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的区划调整,江苏省的第七大城市,为何有6个区县?
原標題:揚州市的區劃調整,江蘇省的第七大城市,為何有6個區縣?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于我國江蘇省各個城市經濟發展和區劃變遷的故事,例如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徐州市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江蘇省的揚州市,揚州市是江蘇省的重要城市,也是重要的歷史名城。揚州市常住人口400多萬人,合計下轄了6個區縣。那么,揚州市6個區縣的區劃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揚州市是江蘇省的歷史名城,也是重要的區域性城市。2022年,揚州市全年糧食總產287.62萬噸,豬牛羊禽肉產量15.68萬噸,禽蛋產量7.71萬噸,牛奶總產量2.22萬噸,水產品總產量41萬噸。
近年來,揚州市積極發展石化產業、船舶建造產業、日用品生產、玩具制造、高端裝備產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生物醫藥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等一系列產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產業鏈。
2022年,揚州市常住人口450多萬人,戶籍人口440多萬人。2022年,揚州市GDP總量超過了7000億,在江蘇省內排名第7位。如果對標內陸各省,已經超過了相當一部分省會城市。目前,揚州市下轄了6個區縣,分別是:邗江區、廣陵區、江都區、寶應縣、高郵縣級市、儀征縣級市。那么,揚州市6個區縣的區劃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揚州市是我國重要的歷史名城,也是明清兩朝重要的稅賦重地之一。在我國古代詩詞中,關于描寫揚州的詩詞,比比皆是,例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試問江南諸伴侶,誰似我,醉揚州……濯錦清江萬里流,云帆龍舸下揚州。北地雖夸上林苑,南京還有散花樓”等等。
我國行省制度起源于元朝,元朝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四川行省、甘肅行省等等。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在元朝行省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劃分。由于明朝擁有南北兩個都城,進而出現了南北直隸十三個省。其中,南直隸管理了江蘇、安徽、上海等大片地區。
我國很多省份的基本區劃,都是在明朝統治時期形成的,例如河南省、浙江省、江西省等等。17世紀中期,清朝逐步確立自己的統治以后,開始進一步調整各地的區劃。南直隸的地位下降,更名為江南省。江南省人口眾多、面積遼闊、經濟發達、水網密布,并不利于管理。
1667年,康熙皇帝在位的第6年,清朝撤銷了江南省,組建了江蘇省、安徽省。截止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時期,江蘇省的區劃框架,基本上穩定下來。當時,兩江總督在江寧府,江蘇巡撫在蘇州府。江蘇省形成了8個府、3個直隸州、1個直隸廳的區劃格局,分別是:江寧府、蘇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鎮江府、淮安府、揚州府、徐州府、太倉州、海州、通州、海門廳。
清朝統治時期,揚州府下轄了2個散州、6個縣,分別是:高郵州、泰州、江都縣、甘泉縣、儀征縣、興化縣、寶應縣、東臺縣,出現了“揚州八屬”的說法。1912年,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以后,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時期。江蘇省經濟發達,地理位置重要,各地軍閥相互爭奪,對江蘇各地的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
再加上水災、蝗災等一系列的自然災害,江蘇各地百姓們的日子很苦。一轉眼到了40年代末期,隨著大規模戰爭的基本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后重建、發展經濟的階段。由于實際管理的需要,江蘇省被臨時撤銷,組建了蘇北行署區、蘇南行署區。行署區屬于40年代末期的臨時性區劃,對標了各個省。
40年代末期,除了2個行署區之外,我國還組建了皖北行署區、陜北行署區、旅大行署區等一系列的行署區。過分復雜的區劃,不利于管理和經濟建設。1952年,蘇南、蘇北行署區合并,重新組建了江蘇省。泰州專區組建以后,下轄了2個縣級市、9個縣,分別是:泰州市、揚州市、泰縣、泰興縣、靖江縣、江都縣、高郵縣、寶應縣、興化縣、六合縣、儀征縣。
1953年,泰州專區的行署機構,遷移到了揚州縣級市,泰州專區更名為揚州專區。1956年,揚州專區的江都縣拆分為江都縣、邗江縣兩個縣。1960年,揚州專區在高郵縣、寶應縣等地部分鄉鎮的基礎上,組建了金湖縣。歷經這一輪區劃調整以后,揚州專區的區劃框架,調整為2個縣級市、11個縣。
1966年,江蘇省組建了六合專區以后,揚州專區的儀征縣、六合縣、金湖縣等地,劃入了六合專區管理。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更名為地區,揚州專區、六合專區更名為地區。1971年年,出于實際管理的需要,六合地區被撤銷,儀征縣、六合縣,重新劃入了揚州地區管理。
70年代,南京市的管轄范圍有限,基本上只管理了市區。很多重要項目和工程的進一步推進,都面臨空間不足的問題。為了擴大南京市的管轄范圍,進一步增強南京市的綜合實力,1975年,揚州專區的六合縣,劃入了南京市管理。70年代末期,我國經濟進入了持續高速發展時期。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江蘇省下轄的地區,陸續進行了一系列的區劃調整。
1983年,揚州地區被撤銷,組建了揚州地級市。揚州縣級市被撤銷,組建了廣陵區、郊區。加上外圍的泰州縣級市、江都縣、邗江縣、泰縣、高郵縣、靖江縣、寶應縣、泰興縣、興化縣、儀征縣,形成了12個區縣的區劃框架。
隨著揚州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在八九十年代,揚州市下轄的儀征縣、興化縣、高郵縣、泰興縣、靖江縣、江都縣、泰縣等7個縣被陸續撤銷,先后組建了縣級市。出于區域發展的全盤需要,1996年,江蘇省組建了泰州地級市。揚州市原本下轄的泰興縣級市、姜堰縣級市、靖江縣級市、興化縣級市等地,劃入了泰州地級市管理。
截至90年代后期,揚州市的區劃框架,調整為2個區、2個縣、3個縣級市,分別是:廣陵區、郊區、寶應縣、邗江縣、儀征縣級市、高郵縣級市、江都縣級市,合計7個區縣。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揚州市的崛起,城區面積進一步擴大,城市人口進一步增加。
2000年,邗江縣被撤銷,組建了邗江區。2002年,揚州市郊區更名為維揚區。2011年,江都縣級市被撤銷,組建了江都區。同時,維揚區被撤銷,并入了周邊2個區。截至2011年,揚州市6個區縣的區劃框架,徹底形成。
出于經濟發展的綜合考慮,進入21世紀以后,揚州市陸續組建了高新區、經開區、揚州新區等幾個新區。這幾個新區屬于功能型新區,一般不會計算在內。
關于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扬州市的区划调整,江苏省的第七大城市,为何有6个区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和我国建交、断交、又建交!世界第三
- 下一篇: 原创:一个引起恐慌的好色帝王,凭什么是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