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设备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
我調查過上百家企業的設備管理問題,發現大家認為所有設備管理問題中,最典型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領導不重視管理
“生產量是最重要的”、“銷售額是最重要”、“重ERP,輕現場管理”……等管理理念是企業中的常態。
固然企業以利益為中心的思想是正確的,但設備作為創造企業經濟價值、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資產,與企業利潤是相互捆綁的。設備利用率高、停機時間短、維修次數少,才能夠穩定地生產出品質合格的產品。
分享一款好用的設備管理:http://s.fanruan.com/qj56b
2)管理模式很陳舊
設備作為生產型企業的重要資產,多數企業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不惜花大價錢購買國際一流設備;但是企業自身管理水平與管理模式達不到國際一流水平,設備管理依舊采用落后的方法,紙質單據巡檢、現場隨意打鉤、人工開單據、丟單等現象在多數企業中仍然存在。
設備本身的“國際一流”與管理模式的“落后”形成了反差,影響到企業生產力的提高,進而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3)設備超負荷運轉成常態
為了趕工期,多數企業的生產線與生產設備都是24小時無間斷運轉,設備超負荷甚至帶病運轉。但平時的設備點檢、保養如果不到位,一會導致設備故障率居高不下,二會因為設備履歷的缺失,而無法及時查看設備歷史的維修、保養記錄,不能精確分析設備的故障原因。
4)維修記錄無沉淀
大多數設備維修仍然依賴經驗,帶有一定的隨意性與盲目性,且極少對設備故障原因進行技術性的總結,無法建立有效的設備檢修手冊與維修體系。
5)設備操作與維護脫節
設備管理最重要的是操作人員的日常維護保養,但設備操作人員與設備維護人員分工過于明確,缺少全員管理的理念,使得設備的管理維護仍處于被動管理、事后管理階段。
其中表現最明顯的有兩處:
第一處,操作人員為了趕工時,超負荷運轉設備,出現過載加工、疲勞使用設備的現象;同時操作人員認為自己只有操作設備的義務,但沒有日常管理維護的責任。
第二處,維護人員對設備的日常保養流于形式,只是清掃設備衛生和填寫紙質表格,對設備的管理也只是停留在事后管理、事后維修上。
那么針對性該如何管理企業設備?這里我也總結了四個點:
設備管理有非常多的指標,不同的指標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下表是8個較為重要的、可用于衡量企業設備管理情況的有效指標,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取指標監控設備狀態。
以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工厂设备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重视网络安全,华为红客联盟最新开源分享“
- 下一篇: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