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典c语言实验报告,大学课程英汉电子词典设计报告设计C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doc...
課程設計
課程名稱 :C語言程序課程設計
題目名稱 :電子英漢詞典
學生學院 :電氣信息學院
專業班級 :自動化1101
學 號 :201101020104
學生姓名 :胡拚
聯系方式 指導教師 :陳世清
課程設計的內容
課題設計四:電子英漢詞典設計
1、問題描述:
英漢詞典作為一個常用的學習工具,是我們經常要使用的。該系統能完成一個簡單的電子英漢詞典的功能,如:單詞的查找、增詞、刪除、修改和維護等工作。
2、功能描述:
在計算機中建立有限規模的電子英漢詞典(文件),利用程序實現電子英漢詞典的查找、增詞、刪除、修改和維護工作。
2、詞典的內容為:每行對應一個詞條,每個詞條由兩個字符串組成,字符串用若干空格符分開;前一個是單詞字符串(英文),后一個是釋義字符串(中文),使用分號作為多個釋義的分隔符(無空格)。
3、對單詞和釋義字符串長度的限定分別為不少于20個與40個字符,詞條數限定為不多于200條。
4、采用菜單工作方式。在一個操作執行之后,程序詢問是否繼續執行該操作。如輸入Y或y,則重復同一操作,不退回到菜單;如輸入其它信息,則回到菜單等待另一次選擇。僅當選擇退出操作時,程序應詢問是否將修改后的詞典存盤,并根據用戶選擇存盤退出或不存盤退出。
5、要求整個設計以人為本,用戶界面友好。
算法提示:
數據結構:結構體數組。
簡單的程序設計。
友好的窗口菜單的設計。
課程設計應完成的工作
設計程序
進行調試與運行
完成設計報告
答辯
目 錄
1.設計目的與要求……………………………………………4
2.總體設計……………………………………………………5
3.調試分析……………………………………………………6
4.總結與心得…………………………………………………9
5.附錄…………………………………………………………10
6.課程設計評分表……………………………………………18
1.目的與要求
設計目的
將理論教學中涉及到的知識點貫穿起來,對不同的數據類型、程序控制結構、數據結構作一比較和總結,結合設計題目進行綜合性應用,對所學知識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通過課程設計,在下述各方面的能力應該得到鍛煉:
對于給定的設計題目,如何進行分析,理清思路,并給出相應的數學模型。
掌握自頂而下的設計方法,將大問題進行模塊化,領會結構化程序設計的方法。
熟練掌握C語言的基本語法,靈活運用各種數據類型。
進一步掌握在集成環境下如何調試程序(單步調試,設置斷點、觀察表達式,分塊調試)和修改程序。
設計和調試過程規范化要求
1、需求分析
分析系統功能需求以及用戶操作流程。
2、概要設計
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系統總體框架(系統功能結構圖)。
3、詳細設計
定義數據存儲結構,并設計實現系統功能的具體算法,畫出各算法的NS流程圖。
4、代碼設計
根據所設計的算法,定義相應函數分別實現系統的各子功能模塊,同時由主程序提供友好的用戶界面,使用戶可通過選擇主菜單來調用課程設計中要求完成的各個功能模塊,子程序執行完后還可以返回到主菜單,繼續選擇其他功能執行。源程序要求書寫規范,結構清晰。
5、程序調試
程序編譯、鏈接成功后,自己設計實現程序功能的一組或多組測試數據,并嚴格按照此測試數據進行測試,然后分析測試結果。如果程序不能正常運行或結果不正確,則需對程序進行單步調試,在調試過程中認真查找算法實現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分析和改正。如果程序能夠基本正確地運行,可考慮增加若干基本的容錯功能(如避免用戶操作錯誤時程序出現死循環等);另外盡量對現有算法給出改進方案,并比較不同算法之間的優缺點。
2.總體設計
大致思路框架圖:
主函數查找增詞修改刪除
3.調試分析
進入菜單頁面以后,有四個選項,1.是查找單詞;2.是增加單詞;3.修改單詞;4.,刪除單詞;
進入菜單,輸入1 ,按回車就會出現提示語,然后輸入你想查詢的單詞,并按回車。如果程序里面存有這個單詞就會輸出這個單詞和它的中文意思。如果不存在就提示你“不存在這個單詞”。
輸入2,按回車就進入增詞的程序了。如果里面存儲的單詞達到200個了,就會提醒你“儲存已滿,不能增詞”。如果沒有超過,那就引導你輸入你想增加的單詞及其意思。這樣就增加了單詞。
輸入3,回車。在出現“請輸入需要刪除的單詞”,后面輸進你想刪除的單詞,然后根據提示語輸入單詞及其意思,之后就會告訴你刪除完成了。
輸入4,回車。在出現“請輸入需要修改的單詞”,后面輸進你想修改的單詞,然后根據提示語輸入單詞及其意思,之后就會告訴你修改完成了。
4.總結與心得
一開始拿著這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英汉词典c语言实验报告,大学课程英汉电子词典设计报告设计C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doc...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ICK LMS511 利用串口数据采集
- 下一篇: DHT11通用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