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ut的由来
原文
linux c/c++ a.out的由來
用過linux的都知道,在linux下編譯鏈接程序,如果不加-o參數,生成的binary代碼的名字都是默認的a.out。一不小心,a.out還會覆蓋上次其他code生成的binary代碼。
a.out是”assembler output”的縮寫格式,代表匯編程序輸出。在較早版本的類unix系統中,a.out是一種輸出格式,用于可執(zhí)行文件,目標文件和共享庫。早期的 PDP-7系統上沒有鏈接器,程序的創(chuàng)建過程是先把所有源文件連接成一個文件,然后進行匯編,產生的匯編程序保存在a.out中。這樣a.out是名副其實的匯編輸出,但到PDP-11之后,人們?yōu)槠渚帉懥随溄悠?#xff0c;程序的創(chuàng)建是先編譯然后鏈接輸出保存到a.out中,這時a.out其實已經是鏈接輸出了,但輸出的可執(zhí)行文件仍然延續(xù)這個命名習慣。
Unix中的可執(zhí)行文件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加上標簽,這樣便于系統確認它們的屬性。普遍采用的方式是使用獨特的數字,這些數字也被稱為“神秘”數字。一個例子是,Unix文件系統中的superblock就是用下面的數字做標簽:
define FS_MAGIC 0x011954
而這個神秘數字是Berkeley fast文件系統的作者Kirk McKusick的生日。a.out文件中的神秘數字是0407。0407是PDP-11的一條無條件轉移指令的二進制編碼,這個數字會讓執(zhí)行器跳過 a.out頭文件,進入程序的第一個真正的可執(zhí)行指令。PDP-11是當時最正統的Unix機器,在a.out要規(guī)定神秘數字時,0407就被選擇。
后來,因為構建a.out的復雜性,a.out格式被現在普遍使用的ELF格式所替代,但輸出文件名仍舊是a.out。現在我們看到的a.out只是一個可執(zhí)行文件,而不再是文件格式。ELF可執(zhí)行文件的第一個字節(jié)是八進制177也就是16進制的7F,緊跟其后的2,3,4字節(jié)是ELF三個字母。你可以輸入od -c a.out | head查看一下。
總結
- 上一篇: 马云收购UC你,至于到底是谁宣战
- 下一篇: 传呼机兴衰史:服务中国2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