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秋收起义部队原本要南下会合南昌起义军,中途为何突然转向井冈山
原標題:秋收起義部隊原本要南下會合南昌起義軍,中途為何突然轉向井岡山
▲秋收起義油畫1927年9月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參加起義的武昌國民政府警衛團、工人糾察隊及農軍近5000人,分別從修水、安源、銅鼓等地出發,向湖南省會長沙合圍而來。但由于敵強我弱的形勢,加上內部一部分人倒戈叛亂,導致起義部隊損失慘重,最后全軍收縮撤退到瀏陽文家市時,僅剩1500人。
秋收起義部隊準備南下會合朱德所部1927年9月19日,時任前委書記的毛澤東在文家市主持召開會議,就起義部隊下一步的行動方向展開討論。會上,毛澤東力排眾議,極力主張放棄原定的“取瀏陽、平江,直攻長沙”計劃,改向湘南退卻,準備與在湘南發展的朱德、陳毅南昌起義軍余部會合,徐圖發展。9月20日,起義部隊向江西萍鄉方向開拔;25日,部隊進入蓮花縣境內。
當天傍晚即將宿營的時候,一個年僅18歲的小伙子被帶到了毛澤東面前,他叫宋任窮(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系受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汪澤楷指示前來送信的,來信的大概意思是:江西省委希望毛澤東能帶領部隊到江西寧岡一帶去,那里有我們黨領導的袁文才部和王佐部兩支農民革命武裝,有較好的群眾基礎,有利于部隊安頓下來,然后從容地同敵人周旋,在湖南江西兩省交界處打開一個新的局面。湘南地區實在不是好去處本來,對于到湘南地區會合南昌起義部隊余部,毛澤東心中就一直在思索。南昌起義部隊的中堅力量系北伐“鐵軍”葉挺獨立團發展而來,兵員素質好,戰斗力強,但其主力已經在潮汕地區潰敗,留在湘南的僅僅是朱德、陳毅率領的2000余后衛部隊,兵力實在有限。
同時,湘南地區系湖南軍閥唐生智起家之地,又是李宗仁、白崇禧桂系軍閥和粵系軍閥北上的必經之路,這兩家暫時忙于內戰,一旦騰出手來,絕不會放任湘南地區有共產黨立足,因此那里暫時容身可以,但絕不是久居之地,從文家市出發的一路上,毛澤東一直都在尋找更加穩妥、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所在。
一番交談了解井岡山概況江西省委的來信無疑為起義部隊指明了新的方向,恰好宋任窮本人就是湖南瀏陽人,距離江西寧岡不遠。毛澤東與宋任窮親切交談,尤其重點詢問了當地井岡山地區的情況。恰好,宋任窮前兩年跟人耍蛇賣藝,曾經到井岡山一帶游歷,幾乎走遍了那里的村村寨寨,因此非常詳盡的介紹了井岡山一帶的風土人情、山川地貌。
通過交談,毛澤東得知井岡山地處羅霄山脈中段,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周圍幾個縣糧食產量頗豐,足夠養活數千部隊。更重要的是,井岡山地處湖南江西兩省交界,屬于“兩不管”地區,連這里長期盤踞的土匪都無人清剿,目前盤踞于此的王佐、袁文才兩支武裝愿意接受共產黨領導,正是起義部隊最理想的屯兵之地。
主意打定后,毛澤東立即把前委的幾個委員找來,傳達了江西省委的指示,說服大家同意向井岡山開拔。10月7日,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北麓的茅坪,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創建井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不久,正如毛澤東最先預料的那樣,南昌起義余部遭到了湘粵兩省6個師正規軍的追剿,無法在湘南地區立足,遂于4月中旬走上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秋收起义部队原本要南下会合南昌起义军,中途为何突然转向井冈山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翻译] MZTimerLabel 用作
- 下一篇: android点击应用没有反应,An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