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今日腊月初一,古话“不怕初一晴,就怕初一淋”,下雨有啥说法?
原標題:今日臘月初一,古話“不怕初一晴,就怕初一淋”,下雨有啥說法?
不少朋友都聽過這樣一句民諺,“不怕初一晴,就怕初一淋”,意思是說,不害怕初一是晴天,但是卻害怕初一是雨天。
今天陽歷時間是1月11日,而農歷時間則是臘月初一,按照農歷的歷法來說,已經是今年的最后一個月了。
關于臘月初一當天晴天或雨天,民間也流傳著不少諺語。有朋友會問了,今日臘月初一晴天和雨天到底有啥說法?本篇內容,筆者就結合具體諺語,詳細說說這個問題,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臘月初一下,來年旱到夏”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指,如果臘月初一下雨了,到了來年的時候,降雨較少,可能會出現干旱的情況,一直能持續夏天。
大家都知道,諺語一般是從農耕社會流傳下來的,從農業生產的角度來說,以前農戶們種地,基本上無法進行人工灌溉澆水。
如果當年雨水多一些(不包含澇害),莊稼的產量可能就高一些,如果當年雨水較少,田間比較干旱的情況下,農作物無法正常生長,就會出現減產的情況,干旱特別嚴重的情況下,會造成絕收。
因此,按照“臘月初一下,來年旱到夏”的說法,臘月初一下雨了,來年會出現干旱,不利于田間莊稼的生長。再加上以前多數家庭都是以種地為生,當莊稼不豐收時,可能就要餓肚子了。因此,比較害怕臘月初一下雨。
“雨淋臘月頭,來年收成空”
這句農諺從字面意思很好解釋,如果臘月初一下雨了,預示著來年的莊稼可能沒有收成?!芭D月頭”指的就是臘月初一,“收成空”指的就是莊稼無產量,或者產量較低。
這句諺語所表達的含義,其實和上一句類似,如果結合上一句來說,臘月初一下雨了,預示著來年可能會出現干旱情況。
以小麥來舉例,進入來年3月,小麥開始返青期,到后續的拔節期、孕穗抽穗期、灌漿期等,這一系列的生育期內,小麥對于水分的需求明顯。如果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尤其是進入灌漿期后,就可能導致小麥籽粒不飽滿,秕粒增多,進而降低千粒重,造成減產,嚴重時絕收。
當莊稼沒有了產量,辛苦了一季,變成了“來年收成空”,人們也就害怕“雨淋臘月頭”了,也就是不希望看到臘月初一下雨。
“臘月初一是雨天,一百天內天不暖”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說,如果臘月初一當天下雨了,那么后續一百天內的時間,天氣都不會變得暖和。
這里的“一百天”并不一定特指100天,而是一個量化詞,意思是說,后續很長時間內(進入春天的時間),或呈現比較寒冷的天氣。
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來說,如果后續春節期間天氣比較寒冷,不利于外出,尤其是過年走親戚時,不希望遇到嚴寒的天氣(以前走親戚沒有汽車,基本上以步行、自行車居多)。
從農業生產的角度來說,如果到了春天溫度該回暖的時候,天氣溫度依然很低,一方面會延遲返青的時間,進而影響后續一系列的生長。另外一方面,春節出現嚴寒天氣,農作物很容易發生凍害,也會影響產量。
因此,單從“臘月初一是雨天,一百天內天不暖”這句諺語所表達的意思來看,也比較害怕臘月初一是下雨天。
“臘月初一晴,無棉也過冬”
這句諺語是從臘月初一晴天的角度來說,如果臘月初一是晴天的話,那么當年冬天期間,不用穿棉衣、蓋棉被等,也能夠過冬天了。
類似的諺語還有“臘月初一晴,單衣可過冬”,都是說臘月初一是晴天,當年冬天沒有那么寒冷。
從以前的社會來說,人們過冬沒有空調、暖氣等取暖設備,基本上都是靠棉衣、棉被取暖過冬。對于相對不富裕的家庭來說,遇到特別寒冷的冬季,可能棉衣、棉被都不夠家里人用,面臨著挨凍的情況。
如果當年冬天“無棉也能過冬”,免去了受凍之苦,也不用為棉衣、棉被而發愁了。因此,從這句諺語的意思來看,大家不害怕臘月初一是晴天。
綜合上述內容,進入臘月后,受氣候的影響,本身下雨就少??墒?,臘月初一出現了下雨天,按照農諺的說法,來年的年景不利于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對于以前處于農耕社會的人們來說,是比較害怕的。
不過,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種植技術的提高,臘月初一是晴天還是下雨天,好像對于來年莊稼的生長,影響沒有那么大了。
今日臘月初一,我們這里是晴天,沒有下雨,你們那里呢?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今日腊月初一,古话“不怕初一晴,就怕初一淋”,下雨有啥说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豆包县令》上映,蔡明苑琼丹多位明
- 下一篇: 重出江湖拍电视剧?85岁琼瑶阿姨回应: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