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亿元起拍、不涉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政务数据第一拍”为什么暂停
衡陽這輪轉讓被認為是政務數據“首拍”,引起廣泛關注。視覺中國/圖
2023年11月15日,衡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通知稱,根據出讓方衡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來函要求,現暫停“衡陽市政務數據資源和智慧城市特許經營權出讓項目”交易活動。
此前五天,衡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才發布公告,將以網上競價的方式,出讓衡陽市政務數據資源和智慧城市特許經營權,起價18億元。
此前并未有地方以特許經營權方式競拍出讓政務數據資源,因此,這輪轉讓被認為是政務數據“首拍”,引起廣泛關注。
“接到衡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發的函后,就暫停了交易,但函件未解釋具體原因。”衡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此前有公司來電咨詢過該項目情況。
衡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兩位工作人員均向南方周末記者確認,因為收到上級部門通知,才暫停了上述特許經營權轉讓項目。
“國家在統籌這一塊(公共數據)的工作,他們給到一些指導意見后再進行。”衡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項目是暫緩狀態,方案還需完善。
不涉及國家安全、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
根據衡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此次轉讓獲得了衡陽市政府批準,標的分成兩部分:政務數據資源和智慧城市。
2021年12月,湖南衡陽發布了《衡陽市政務數據共享開放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
管理辦法中明確,政務數據是指政務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文件、資料、圖表、圖片、視頻和數據等各類信息資源,包括各政務部門直接或通過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權管理的和因履行職責需要依托政務信息系統形成的信息資源等。
“鼓勵在保障數據安全、個人隱私以及企業商業機密條件下的信息開放利用。”管理辦法表示,要推進開放數據的登記確權、價值評估等工作,積極探索數據市場化運營。
管理辦法寫明,涉及國家安全、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或根據法律、法規等規定不得開放的公共數據屬于不予開放的部分。若造成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泄漏的,將按照國家保密法和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2023年6月,貴州曾發文要求,各級大數據主管部門統一授權具備條件的市場主體,運營本級政務數據,開發形成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數據服務和產品,并通過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進行交易。
上述衡陽的管理辦法中寫到,數據權屬歸政府所有,以特許經營方式授權衡陽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開發運營。企業預警通顯示,該公司是衡陽地區最大的城投平臺,資產超過1400億元,衡陽市國資委100%持股。
然而,衡陽發展投資集團的政務數據運營效果,被衡陽市委、市政府認為還有待提升。
2023年7月27日,衡陽市紀委監委官網發布《中共衡陽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委員會關于巡察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
其第二項通報問題是“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不力”。對此,整改情況寫道,“加快注入市委市政府已明文確定的部分資產資源……積極爭取完成政務數據資源(含衡陽群眾App)及智慧城市特許經營權的實施方案聯審。”
智慧城市涉及哪些內容,衡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及交易附件中并未提及。
公共數據定價辦法暫不明確
在衡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上,此次政務數據資源轉讓,采取競價方式,起拍價18億元,每次加價幅度1000萬元。交易附件中披露,起拍價即為標的評估價,但評估機構、評估基準日一欄均為空白。
項目評估價為何達到18億元?衡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未做回應。
目前,數據資源的定價是行業難題。2023年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精武撰文表示,數據估價指標不統一,數據質量標準難定論。
他認為,即便是在一般的數據交易活動中,所謂的市場定價也不過是交易雙方之間自行協商的結果,這種“一事一議”的數據估價模式難以為數字市場提供足夠的參考依據。
政務數據面臨同樣問題。11月16日,在2023年中國數據要素產業創新大會主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副主任王建冬表示,“今年底或明年初之前,可能會出臺公共數據的政府指導定價的管理辦法。”
衡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顯示,政務數據資源特許經營權項目回報機制為“使用者付費”。在特許經營期內,特許經營者可在特許經營范圍內,向使用者收取費用,作為項目建設的回報。但官網未公布具體年限。
一位受訪者所在公司負責為南方某省搭建政務數據平臺。他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會付費的使用者,主要指各地有信息化業務需求的企業,而非個人。
在此之前,針對公共數據,杭州、青島等地也曾嘗試授權運營。
2023年9月,杭州發布《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實施方案(試行)》。文件中表示,接下來要確定授權運營平臺運營主體,經市政府同意,具體承擔授權運營平臺的建設運營、數據管理、運行維護及安全保障等工作。
杭州的方案表示,優先支持信用、交通、醫療、衛生、就業、社保、教育、科技、金融、企業登記監管、住建、公積金、公共安全等領域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由領域主管部門牽頭推進。禁止開放的公共數據不得授權運營。
南方周末記者 吳超
責編 張玥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18亿元起拍、不涉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政务数据第一拍”为什么暂停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果敢四大家族:这群地头蛇是怎么炼成的?
- 下一篇: 潮评丨“外卖媛”摆拍惹众怒,网红变装“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