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报行情
?
關于年報行情,今天我提供大家一個思路,這個思路更多的注重于投機,我們的市場畢竟是一個以投機為主導的市場。我個人認為,就算是價值投資者,也完全可以適當的進行投機,何況我不是一個純粹的價值投資者。嚴格說,我就是個價值投機者。所以,我的投資理念其實就是靈活而不是固執。我的那個《投資三部曲》就已經充分的說明了我的投資理念。只不過是因為我不適合做短線,所以就沒能力避免市場的波動而已。
當然,今天我也不是提倡做短線,一般來說,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在牛市,做短線的效益會低于捂股不動的,因為做短線的失誤太多。所以,就有了“炒家不如捂家”的說法。在我認為,這個想法與道兄基本上是一致的,做短線是天才們的事,而不是吾等老百姓的事。
呵呵,有人認為我由于這一次的大幅度下跌引起思維混亂了,所以就在此說一句題外話,從道理來說,一個股市的成功者,應該是首先從價值投資開始,等待著積累了一定的市場感覺以后,再適當的進行一定的波段操作(根據個人的能耐決定波段的大小頻率,能力差一點的,那么波段就大一點,頻率就低一點;能力高一點的,那么就可以波段小一點,頻率高一點;假如是天才級別的人物,那么就應該和和尚(DKD)一樣做短線;假如沒能力,那么死捂就行了。我的那個實驗帳戶的實踐證明,死捂的效益也是很不錯的。),價值投資為本,波段操作為末,屬于錦上添花之舉。
但是,我們市場的參與者99%以上(呵呵,包括我自己)是反過來的,大多數人在進行著舍本求末的行為,大家都是從技術性操作開始,在吃夠了苦頭以后慢慢的轉向價值投資之路。也有兩種人(一是天才,二是頑固不化的),一直應用著技術性操作。我就屬于那種吃夠了苦頭以后轉向價值投資之路的人,因為我已經花錢交夠了學費。
新朋友們,你們是不是也準備交夠了學費再說呢?
?
言歸正傳,我國的股市有一個特殊的現象,我不知道西方成熟市場是不是如此的?就是往往在年底的時候比較低,新年以后往往就會有個炒作的高潮,所以就有了冬播春收(春夏之間)的說法。這個現象應該說與年底的機構結帳有關,也與每年的考核有關,與年報的公布有關,與股票市盈率的排序有關,這就是所謂的年報行情。所以,機構往往會在四季度通過分析研究三季度的財務報告,預測當年公司的業績情況,在年底進行布局,在年報公布前后拉升賣出。在此期間,市盈率比較低的,特別是第四季度的業績增長比較高的個股往往就能獲得更多的資金介入,所以在走勢上的反應也會強一點。其實,這就是主力資金利用了人們的價值投資的理念,認為市盈率比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就大一點,主力資金退出的時候也比較方便一點。所以,在公布了高業績的股票往往會在年報公布以后并不走出強勁的走勢,其原因就是公布前期的上漲,在公布以后主力資金的退出造成的。
所以,一般來說,在4、5月份,同行業的市盈率相差不會太多,但在年底的時候,彼此之間的市盈率差距就會加大,慢慢的按照那個動態市盈率來平衡。
所以,在年中,一般走強的是具有成長性的品種,以及更多的題材炒作。
在年報行情中,未來業績增長的因素將會有所弱化(未來的成長性炒作將是在年報、一季度財務報告公布以后年中的事情),主力資金更注重于送股題材及市盈率高低排序。當然,這個市盈率的高低主要的是在同行業之間的比較。
在年報行情中最容易走強的品種主要的有三個方面。
1,送股題材。
2,第四季度業績同比、環比的高增長,超過大多數人預測的增長。
3,行業內市盈率排序。
至于說公司是否送股,我的感覺主要的原因在于主力資金的介入程度及主力資金的偏好。也就是說,不是因為上市公司需要股價走強而送股,而是因為主力資金的深度介入而送股。換一句話說,股價不是因為送股而走強,是因為主力資金的深度介入而走強,目的是為了順利的兌現利潤。也可以那樣說,大多數的送股是散戶的絞肉機。今年最為典型的就是歲寶熱電。呵呵,扯遠了。
所以,有興趣的朋友就可以適當的開始布局年報行情,在三季度報告的基礎上尋找四季度大幅度增長的公司,尋找07年市盈率相對比較低的品種。在銀行股,就尋找40倍以下的品種,在鋼鐵股就尋找20倍以下的品種,在高速公路尋找20倍以下的品種,在電力股尋找25倍左右的品種。就可以適當的介入。
考慮再三,我今天還是就說一下今天買進的品種,今天我買進了二個鋼鐵股,萊鋼股份與杭鋼股份。
賣出原則:短線,最長在年報前后賣出,最短持有一個星期。
買進原因:市盈率比較低,投機一下年報行情。
買進目的:爭取增加10%的民生股票。
?
友情提示:我的短線水平出奇的臭,成功率相當低,我只不過是想玩玩而已,準備模仿的朋友請謹慎。當然,假如你套進去了就請別罵我,假如賺錢了你就偷偷的樂吧,沒必要分給我一點。
?
總結
- 上一篇: 【图片新闻】美国海军正在全力打造一支无人
- 下一篇: matlab生成任意波形发生器(A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