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学区房楼市,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0是很魔幻的一年,不管怎樣今年已接近尾聲,有一些想跟大家聊的。
?
目錄:
- 學區公眾號
- 學區查詢工具
- 2020學區市場
- 買學區房的一些思路
?
#學區公眾號#
2020年下半年做了個學區公眾號:「學校字典」。把過去的一些儲備逐漸分享給大家,盡量讓家長朋友們少走彎路。
?
#學區查詢工具#
2020年底上線了一個學校查詢工具:「學校字典」。能在線查詢全上海800+所公辦小學的劃片范圍。如下圖↓↓
也能通過樓盤查詢對口的小學。
另外還有「診斷」功能,通過輸入家庭基本情況和需求,能大致了解到適合的學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
?
?
這個工具是我2016年就一直在籌備的,就希望上海的老百姓,能用上這么一個隨時隨地、直觀查詢學區的地圖工具。當然,此項工作可以說是城市基礎設施,其工作量極大,我們動用了無法統計的人力物力財力,磕磕絆絆,終于上線了。肯定會有不少遺漏或問題,大家多多包涵,歡迎給我們提意見建議。感謝!
查詢渠道:若下圖二維碼無法識別,可以通過關注公眾號「學校字典」,點擊底欄「查對口」或「找學?!拱粹o皆可。
http://mxuexiao.dooioo.com/?(二維碼自動識別)
?
#2020學區市場#
2020年學區政策發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變化(估計很多讀者都非常了解了,若想交流更多,可以去我知乎號了解)。
總結成八個字——公民同招、民辦搖號。
簡單幾個字,影響著公辦民辦的教育格局。
?
上海灘長久以來,都是公、民辦失衡的狀態,民辦碾壓公辦已是世人皆知,造成過去這種格局的主要原因至少包含:
①、民辦可以先錄取;②、民辦可以篩選生源。
另外,民辦還有師資優勢,和超前教學內容。
今年年初的政策就是“蛇打七寸”,「公民同招」取締了民辦先錄的制度優勢,「民辦搖號」取締了民辦篩選生源的先天優勢。
?
因此,家長朋友的選擇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①、公辦保底+搏民辦的思路,基本行不通
②、小升初時,搏民辦初中的思路,也被迫換賽道
③、選擇公辦學區房,尤其小初雙學區,成為主流
④、若在讀小學,正籌備初中學區房,或尋求小學轉學的可能
?
父母的這種焦慮和擔憂,也反映在了今年的學區房市場上。
?
?
上圖中的數據是截止至2020年11月的。
從成交量來看,整體市場成交量上浮了31%,而學區上浮了37%,雙學區44%;
從成交價來看,整體市場成交價上浮了5.4%,而學區上浮了8.7%,雙學區7.3%。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學區包含了傳統的單學區(即初中一般的小學學區),也包含了雙學區。
?
單純從數據上來看 ,2020無疑是比較瘋狂的一年,這種瘋狂還體現在另一個數據維度上——學區房成交占比,即市場上每成交100套二手房,會有多少套學區。
?
上圖中呈現的是過去三年學區房的成交占比,18年還只有15%,19年到17%,20年就到了21%,即市場上每成交100套,就有21套具備學區屬性。這里的增量一部分來自于初中學區房,更多的就是學區房的市場熱度與日俱增。
這個數據一方面反映的是市場熱度,另一方面反映的就是資源情況。
我們來看行政區的這個數據,會更加明顯。
?
?
徐匯區36%,就意味著在徐匯整個行政區的市場交易量中,學區資源更甚。
虹口排第二,主要是因為虹口分母小,整體交易量相對其他區少一些。
黃浦也是屬于教育資源豐富的區域,靜安、楊浦都是教育重區,而浦東占比較低,主要還是因為浦東太大,市場整體交易量就很高。
?
在宏觀數據背后,我們發現兩組微觀的數據,也體現了市場的一些特點。
首先來看下成交量漲幅非常明顯的兩個案例。
?
?
復旦二附,相較19年漲幅354%,作為重組的九年制學校復旦二附,雖說其初中部暫沒有地段生,不過家長們已經迫不及待想先下手了。
而另一所漲幅明顯的學校靜教院,也是一所九年制公辦校,甚至海防村小戶型的單價已經破20萬/平了。
新政策背景下,優質九年制是天然的雙學區,可以說是異軍突起。
?
而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優質的單學區仍然有市場。
?
?
這是明珠A過去三年的逐月交易量,我們看到18、19年,3-6月是當年交易高峰期,而20年的同期仍處于市場低谷。
要知道上海整體樓市,從20年3月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以來,樓市迎來了小陽春,但明珠A此時增長乏力。
20年3月下旬新政落地后,也有不少關注明珠的家長來詢問,明珠這種強小學+弱初中的組合是否值得入手。
從市場后續的反饋來看,7-9月成交量基本回到了歷史高位。這里到底發生了什么?
?
期間有比較明顯的家長心態的博弈。
?
隨著新政落地,首先漲的是典型的雙學區,如福外+建平西,可以說量價齊飛。
這樣的組合或多或少擠壓了明珠的市場,甚至持有明珠學區房的家長也有考慮置換的。
?
而,隨著市場逐漸趨于理性,部分家長開始思考的更長遠。
我們要知道,明珠這種強小學+弱初中的組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眾所周知,在過去明珠的畢業生大部分都有擇校能力,即考取優質的民辦初中,如華育、復旦蘭生。
導致其對口的公辦初中東昌南優質生源流失。
今年民辦搖號后,明珠的畢業生要么直升東昌南,要么置換初中學區。不管怎樣,站在東昌南的角度,生源比之前更優幾乎是既定事實。
也就意味著,在現在的政策背景下,強小學可能能牽引弱初中往上走。
另外,還有一個更長遠的考慮,就要說到「中考改革」了。
?
一句話,中考改革就是雞頭&鳳尾的博弈。
?
當下中考的政策是以自主招生為主,即高中自主選拔所要的學生。
未來改革改的就是升學方式,降低自招的比例,更多名額到區、名額到校。
?
舉個例子:若A、B兩個初中,A強B弱,兩校分配到的重點高中名額比例一樣,那么顯然A的學生壓力更大,校內競爭更激烈。
這是在中考改革細則政策未落地之前,我們簡單的邏輯推導。
因此,明珠這種組合長遠來看,也是有它的空間,就看家長如何取舍了。
?
其實,我們去看很多已發布的政策,以及未來可能執行的政策,我們能發現一個背后的大原則——均衡化發展。
?
?
只不過不同時期,均衡發展的天平兩端主體不同。
公辦、民辦的均衡——公民同招;
擇校、不擇校的均衡——民辦搖號、多校劃片;
雞頭、鳳尾的均衡——中考改革;
稀缺性、家門口的均衡——學區化/集團化(集團化辦學的口號即是“家門口的好學校”)。
?
這里提到「多校劃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下我在知乎的問題《如何看待教育部提出的「多校劃片」政策?學區房真的白買了嗎?》里的回答:
目錄如下:
1、什么是多校劃片 2、試行區域情況怎樣 3、多校劃片的政策背景 4、上海全面跟進的可能性 5、多校劃片的購房思路
?
如何看待教育部提出的「多校劃片」政策?學區房真的白買了嗎??www.zhihu.com
?
多校劃片確實會帶來一些不確定性,不過當我們站在更底層的視角來看,會發現很多的不確定性,其實都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核心矛盾。
什么意思?我們來看看「學區房」這個畸形產物的核心矛盾是什么。
?
?
上圖是優質教育資源各個維度的占比情況。
優質校占比18%,即:所有優質的公辦小學+民辦小學學校數量之和除以總校數。
招生人數占比23%,即:這些優質校的招生人數之和除以總招生人數。
房屋數占比17%,即:優質公辦小學所對口的住宅戶數之和除以上海總戶數。
(以上數據,我17年做過一次,在原回答中有,現在占比數據比之前多一些)
?
我們重點看「招生人數」占比,23%,即意味著,無論如何,都有77%的小孩享受不到優質教育資源。
通過這個數據,我們可以說,上海的優質教育資源是很稀缺的,而作為經濟中心的上海,家長對于下一代教育的需求顯然是非常旺盛的。
因此,學區房的核心矛盾是供需矛盾。
清晰地認識到這個問題后,我們再來看那些不確定性,以及未來可能執行的政策。
?
若沒有改變這個比例的分子或分母,那么對學區房就不會有本質的緩解。
站在這個立場再來看多校劃片,就會發現其改變的是分配規則,而沒有讓分子變大或變小。
什么政策改變了這個比例呢?
集團化辦學,至少出發點是讓分子變多,即讓優質校變多。
同時,我們要清醒的知道,育人本就不是立竿見影的事,集團化辦學也是同理。
不過至少,我們在正確的解題思路上。
?
---
?
#買學區房的一些思路#
?
以上聊的更多的是宏觀思考。
下面跟大家聊聊,我們這段時間接觸了成百上千家長朋友后,總結出來的一些選擇學區房的經驗。
?
?
【擇區-擇校-擇房】
買學區房和買其他房有個最大的區別,小孩上學。
很多家長的需求大概是:以現有的家庭情況(戶口、預算等),在某個范圍內,能買到的最靠譜的學區。
這就對傳統的經紀服務提出了巨大的考驗,傳統的經紀人是以門店為單位,方圓2km為作業范圍,能力強的能做到5km。
而家長的需求往往遠超單個門店的作業范圍,這就天然存在著客戶需求和服務者能力的錯位。
客戶需要不斷地找不同區域的經紀人“試錯”、“自學”,從而降低決策風險。
?
插個話題《買房者的聲音,如何被聽到?》
?
大余:當我們在談買房時,我們在談什么??zhuanlan.zhihu.com
關于這個服務錯位,我的一些想法。
?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從擇區-擇校-擇房的邏輯,來逐漸鎖定適合的學區房。
?
首先是擇區。
前面聊過雙學區是很多家長的首選,那么小升初就很重要。
而上海小升初分兩種:學籍對口、戶籍對口。
?
?
學籍對口:即小學對口初中,初中認小學學籍。
戶籍對口:即戶籍對口初中,初中認地段戶籍。
?
我們不難發現,戶籍對口的區域是可以中途變更的,因此,單初中學區房的概念,只存在于戶籍對口的區域。
而學籍對口的區域,若不在此上小學,那么要升初中,是極難的,優質初中基本統籌。
?
另外,上圖中的對應關系,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普遍市中心采用的學籍對口,郊區戶籍對口。
(這里額外說明下浦東,由于浦東面積太大,大部分區域在郊區,目前是戶籍對口)
?
一定有家長朋友考慮過這個問題,我買了黃浦的學區房,既然黃浦小升初是學籍對口,那我上到1年級,就把房產賣掉,理論上是可以正常小升初的,但會不會哪天黃浦不是學籍對口了,而采用戶籍對口,可能性有多大?
坦白說,一開始我面對這個問題,也是一臉懵的。
?
我找不少人聊過這個現象,為什么如此有規律,一定是有某種內在的邏輯關聯。
通過萬物利益驅動的原則,我認為有一個說法是非常有說服力的,分享給大家。
?
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其核心是穩定發展,而發展離不開GDP、離不開人才、離不開招商引資。
市中心有其天然優勢——地段,黃浦基本不需要擔心沒人來消費、買房、工作、娛樂,外灘要擔心的是秩序。
因此,市中心的升學方式采用學籍對口,能讓選擇該區域的家庭,一待就是九年,穩定。
?
而郊區沒有了地段優勢,為了能讓更多人選擇在這里消費、買房、工作、娛樂,除了交通,教育資源也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郊區的升學方式采用戶籍對口,能讓更多家庭有了重新選擇初中四年的機會,這也是一種吸引人才的方式。
?
* 以上僅為邏輯推測。筆者認為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如黃浦這樣的市中心區域,從學籍對口變成戶籍對口的概率較小。
?
如此,已上小學,想換初中的家長,兩種方式:
①、小學階段轉學到目標區域
轉學主要看目標校是否有空余名額,一般情況下優質??赡苄詷O小,另一種思路,可以嘗試轉學至弱小學+強初中的組合,難度相對小一點。
②、準備戶籍對口區域的初中學區房
?
暫未上小學的家長,如何擇區呢?
這里要從高中說起。
?
高考是絕大部分學生繞不開的命題,家長都希望孩子能上到一所優質的高中。
那上海的高中大概什么情況,我們了解下。
?
?
這是2020年一本率≥80%的高中。
我們要知道,高中錄取的生源分為本區和外區,除四校及其分校是委屬市重點外(即不隸屬于任何行政區),其他市重點高中在本區的招生名額占比超過一半(中考改革后約70%),區重點基本只招本區的畢業生。
因此,各個區域的高中資源豐富度直接影響該區域的升學情況。
我們把各區除四校外的市重點招生人數做了匯總,然后除以該區域的中考人數,得到本區的市重點錄取率,形成一個坐標軸。
橫軸是市重點招生人數,越往右說明高中資源越豐富;
縱軸是市重點錄取率,越往上說明錄取率越高,即競爭壓力越小。
?
?
我們看到,從資源豐富度來講(橫軸),浦東、靜安、徐匯、閔行、黃浦的高中資源是更多的。
從競爭環境來看(縱軸),靜安、黃浦、虹口、青浦屬于競爭壓力相對小一些的。
* 青浦由于中考人數相對較少,而市重點有青浦高級中學、朱家角中學,使得市重點錄取率較高。
由于數據相差較大,這個坐標軸僅建議參考相對位置,絕對位置不精確,請知悉。
主要給大家提供一個擇區的思路。
?
我們常說,黃浦靜安倡導快樂教育,是有其資本的,資源多人少,快樂的起來。
而浦東、閔行就屬于人口大區,雖說資源也不少,但人更多,競爭就激烈了。
具體有多少人呢?
?
?
上圖是各區中考的人數,浦東近2萬人,是靜安、黃浦、虹口的4-7倍。
?
說到這,很多人就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那還比什么,直接選靜安、黃浦、虹口就行了。
其實看完「率」,還需要看「值」。市重點學校也有差別,有一本率90%以上的,也有30%的。
所以,我們還需要了解下各區域重點高中的「值」。
?
?
?
這里呈現的是部分區域重點高中的一本率情況。
?
徐匯、浦東放在最前面,主要是因為學校確實多,而且不乏頂尖學校(即便把四校遮住,仍十分耀眼。另,插一個細節,雖說四校之首的上中是委屬市重點,但卻有40+個名額給了徐匯區)。
對比靜安、黃浦、虹口,不難發現徐匯、浦東的優勢,優質高中多且結構完善,即頂尖、頭部、腰部、尾部高中皆有。
而靜安、黃浦、虹口缺頂尖,尤其虹口還缺頭部。
?
因此,區域的選擇,其實就是取舍和博弈。
若想競爭不那么激烈,倡導快樂教育,可以選擇壓力小的區域,如靜安、黃浦、虹口等;
若倡導高壓出成績,沖頂尖學校,可以選擇資源更豐富的區域,如徐匯、浦東、閔行等。
?
* 延伸閱讀,《上海四校,哪個區更好考?》
?
大余:上海四校,哪個區更好考??zhuanlan.zhihu.com
?
選擇了區域之后,就是擇校。
現在很多優質校很熱門,導致買了學區房,未來上學也可能存在一定風險。
那么如果最大限度地了解和降低風險呢?
?
我們提供一種對比風險的思路,核心還是供需。
我們采用了兩個指數:學校熱度、入學緊張度來做對比。
學校熱度=市場成交量/總戶數
入學緊張度=市場成交量/招生人數
?
如上圖所示,雙高的區域是需要高度預警的,代表學校熱度很高,且入學緊張度很高。
適中的區域屬于市場交易量相對低的區域。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坐標并不代表高度預警的區域就不能買,也不代表適中的區域買了就一定能上。
這里只是提供一種對比風險的觀察角度,具體還需要看家庭的實際情況,如小孩年齡、戶口情況、預算等。
?
我們用這個方式,把徐匯、浦東部分優質校的市場數據做了一個投射,如下:
?
有人會發現,徐匯區接近適中區域的(也就是左下角區域)怎么都是傳統一梯隊居多,難道是學校熱度不夠嗎?
顯然不是,學校熱度更多反映的是市場成交量(學校熱度=市場成交量/總戶數),建襄、向陽、高一、一中心都地處衡山路、建國西路核心地段,本身房價就非常高,導致交易量并不大。
所以相對其他交易量更大的二梯隊,反而風險更小,即入學門檻相對更低。
?
?
浦東今年整體成交量上漲45%。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一波政策紅利,即今年的公民同招、民辦搖號政策,促使部分家長開始傾向雙學區、初中學區房。
但不管怎樣,右上角的高度預警區域,還是需要給各位家長朋友們提個醒,選擇這些學校時,盡量讓落戶時間更長。
具體多長時間更保險,我們一般有兩種思路。
1、看往年經驗
2、看過去三年的市場交易量走勢
這個暫時不展開,有具體需要的朋友,可以私信我,或關注公眾號「學校字典」,我們團隊會1V1給大家提供更多學區咨詢,站在全上海的視角,幫助大家少走彎路,節省時間。
?
——————
以上所聊,不代表任何團體或機構,不能作為入學、升學的依據。
文中不當之處,望有心人指出!更多善意討論和相互學習及合作可私信。
?
本文歡迎轉載,需注明作者和出處。
?
感謝關注,祝健康!
?
大余
2020/12/29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20上海学区房楼市,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node-red教程2 第一条数据流
- 下一篇: 双塔模型在Airbnb搜索排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