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终端,“面纱(Veil)”系统:打造真正的无痕浏览
原標題:“面紗(Veil)”系統:打造真正的無痕瀏覽
E安全2月28日訊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一組研究人員提出一種名為“面紗”(Veil)的私密瀏覽保障系統,旨在確保私密瀏覽更具保障性。該系統將為辦公室、酒店和大學等公共領域共享電腦的用戶提供額外的隱私保護。
“面紗”為隱私保障護航
研究人員聲稱,Veil 可與現有的私密瀏覽系統和匿名網絡結合使用。即使用戶不使用瀏覽器的隱私模式瀏覽網頁,該系統同樣可以運作。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研究員弗蘭克·王、尼克拉澤·利多維奇和哈佛大學的研究員詹姆斯·米肯思發表論文解釋稱,Veil 旨在防止信息通過文件系統、瀏覽器緩存、DNS 緩存和RAM 磁盤反射(例如交換文件)被泄露。
Veil工作原理與普通私密瀏覽會話機制的區別
研究人員指出,現有的私密瀏覽會話依賴的機制是:
檢索數據,將數據加載到內存,并在會話結束后設法將其刪除。但是,由于內存管理過程復雜,有些數據最終可能會在硬盤上保存數日,而瀏覽器對于這類數據的情況毫不知情。
研究人員稱,數據顯示到屏幕之前,Veil 系統會將瀏覽器加載到內存的所有數據進行加密處理。用戶不需要在瀏覽器中輸入URL,而是訪問“面紗”網站,并在此輸入URL地址。Veil 借助 Blinding 服務器傳輸 Veil 版頁面。
多重防護保安全
簡而言之,Veil 就是一個加密網站,用戶只需在 Veil 網站輸入網址訪問加密版的網站,不受瀏覽器限制。頁面中某些代碼會執行解密算法,若沒有該算法,頁面的所有數據均是不可讀的。也就是說,即便有人還原了頁面內容,也無法讀取。此外,該系統還可以為每個頁面添加一串毫無意義的代碼,從而修改底層源文件,而不影響頁面的顯示方式。由于 Blinding 服務器傳輸的頁面均不相同,即使攻擊者能在 Veil 會話后恢復解密代碼片段,但卻無法確定用戶訪問過的頁面。研究人員寫到,Blinding 服務器會改變內容,使對象指紋更難識別。重寫的頁面也會自動對客戶端的持久存儲進行加密,并積極減少內存 RAM Artifacts 以明文形式交換到磁盤的可能性。在極端情況下,Veil 會將頁面轉換成不包含任何頁面特定的、可查找 RAM Artifacts 的瘦客戶端(Thin Client)。
瘦客戶端指的是在客戶端-服務器網絡體系中的一個基本無需應用程序的計算機終端。
用戶可通過圖片模式訪問網站
Veil 還能通過 Blinding 服務器打開頁面,拍照,并將圖片發送到用戶的電腦上,讓用戶以圖片模式訪問網站。當用戶點擊圖片的任何位置,瀏覽器將記錄用戶點擊的位置,并將數據發送到服務器進行處理,并返回一張更新的圖片。
Veil 采用選擇性模式,這意味著要通過 Veil 訪問網站,需要具備開發者級別的技能。為此,這組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編譯器,可幫助管理員自動轉換網站,此外還能將網站的轉換版本上傳到 Blinding 服務器。 研究人員寫到,要發布新頁面,開發者需將 HTML、CSS 和 Java 文件傳遞給 Veil 的編譯器。編譯器負責轉換內容。Blinding 服務和 Veil 頁面會交換加密數據。其結果是,Veil 頁面可以安全地將加密內容存儲在瀏覽器緩存中。此外,暴露在系統接口中的 URL(例如DNS緩存)是攻擊者無法了解的,因為攻擊者不具有用戶密鑰。
但是,Blinding 服務器需要志愿者或營利性企業加以維護,網站管理員也可選擇自行托管啟用Veil版本的網站。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终端,“面纱(Veil)”系统:打造真正的无痕浏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atlab 莫比乌斯曲面,神奇的莫比乌
- 下一篇: 三维点云学习(6)7-3D 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