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南唐所向披靡的大将边镐为何被称为“边和尚”?
原標題:南唐所向披靡的大將邊鎬為何被稱為“邊和尚”?
說起南唐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千古詞帝李煜了,而對南唐的印象似乎也都是如李煜筆下的詩詞一樣,浸滿了江南的柔風細雨。內潤有余,外強不足。
而事實上南唐也有攻城略地的時代,其下名將輩出,今日要說的一位大將邊鎬就是如此。
邊鎬與五代時的一般只知道打打殺殺的武將不同,他是個讀書人,連多才如李璟都贊其“博雅”,喜歡邊鎬身上的才氣。
不僅有才,邊鎬行軍打仗也有一套。彼時南唐曾一度向外擴張,對周圍數地進兵,邊鎬也是連克州縣,聲威大振。
有才又有勇有謀的邊大將軍卻有一點令周圍人都無法理解,那就是他一直想出家當和尚。
從邊鎬還是少時就沒少動過這個念頭,甚至一度真的準備剃發修行,還好被其父拉住阻止,逼著去讀書從仕。不過喜歡鉆研佛法這份心,邊鎬是一直沒斷,連在外征戰也不例外。
南唐對南用兵時,邊鎬率軍攻下了建州。甫一克定就開榜安民,建廟禮佛,更為關鍵的是嚴厲約束手下,勿準濫殺無辜。一時百姓稱頌,皆呼邊鎬為“邊羅漢”。
其后邊鎬再克湘潭,同樣是嚴禁殺戮,安撫百姓,因此又得了個“邊菩薩”的美稱。在殺伐不斷的五代,大將邊鎬的所作所為,確實是難得的另類。
唐末五代,混戰不已,皇帝如走馬燈般換,你方唱罷我登場。社會風氣也是寵武貶文,武將逞兇,手無寸鐵的文人百姓成了待宰的魚肉。
兩軍交戰,每逢打下一座城,一方主將都是要縱兵搶掠一番,屠城也是屢見不鮮的事。甚至沒軍糧的時候,時常還要殺俘虜百姓填作糧草,喚作“兩腳羊”。
邊鎬身處五代,能做到約束手下兵士不去燒殺搶掠,給百姓多一份活路,的確配得上羅漢菩薩之稱。但是攻城之后,主政地方的邊鎬卻被百姓詬病起來。
原因還是因為邊鎬崇佛的習慣,每月多去拜僧禮佛,多于政務多有荒廢。于是邊鎬又有了第三個別號——“邊和尚”。
從邊羅漢到邊菩薩再到邊和尚,其實邊鎬一直沒變,喜歡鉆研佛法,因此待人也多以仁慈為要。雖然成了有些荒廢政務的邊和尚,但這份仁慈,對于五代亂世中的百姓,已是莫大的恩德。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南唐所向披靡的大将边镐为何被称为“边和尚”?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天境传说》角色强度排行榜2024
- 下一篇: 美国小学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阅读的?这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