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虚链路
OSPF支持一種名叫虛鏈路(virtual link)的特性,當ABR與骨干區域之間沒法建立物理連接的情況下,可利用該特性來建立邏輯連接,虛鏈路的用途如下:
1.當非骨干區域 與骨干區域之間無法通過物理鏈路直連時,可讓兩者之間通過這種邏輯鏈路互連。
2.可用來防止骨干區域的“分裂”,或可用來把發生“分裂”的骨干區域合并。
上圖就是第一種用途,當OSPF的ABR無法與骨干區域的設備直接連接時,可以采用虛鏈路的方式將區域跨越非骨干區域連接到骨干區域(本例R5跨越區域1使得區域2與區域0“直連”)
圖2則為第二種用途,area 2的R4與R5通過內部路由器R2相連,倘若R2發生單點故障,或者R4到R5之間的任何鏈路出現故障,則會導致area 0被一分為二,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區域2,3可以和區域1互相通信可以,但是區域2和區域3內的設備無法互相通信,原因是非骨干區域的設備消息是不可以跨越非骨干通信的。解決辦法就是在R1和R3上建立虛鏈路,以做備份,一旦遇上上述情況則可以繼續維護area 2和area 3的通信
要注意的是:虛鏈路的一旦配置,則兩端的端口會建立鄰接關系,ABR也會通過1類LSA來宣告該鏈路。
虛鏈路的配置比較簡單,只需要在需要“跨越”的的區域上宣告鄰居即可,上述例子的命令則是(R2的區域1上配置vlink-peer R3的router id,R3同理),但是切記,不論虛鏈路是在哪個區域上宣告,它的OSPF報文中的頭部字段區域id始終是區域0。
配置虛鏈路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規則:
?虛鏈路雖被視為骨干區域鏈路,但是在實際的配置當中,必須跨越一個區域。
?虛鏈路只能跨越一個區域,所以虛鏈路兩端的ABR都必須連接到同一個區域。
?虛鏈路的開銷不可配置。但是其值可以被虛鏈路端點的兩臺ABR通過此區域路徑的cost來控制。
?虛鏈路一端的ABR會在OSPF鄰居表里,列出虛鏈路對端與其建立鄰接關系的ABR的RID。
?ABR至少要通過虛鏈路與一臺鄰居路由器建立起狀態為Full的鄰接關系,才會在它生成的Virtual1類LSA中將V位置位為1。
?若ABR要在類型1 LSA的“鏈路ID”和“鏈路數據”字段中,描述一條虛鏈路,便會將與以上兩個字段相對應的“ 鏈路類型”字段值設置為4。
?在類型1類LSA中,Link ID字段是鏈路對端路由器的Router ID。
?在虛鏈路跨越的區域內部,從虛鏈路過的OSPF 數據會以區域內數據包的形式來傳輸。只有在此情況下,才不要求OSPF數據包在其直連的鄰居路由器之間傳輸。
?穿虛鏈路的OSPF數據包,它的OSPF頭部中的區域ID字段會被設置為0。
?通過虛鏈路發送的OSPF的Hello包里,子網掩碼的值會被設置為0.0.0.0。
?通過虛鏈路的數據包,接口的MTU字段值將會設置為0。
?虛鏈路不能在stub區域內配置且不允許跨越Stub區域
總結
- 上一篇: python @符号
- 下一篇: 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