邁雄風。『歌豳。曰:“美哉,蕩蕩乎,樂而不淫”』,甘肅地區的詩歌表現出快樂方正。『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陜西地區的詩歌表現出廣大遼闊。『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寬,儉而易”』,山西地區的詩歌表現出宏偉簡樸。『歌唐。曰:“思深哉”』,河北地區的詩歌表現出思慮深遠。『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陳國的詩歌表現出治國無方。『自鄶以下,無譏焉』,對于曹國,鄶國這些小國的詩歌,季札就沒有再作評價。
? ? ? ??
? ? ? ? 季札又觀看了周禮中的舞蹈,當看到《陬簫》時說,『“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他認為這支舞包羅萬象,已經是登峰造極了。
? ? ? ??
? ? ? ? 季札出使魯國后,來到齊國,與齊國大夫晏子一見如故,他建議晏子交出封邑官職,以免為財所害。接著來到鄭國,與鄭國大夫子產一見如故,他預言子產必將執政,并建議子產要以“禮”治國。接著來到衛國,結識了許多衛國朋友,他認為『衛多君子,未有患也』。接著來到晉國,欣賞“六卿”中的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認為『晉國其萃於三家乎!』,晉國政權將要落到這三家。季札又給晉國大夫“叔向”忠告,『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將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於難』,讓叔向做人要懂得明哲保身,不要太過直率。
? ? ? ??
? ? ? ??
? ? ? ? 公元前502年,晉國中軍帥“范氏”范宣子“士鞅”去世,晉國政壇高層換屆,齊景公攻取了位于山東聊城的晉國東部戰略要地“夷儀”。五年之后的公元前497年,晉國“趙氏”八代家主“趙鞅”因“遷邯鄲戶口入晉陽”一事殺了“邯鄲大夫趙午”,被“范氏”八代家主“范吉射”與“中行氏”七代家主“中行寅”起兵討伐。隨后六年中,在齊景公的支持下,“范氏”與“中行氏”兩家跟韓、趙、魏、智四家對抗。公元前491年邯鄲城被“趙氏”攻破,“范氏”與“中行氏”逃奔齊國,從此退出晉國政壇。
? ? ? ??
? ? ? ? “范氏”與“中行氏”的覆滅,晉國的太史“蔡史墨”早就有所預言。《左傳.魯昭公二十九年(-513年)》記載,『冬,晉趙鞅、荀寅帥師城汝濱,遂賦晉國一鼓鐵,以鑄刑鼎,著范宣子所為刑書焉』,晉國的趙鞅、荀寅帶兵在汝水岸邊筑城,向晉國百姓征收四百八十斤鐵鑄造刑鼎,并在鼎上刻錄范宣子制定的刑書。鄭國的“子產”早在公元前536年就鑄造了刑鼎,23年后晉國也有了自己的刑鼎。“蔡史墨”指出『中行寅為下卿,而干上令,擅作刑器,以為國法,是法奸也』,又指出“范氏”改變了晉文公四年,也就是公元前633年時確立的“三軍六卿制度”,所以這兩家必將覆滅。
? ? ? ??
? ? ? ? 孔子對晉國鑄刑鼎一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晉國很快就將滅亡,原因是『失其度矣』,法度已經喪失。孔子指出,晉國要是能夠『守唐叔之法度,以經緯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貴,貴是以能守其業。貴賤不愆』,這就叫作有法度。『文公是以作執秩之官,為被廬之法,以為盟主』,晉文公當年之所以能成為“諸侯盟主”,就是因為遵循這個法度。『今棄是度也,而為刑鼎,民在鼎矣,貴賤無序,何以為國』,現在晉國鑄造刑鼎,貴賤就要失去秩序,立國根基就會崩塌。不出孔子所料,他發表看法16年后的公元前497年,晉國六卿發生內訌。時年孔子54周歲,前一年他指揮了意圖削弱魯國“三桓”的“隳三都”行動,與“三桓”矛盾加劇。季桓子不想再用他,于是他離開魯國開始周游列國。周游列國的事情,47年前他的老師吳公子季札就已經干過。
? ? ? ??
? ? ? ? 公元前544年,時年32歲的吳公子季札周游列國,代表“吳國”進行國事巡回訪問。《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記載,地居江蘇的“吳國”與地居山西的“虞國”有著共同的先祖“吳太伯”,『武王克殷,封吳太伯后為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一吳,在夷蠻』。虞國在公元前655年被晉獻公“假途滅虢”時順手滅掉。虞國滅亡70年后,吳國國勢日益強盛,時任“吳子”壽夢便開始稱王。吳王“壽夢”于公元前585年去洛陽朝見“周簡王”,這是吳國建國以來第一次朝見周天子,也是第一次出使中原。
? ? ? ??
? ? ? ? 公元前584年,吳國攻打山東臨沂郯城的“郯國”,同年秋“夏姬”的最后一任丈夫“申公巫臣”受晉景公派遣,帶領三十輛楚國戰車到吳國做教練。公元前576年,吳國與魯、晉、齊、宋、衛、鄭等國在安徽滁州鳳陽的“鐘離”會盟,這是吳國第一次參加與中原諸侯之間的會盟。公元前561年,執政二十五年的壽夢去世,享年59歲。
? ? ? ??
? ? ? ? 『壽夢有子四人,長曰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眛,次曰季札』,季札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個兒子。公元前544年,『吳使季札聘於魯』,時任吳王,季札的二哥余祭派遣季札赴魯國進行國事訪問。季札來到魯國后,『請觀周樂』,請求欣賞周禮中的樂章。『為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周南、召南詩歌表現出民眾辛勤無怨。『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原殷商轄區邶、鄘、衛三國詩歌表現出民眾憂愁不困。『歌鄭。曰:“其細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鄭國詩歌表現出民生瑣碎困窮,季札覺得鄭國會最早滅亡。『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齊國詩歌表現出大國豪邁雄風。『歌豳。曰:“美哉,蕩蕩乎,樂而不淫”』,甘肅地區的詩歌表現出快樂方正。『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陜西地區的詩歌表現出廣大遼闊。『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寬,儉而易”』,山西地區的詩歌表現出宏偉簡樸。『歌唐。曰:“思深哉”』,河北地區的詩歌表現出思慮深遠。『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陳國的詩歌表現出治國無方。『自鄶以下,無譏焉』,對于曹國,鄶國這些小國的詩歌,季札就沒有再作評價。
? ? ? ??
? ? ? ? 季札又觀看了周禮中的舞蹈,當看到《陬簫》時說,『“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他認為這支舞包羅萬象,已經是登峰造極了。
? ? ? ??
? ? ? ? 季札出使魯國后,來到齊國,與齊國大夫晏子一見如故,他建議晏子交出封邑官職,以免為財所害。接著來到鄭國,與鄭國大夫子產一見如故,他預言子產必將執政,并建議子產要以“禮”治國。接著來到衛國,結識了許多衛國朋友,他認為『衛多君子,未有患也』。接著來到晉國,欣賞“六卿”中的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認為『晉國其萃於三家乎!』,晉國政權將要落到這三家。季札又給晉國大夫“叔向”忠告,『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將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於難』,讓叔向做人要懂得明哲保身,不要太過直率。
? ? ? ??
? ? ? ? 季札賢明博學,精通音律,他『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對人事評價中肯,預言準確。季札54歲時,37歲的“伍子胥”逃出楚國,投奔了他大哥的兒子“公子光”,就是后來的吳王“闔閭”。他61歲時,“公子光”殺死了他三哥的兒子“吳王僚”。他70歲時的公元前506年,吳軍攻入楚國“郢都”。他于公元前484年以92歲高齡去世,他的侄孫吳王“夫差”于同一年殺了相國“伍子胥”。季札去世后,孔子為他書寫了十字墓碑。
本節到此結束,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生存志] 第55节 吴公子札巡访中原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携程,京东,4399静态页面总结
- 下一篇: 【机器学习】完整的机器学习项目演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