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回答孩子:你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事是指什么?为啥目前 ...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如何回答孩子:你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事是指什么?为啥目前 ...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寶,你媽我小時候啊,本來以為過年是很開心的事。因為你媽我嘴皮子利索,舔狗功力八級。總是最討人喜歡的那個。但是無論是哪路偏心長輩多給了點壓歲錢,都得被你姥姥姥爺收走。美其名曰:這本來就是我們的錢,小孩子不該拿錢。你瞅,近期各路萌娃號的主題全是爹媽怎么坑孩子把壓歲錢騙來。也就是說這事不是個例。咋說呢,當我小時候發現我的拜年屬于白拜,是替我爸媽打白工的時候,我就拒絕拜年了。問就是我不想要紅包。你們大人的事大人自己解決,不要累我這個沒落到半點好處的中間商。我不稀罕要你家紅包,你家小孩也別來跟我家人要紅包。都散了吧。嗯,我小時候就是那么剛。你姥姥發現威逼利誘已經黔驢技窮的時候,為了錢包著想,也就主動提出一切從簡了。而過年,也變得索然無味。撐死年三十去吃個飯,初一就在自己家看書畫畫寫東西了。既然紅包和我無關,那去什么去。不是看在紅包的份上,誰愛對半生不熟沒準還見不得你好的親戚講吉祥話。對于紅包會被大人沒收的小孩來說,年有啥好過的。生你之前,我春聯都懶得貼。跟你爹蹲家打打游戲完事。看春聯就煩,就想到被你姥姥逼著寫大字的痛苦。所有的節日,最重要的是和喜歡的人重要的人在一起過。為啥我們這群人喜歡過圣誕節情人節?因為禮物確確實實是給我們的,家長不會收了去。我們自己組織的過節,里面不會有半生不熟不喜歡的人和人情。寶,你愛拜年就拜年,愛祝福誰就祝福誰。如果你覺得有人對你不禮貌,你可以選擇拒絕對方的逗弄。媽媽不勉強你和所有人搞好關系。爸爸媽媽相信你有足夠的能力管好你的錢,平衡好野心和實力。你可以和媽媽討論為什么要這樣分配你的錢。同理,你的時間也很寶貴,你也可以好好規劃你的時間,讓它變得更值錢。媽媽不希望你的童年里會有這些失落。你未來掙錢的機會多了去了。你生在我家,最重要的能力是掙錢和支配錢的能力。數學要好。算得清賬,才能管得好更多的錢。走,讓你爸再教教你,他可以心算三位數乘以三位數,超厲害的。分割線。今年我給我爸媽九千過節費,他們給我和我老公各發了兩千的紅包。我老公立刻又轉給我了。索然無味,早說,我轉五千完事。這是何必呢。感謝你看到這里,我年輕時迷茫時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長的姐姐在拉著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彎路。而現在,我想把我走過的彎路與逃過的彎路的經驗都告訴有緣的你。你發現了我,可能再熟一點會感慨為什么沒有早點發現我。公眾號:杜嘟嘟嘴很毒。每周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可以直接實操的戀愛相處干貨,一個一語中的的犀利吐槽。快來,置頂星標,就不會錯過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貨了!知乎干貨已獲贊200萬?,收藏80萬?。我希望在戀愛婚姻家庭上,能夠守護好善良的你!比心~
我是一個農村出生的80后,掐指一算30好幾的人了。說起小時候的過年,還是心里甜甜的感覺。為什么甜,不僅僅是有糖吃,還有媽媽給縫制的新衣裳,一年就這么一套,都是媽媽晚上煤油燈下熬出來的,滿滿的愛。上衣有兩個大口袋,正方形的,過年可以裝很多糖果和酸棗。有了新衣服,還有很多好吃的,這些也僅僅是過年才會出現的,所以一進臘月就開始盼過年。記憶里有一年老家堂屋的方桌上擺放了一個豬頭,那也是第一次看到被殺以后的豬頭,被收拾的干干凈凈,貌似是沐浴更衣后的圣物,供奉神靈祈求新年新氣象一切順心如意。當時的我一直很奇怪,心心念著這個豬頭什么時間吃呢?再之后我給媽媽搭把手一起蒸棗山,炸丸子,炸豆腐,蒸燜子,蒸粘糕等等,忙的不亦樂乎。到了大年初一,差不多凌晨2點多就開始起床了,起床吃餃子,今天的餃子有硬幣,誰吃到誰有福氣,被稱為這個家里最有福氣的人。可是每年的硬幣都被老爸吃到了,現在想想媽媽也許是想讓我們姐妹幾個多吃幾個餃子,以免飯點不到肚子就餓了。吃餃子放鞭炮,相鄰的三五村,誰家是第一個放鞭炮的就是最勤奮的人,新的一年交好運莊稼好收成。餃子下肚飽飽的就開始拜年了,第一站是去給主上的祖宗們磕頭,真的是雙膝下跪,然后再按照長輩們的輩分和年齡依次登門拜年,這個時候拜年是成幫結隊的,在村里的馬路上遇到了,也會道聲:過年好。雙膝下跪也就是給自己門上的爺爺奶奶,大爺大娘,叔叔嬸嬸們了,當然TA們也會趕緊從自家的糖果盒里抓上一大把放到我們的口袋里。拜年結束以后,小男生們喜歡撿鞭炮玩,女生們也就是烤火嘮嗑玩沙包,踢毽子,蹦來蹦去暖暖和和的。到了晚上看花燈,看舞獅,劃船,踩高蹺的表演,對了,還有看大戲,幕布電影,看電影的時候老爸老媽會把孩子們包的跟粽子似的。呵呵,那時候窮,那時候鄰里鄰外都窮,誰也不嫌棄誰,互幫互助,喜氣洋洋。現在家家有網,熱鬧的全在手機上,不再稀罕有肉吃有糖往口袋裝,一切都是日常該有的模樣,所以現在的年需要大家有更多的思考,可以加入DIY,自己寫春聯,自己剪窗花,自己的買個縫紉機縫縫補補來了創意年,讓孩子感受一下80年代的農村。呵呵,過年好!
最喜歡的事,是跟著外婆去她的娘家拜年。外婆的娘家跟咱們同一個小鎮,但位于東西兩個極,走起路來,還挺遠的,可能要一個小時多吧。現在的孩子可能會說,坐車不就行了。但那時可是八九十年代,家里有輛自行車已是稀奇。況且,跟在外婆后面可是我們十來個表兄弟姐妹一大隊人馬,一兩輛自行車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別覺得我們人多,外婆的娘家更是人丁興旺。外婆算是來自大戶人家,她爹有兩房妻妾,共生有九個孩子,正確來說是養活了九個孩子。我外婆排行第八,人稱八姑或八大姑。而她的兄弟姐妹們也是生有很多孩子,至少的也有三個,多則五六個,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外婆的娘家拜年是何等熱景象。人多,對于孩子而言,就是紅包多多啊,有什么比這更令人興奮的事呢。那一年跟外婆去了,在那邊拿的紅包相當于我紅包總量的一半。要是去不了,等于紅包大幅縮水。能不積極的去嗎拿紅包是其中一樂。外婆在娘家的人緣極好,大家左一口八姑,右一口八大姑,喊得可親熱了。雖然我只不過是過年才去一趟的平時也怕生的小客人,但尾隨在外婆的后面挨家挨戶地串門,我一點也不覺得局促不安,相反很鎮定地吃著他們專門為客人準備的應節食品。除了人很熱情外,外婆的娘家,怎么說呢,我覺得簡直是人間仙境。雖然他們住的房子比較簡陋,但在他們村道、巷子,門前屋后,到處種滿了嗇薇。春節的時候,正是嗇薇花開之時。在那花架子上,長著一樹一樹怒放的嗇薇花。我那時以為它們是玫瑰,但所認識的玫瑰花比它要碩大,而且玫瑰是熱烈地紅,而它則是小朵兒,且是粉紅色。但勝在花朵多而密。這讓我想起了后來長大之后見過的西歐的花墻、花院子。沒想到,小時候的農村里,我早已見識過這樣的美景。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外婆的七哥,也就是我的七大舅公的家。別人的家基本聚集在平地上,而七大舅公的房子是在他們后面的半山腰上。去他家,得沿著田而過,然后往上爬,在這小道的兩旁上,全是盛放的嗇薇。嗇薇墻一直延伸到七大舅公的房門前。他住的是上為黑瓦下是黃土磚的老房子。說實在,這種房子在南方的雨季或是臺風天是極不安全的。但是,在嗇薇花的襯托下,卻顯出了一種童話色彩來。如果夢里有一座房子,我想應該是七大舅公那樣子的。有一年,我掰了一根老嗇薇莖回家,把它插在泥土里,竟然真是生根長葉和開花了。每年春節前后,春風一吹,一樹的花就呼啦呼啦地開,惹得小伙伴們羨慕極了。可是,四年級那年家里拆了老房重建,那株嗇薇沒處安放,給建筑工人三下五除二地摧毀了。好不心疼啊!更令人婉惜的是,因為建房,哪怕是春節,家里仍是有許多雜事要做,忙到連跟著外婆去拜年的時間也沒有。隨后幾年,反正有各種事,我們都未能重溫小時候逛外婆娘家的喜悅。直到有一天外婆也不走動。因為她真的走不動了。她年紀越大,腿腳越是不麻利。走一個小時多的路是不可能的了。要是,她極想去,就讓舅舅騎車送她去,這樣我們是跟不了的。從此,我幾乎不曾去過。直到出來工作后有一年,外婆的一個侄子,也就是我的二大舅因為新房入火請我們去吃喜酒,時隔十幾二十年,我才重回兒時那個天堂般美好的地方。只可惜,當年美得心顫的嗇薇已了無蹤影。我還特意逛了一圈村子周圍,去尋覓夢里的嗇薇。然而,目之所及,是陌生的景致。當年那些老房子早已不在,取而代之是一幢幢的新房。七大舅公的房子,更是抹為平地了。而他本人也早已不在人世。好一陣的感慨。他家門前嗇薇小徑,也只能在夢中尋覓了。我的外婆也于去年離世。連一個陪我聊聊童年往事的人也沒有了。唉!所有的一切只能在回憶中追尋。
小時候最喜歡去爺爺奶奶家過年,一般放了寒假父母就把我送爺爺奶奶家去了。然后父母接著上班兒,等年三十再來。這十多天我可一點兒沒閑著,陪我奶奶上集市買年貨,選春聯和福字,我奶奶還會跟售貨員說:"快讓我大孫女看看有什么好的對聯,讓她挑一副!"臘月下半旬一直忙忙碌碌著:做肉圓,舂芝麻,包團子,包餃子,蒸包子……我給爺爺奶奶打打下手,有時候也跟小伙伴們一起玩游戲,比如"123木頭人",捉迷藏,跳牛皮筋等等。年三十除夕那天早上吃過早飯,奶奶拿了一些照片牌位出來供著,將事先準備好的酒菜端上桌,桌子下燒了一些紙錢,而后讓我磕頭,說這是"祭祖",讓祖宗先享用美食,保佑家族人丁興旺,健康長壽。簡單吃完午飯,就要準備下午"接灶"和年夜飯的工作。臘月二十三送過灶,已經給灶王爺吃過糕點糖果兒,接灶則在除夕下午,灶頭貼一張嶄新的灶王神像,歡歡喜喜把灶王爺接回來,案頭的糕點糖果兒依舊少不得。念叨念叨"上界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接灶算是差不多完成了。圖片來自百度百科晚飯前要去家門口放鞭炮,五百響,一千響都不拘。爺爺用個香煙嘴點爆竹,嘭!啪!嚇得我趕緊躲到里屋去。工作的爸爸媽媽此時基本也能過來了。帶點單位發的真空包裝鴨子鹵菜,帶點揚州富春速凍包子,大家一邊擺年夜飯一邊相互交談,很是開心。晚上一邊看春節晚會,一邊吃年飯,那會兒還是個21寸的熊貓電視。年飯上有魚有鴨,有肉有雞,之前做的各種肉圓子,包子,餃子也悉數登場。吃完年夜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給我發壓歲錢,一下子收了n個大紅包,全部壓在枕頭下。晚上十點多,我熬不住,就稀里糊涂睡著了。大約也沒等到電視里新年的鐘聲和《難忘今宵》。第二天一大早可以睡個小懶覺,起來吃奶奶包的芝麻餡大團子。吃一個就感覺撐住了。穿上新衣新鞋戴著新帽子,給爺爺奶奶作揖拜年。此時鄰居家小伙伴過來喊我一起出去拜年要年貨,所謂這項活動就是一群小孩像萬圣節要糖果一樣,挨家挨戶向人拜年,人家就會碰出一堆零食給孩子們。一般一個上午我能拎回兩大袋子年貨食物,最多的就是云片糕,牛軋糖,炒花生,炒瓜子,京棗和麻餅。小伙伴們紛紛比較誰領的年貨最多,誰就獲勝,至于吃不吃,那是另外一回事。這些應該算是小時候過年最有意思的事,但是后來小學畢業后,爺爺過世,過年就會把奶奶接過來。偶爾回去一趟,也沒有了昔日的熱鬧。再過幾年,奶奶也過世了。后來我們不再回去過年,一個是爺爺奶奶已經不在了,還有是很多熟悉的人都背井離鄉離開了,回去也沒有什么意思。所謂團聚,其實是看親人在哪里。有親人的地方,才會有團聚和年味。現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和孩子,想到自己童年那些回憶,逢年過節一定會帶孩子去探望爺爺奶奶或者太爺爺太奶奶,共享天倫。我知道,這在孩子的印象中將會是一段最幸福的時光,一輩子都難以忘記。@知乎親子
“爆竹聲聲辭舊歲,喜氣洋洋迎新年”此刻我這里已是煙花鞭炮齊鳴,慶祝新年啦,為禁煙花的小伙伴們也帶去這份祝福啦:虎年快樂!說起我小時候最喜歡的事,除了盼著穿新衣服,那就是玩鞭炮了適合小孩子玩得花樣還挺多的,有摔炮、劃炮、竄天猴、呲花等等摔炮,是安全系數最高的“炮”了,就是有時候會冷不丁嚇人一跳,這也是小孩子們最愛玩的招數了,偷偷扔一下,嚇一嚇小伙伴,現在的摔炮升級了,摔地上就會“爆”,我小時候的版本還得使勁摔一摔。圖源網絡,侵刪劃炮,是需要在盒子側面的砂紙上劃一劃才能點燃,聽到“呲啦”聲就馬上扔出去,動靜也不小,不過現在我還真沒買過了,不知道還有木有…就是這種類似火柴盒的盒子,用來劃竄天猴,又叫沖天炮,這個也是我最愛玩得“炮”,我會跟著我爸一起放,我們爺倆會放在瓶子里、插玉米剁里,還插過我媽養花的花盆里,也還舉著手放過。竄天猴的特色聲音呲花,現在叫仙女棒,近幾年過年期間總會有“仙女棒”的視頻熱門,也算得上是一種好玩的小煙花了。除了這些小孩子可以放心玩的,像雙響炮、煙花、長鞭炮,大人們都不會讓我們小孩子碰,即使是這樣,我們也總有辦法去玩。就這種長鞭,有時候會掛在長長竹竿上舉著,有時候鋪在地上一般我們會在白天的時候偷偷在燃過的長鞭炮里找一找沒燃過的小鞭炮,再集中一個一個得點,還一起比誰跑得快,要么就放在手里拿著,(注意危險??,勿模仿啊)我弟還真炸到過手,萬幸受傷不嚴重,有很多鞭炮事故就沒這么幸運了!一定要安全“玩火”啊!現在大部分城市都是禁鞭炮禁煙花的,包括很多十八線小縣城,除了人身安全問題,還有空氣污染、噪音污染、環境污染,還有引起火災的可能性。雖然沒有了親自點鞭炮放煙花的樂趣,還是可以用電子鞭炮來解解悶的!愿新的一年,大家虎虎生威,平安幸 虎!
我是一個農村出生的80后,掐指一算30好幾的人了。說起小時候的過年,還是心里甜甜的感覺。為什么甜,不僅僅是有糖吃,還有媽媽給縫制的新衣裳,一年就這么一套,都是媽媽晚上煤油燈下熬出來的,滿滿的愛。上衣有兩個大口袋,正方形的,過年可以裝很多糖果和酸棗。有了新衣服,還有很多好吃的,這些也僅僅是過年才會出現的,所以一進臘月就開始盼過年。記憶里有一年老家堂屋的方桌上擺放了一個豬頭,那也是第一次看到被殺以后的豬頭,被收拾的干干凈凈,貌似是沐浴更衣后的圣物,供奉神靈祈求新年新氣象一切順心如意。當時的我一直很奇怪,心心念著這個豬頭什么時間吃呢?再之后我給媽媽搭把手一起蒸棗山,炸丸子,炸豆腐,蒸燜子,蒸粘糕等等,忙的不亦樂乎。到了大年初一,差不多凌晨2點多就開始起床了,起床吃餃子,今天的餃子有硬幣,誰吃到誰有福氣,被稱為這個家里最有福氣的人。可是每年的硬幣都被老爸吃到了,現在想想媽媽也許是想讓我們姐妹幾個多吃幾個餃子,以免飯點不到肚子就餓了。吃餃子放鞭炮,相鄰的三五村,誰家是第一個放鞭炮的就是最勤奮的人,新的一年交好運莊稼好收成。餃子下肚飽飽的就開始拜年了,第一站是去給主上的祖宗們磕頭,真的是雙膝下跪,然后再按照長輩們的輩分和年齡依次登門拜年,這個時候拜年是成幫結隊的,在村里的馬路上遇到了,也會道聲:過年好。雙膝下跪也就是給自己門上的爺爺奶奶,大爺大娘,叔叔嬸嬸們了,當然TA們也會趕緊從自家的糖果盒里抓上一大把放到我們的口袋里。拜年結束以后,小男生們喜歡撿鞭炮玩,女生們也就是烤火嘮嗑玩沙包,踢毽子,蹦來蹦去暖暖和和的。到了晚上看花燈,看舞獅,劃船,踩高蹺的表演,對了,還有看大戲,幕布電影,看電影的時候老爸老媽會把孩子們包的跟粽子似的。呵呵,那時候窮,那時候鄰里鄰外都窮,誰也不嫌棄誰,互幫互助,喜氣洋洋。現在家家有網,熱鬧的全在手機上,不再稀罕有肉吃有糖往口袋裝,一切都是日常該有的模樣,所以現在的年需要大家有更多的思考,可以加入DIY,自己寫春聯,自己剪窗花,自己的買個縫紉機縫縫補補來了創意年,讓孩子感受一下80年代的農村。呵呵,過年好!
最喜歡的事,是跟著外婆去她的娘家拜年。外婆的娘家跟咱們同一個小鎮,但位于東西兩個極,走起路來,還挺遠的,可能要一個小時多吧。現在的孩子可能會說,坐車不就行了。但那時可是八九十年代,家里有輛自行車已是稀奇。況且,跟在外婆后面可是我們十來個表兄弟姐妹一大隊人馬,一兩輛自行車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別覺得我們人多,外婆的娘家更是人丁興旺。外婆算是來自大戶人家,她爹有兩房妻妾,共生有九個孩子,正確來說是養活了九個孩子。我外婆排行第八,人稱八姑或八大姑。而她的兄弟姐妹們也是生有很多孩子,至少的也有三個,多則五六個,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外婆的娘家拜年是何等熱景象。人多,對于孩子而言,就是紅包多多啊,有什么比這更令人興奮的事呢。那一年跟外婆去了,在那邊拿的紅包相當于我紅包總量的一半。要是去不了,等于紅包大幅縮水。能不積極的去嗎拿紅包是其中一樂。外婆在娘家的人緣極好,大家左一口八姑,右一口八大姑,喊得可親熱了。雖然我只不過是過年才去一趟的平時也怕生的小客人,但尾隨在外婆的后面挨家挨戶地串門,我一點也不覺得局促不安,相反很鎮定地吃著他們專門為客人準備的應節食品。除了人很熱情外,外婆的娘家,怎么說呢,我覺得簡直是人間仙境。雖然他們住的房子比較簡陋,但在他們村道、巷子,門前屋后,到處種滿了嗇薇。春節的時候,正是嗇薇花開之時。在那花架子上,長著一樹一樹怒放的嗇薇花。我那時以為它們是玫瑰,但所認識的玫瑰花比它要碩大,而且玫瑰是熱烈地紅,而它則是小朵兒,且是粉紅色。但勝在花朵多而密。這讓我想起了后來長大之后見過的西歐的花墻、花院子。沒想到,小時候的農村里,我早已見識過這樣的美景。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外婆的七哥,也就是我的七大舅公的家。別人的家基本聚集在平地上,而七大舅公的房子是在他們后面的半山腰上。去他家,得沿著田而過,然后往上爬,在這小道的兩旁上,全是盛放的嗇薇。嗇薇墻一直延伸到七大舅公的房門前。他住的是上為黑瓦下是黃土磚的老房子。說實在,這種房子在南方的雨季或是臺風天是極不安全的。但是,在嗇薇花的襯托下,卻顯出了一種童話色彩來。如果夢里有一座房子,我想應該是七大舅公那樣子的。有一年,我掰了一根老嗇薇莖回家,把它插在泥土里,竟然真是生根長葉和開花了。每年春節前后,春風一吹,一樹的花就呼啦呼啦地開,惹得小伙伴們羨慕極了。可是,四年級那年家里拆了老房重建,那株嗇薇沒處安放,給建筑工人三下五除二地摧毀了。好不心疼啊!更令人婉惜的是,因為建房,哪怕是春節,家里仍是有許多雜事要做,忙到連跟著外婆去拜年的時間也沒有。隨后幾年,反正有各種事,我們都未能重溫小時候逛外婆娘家的喜悅。直到有一天外婆也不走動。因為她真的走不動了。她年紀越大,腿腳越是不麻利。走一個小時多的路是不可能的了。要是,她極想去,就讓舅舅騎車送她去,這樣我們是跟不了的。從此,我幾乎不曾去過。直到出來工作后有一年,外婆的一個侄子,也就是我的二大舅因為新房入火請我們去吃喜酒,時隔十幾二十年,我才重回兒時那個天堂般美好的地方。只可惜,當年美得心顫的嗇薇已了無蹤影。我還特意逛了一圈村子周圍,去尋覓夢里的嗇薇。然而,目之所及,是陌生的景致。當年那些老房子早已不在,取而代之是一幢幢的新房。七大舅公的房子,更是抹為平地了。而他本人也早已不在人世。好一陣的感慨。他家門前嗇薇小徑,也只能在夢中尋覓了。我的外婆也于去年離世。連一個陪我聊聊童年往事的人也沒有了。唉!所有的一切只能在回憶中追尋。
小時候最喜歡去爺爺奶奶家過年,一般放了寒假父母就把我送爺爺奶奶家去了。然后父母接著上班兒,等年三十再來。這十多天我可一點兒沒閑著,陪我奶奶上集市買年貨,選春聯和福字,我奶奶還會跟售貨員說:"快讓我大孫女看看有什么好的對聯,讓她挑一副!"臘月下半旬一直忙忙碌碌著:做肉圓,舂芝麻,包團子,包餃子,蒸包子……我給爺爺奶奶打打下手,有時候也跟小伙伴們一起玩游戲,比如"123木頭人",捉迷藏,跳牛皮筋等等。年三十除夕那天早上吃過早飯,奶奶拿了一些照片牌位出來供著,將事先準備好的酒菜端上桌,桌子下燒了一些紙錢,而后讓我磕頭,說這是"祭祖",讓祖宗先享用美食,保佑家族人丁興旺,健康長壽。簡單吃完午飯,就要準備下午"接灶"和年夜飯的工作。臘月二十三送過灶,已經給灶王爺吃過糕點糖果兒,接灶則在除夕下午,灶頭貼一張嶄新的灶王神像,歡歡喜喜把灶王爺接回來,案頭的糕點糖果兒依舊少不得。念叨念叨"上界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接灶算是差不多完成了。圖片來自百度百科晚飯前要去家門口放鞭炮,五百響,一千響都不拘。爺爺用個香煙嘴點爆竹,嘭!啪!嚇得我趕緊躲到里屋去。工作的爸爸媽媽此時基本也能過來了。帶點單位發的真空包裝鴨子鹵菜,帶點揚州富春速凍包子,大家一邊擺年夜飯一邊相互交談,很是開心。晚上一邊看春節晚會,一邊吃年飯,那會兒還是個21寸的熊貓電視。年飯上有魚有鴨,有肉有雞,之前做的各種肉圓子,包子,餃子也悉數登場。吃完年夜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給我發壓歲錢,一下子收了n個大紅包,全部壓在枕頭下。晚上十點多,我熬不住,就稀里糊涂睡著了。大約也沒等到電視里新年的鐘聲和《難忘今宵》。第二天一大早可以睡個小懶覺,起來吃奶奶包的芝麻餡大團子。吃一個就感覺撐住了。穿上新衣新鞋戴著新帽子,給爺爺奶奶作揖拜年。此時鄰居家小伙伴過來喊我一起出去拜年要年貨,所謂這項活動就是一群小孩像萬圣節要糖果一樣,挨家挨戶向人拜年,人家就會碰出一堆零食給孩子們。一般一個上午我能拎回兩大袋子年貨食物,最多的就是云片糕,牛軋糖,炒花生,炒瓜子,京棗和麻餅。小伙伴們紛紛比較誰領的年貨最多,誰就獲勝,至于吃不吃,那是另外一回事。這些應該算是小時候過年最有意思的事,但是后來小學畢業后,爺爺過世,過年就會把奶奶接過來。偶爾回去一趟,也沒有了昔日的熱鬧。再過幾年,奶奶也過世了。后來我們不再回去過年,一個是爺爺奶奶已經不在了,還有是很多熟悉的人都背井離鄉離開了,回去也沒有什么意思。所謂團聚,其實是看親人在哪里。有親人的地方,才會有團聚和年味。現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和孩子,想到自己童年那些回憶,逢年過節一定會帶孩子去探望爺爺奶奶或者太爺爺太奶奶,共享天倫。我知道,這在孩子的印象中將會是一段最幸福的時光,一輩子都難以忘記。@知乎親子
“爆竹聲聲辭舊歲,喜氣洋洋迎新年”此刻我這里已是煙花鞭炮齊鳴,慶祝新年啦,為禁煙花的小伙伴們也帶去這份祝福啦:虎年快樂!說起我小時候最喜歡的事,除了盼著穿新衣服,那就是玩鞭炮了適合小孩子玩得花樣還挺多的,有摔炮、劃炮、竄天猴、呲花等等摔炮,是安全系數最高的“炮”了,就是有時候會冷不丁嚇人一跳,這也是小孩子們最愛玩的招數了,偷偷扔一下,嚇一嚇小伙伴,現在的摔炮升級了,摔地上就會“爆”,我小時候的版本還得使勁摔一摔。圖源網絡,侵刪劃炮,是需要在盒子側面的砂紙上劃一劃才能點燃,聽到“呲啦”聲就馬上扔出去,動靜也不小,不過現在我還真沒買過了,不知道還有木有…就是這種類似火柴盒的盒子,用來劃竄天猴,又叫沖天炮,這個也是我最愛玩得“炮”,我會跟著我爸一起放,我們爺倆會放在瓶子里、插玉米剁里,還插過我媽養花的花盆里,也還舉著手放過。竄天猴的特色聲音呲花,現在叫仙女棒,近幾年過年期間總會有“仙女棒”的視頻熱門,也算得上是一種好玩的小煙花了。除了這些小孩子可以放心玩的,像雙響炮、煙花、長鞭炮,大人們都不會讓我們小孩子碰,即使是這樣,我們也總有辦法去玩。就這種長鞭,有時候會掛在長長竹竿上舉著,有時候鋪在地上一般我們會在白天的時候偷偷在燃過的長鞭炮里找一找沒燃過的小鞭炮,再集中一個一個得點,還一起比誰跑得快,要么就放在手里拿著,(注意危險??,勿模仿啊)我弟還真炸到過手,萬幸受傷不嚴重,有很多鞭炮事故就沒這么幸運了!一定要安全“玩火”啊!現在大部分城市都是禁鞭炮禁煙花的,包括很多十八線小縣城,除了人身安全問題,還有空氣污染、噪音污染、環境污染,還有引起火災的可能性。雖然沒有了親自點鞭炮放煙花的樂趣,還是可以用電子鞭炮來解解悶的!愿新的一年,大家虎虎生威,平安幸 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如何回答孩子:你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事是指什么?为啥目前 ...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创新上架 Zen Air Plus TW
- 下一篇: 秘鲁“外星人遗体”鉴定结果出炉:人工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