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人深省的
?? 到你的窗口或者門口去看看,是不是到處都可以到亂過馬路,開車不遵守規則的.如果你沒有看到,那么
告訴你,因為空間是四維的,換個時間.如果看到了,記得提醒你周遭的朋友,你難道真的那么趕?連少許的走
斑馬線的時間都沒有?
?? 呵呵,又在寫什么啊,跑遠了哈.現在的思想真是混亂啊,難道我長大了?
今天看到這篇文章突然想到了,大概是4月或者5月時候看到的一篇文章,講的是如何打敗美國,文章說的我
覺得是蠻有道理的,只要中美的GDP顛倒過來,那樣中國就打敗美國了,不是嗎?然而世界矛盾的,大家因為賺
錢多而感到幸福了嗎?唉,我又在想什么亂七八糟的.
??
然而今天看到這樣一篇文章,突然讓我覺得這一天在哪天呢?或者我已經灰飛煙滅了.
=======
以下為引用的文章,我一直不喜歡日本的,但是對于人家的優點就是要看到,要深省.
一個是今天看到的,轉自CSDN
二戰以后,日本的資源條件和地理環境并不具備在世界范圍內“崛起”的條件,而日本人卻創造了“日本
奇跡”,這難道是一種偶然現象嗎?
如今,日本已經擺脫了經濟危機,其狀態正在穩步回升。如果日本領導人穩妥操作,日本預計成為一
個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只是個時間問題。
眾所周知,日本民族在世界范圍內的崛起,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情。日本從1868年始,不到50
年就成為世界五強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只用了20多年時間便成為世界經濟的亞軍,且人均國
民生產總值從1983年起即超越美國。日本資源緊缺,卻以大工業見長,是世界上頭號重工業國家。
二戰后,日本如何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并擺脫經濟危機,本文從日本國民性的角度來談談筆者的看
法。
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國著名人類社會學家潘光旦先生曾對200年來世界舞臺上兩名新秀日本人和德國人進行過對比研
究。他敏銳地指出:德意志統一后于歐洲任何大國,其工業革命之過程也后于任何大國,而其一旦與各大
國進行工商業之競爭,其組織之完密,其保障之周備,實在勝人一籌:此則不能不一探其原因者。余則以
為最或然之解釋為其國民服從性之由來久遠,而為之領袖者易收提綱挈領之效也。
潘光旦指出:與德意志之經驗可比擬之國家,惟有東方之日本。
實際上,日本人的表現比德意志民族更為出色,在軍事和工業領域,日本比德意志起步更晚,基礎更
差,而今天日本的GDP,已經是德國的兩倍。可見日本民族的組織動員能力和凝聚力更勝一籌。
日本人在資本主義的發展中,搭的是末班車。但憑借其國民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和整齊劃一的戰斗力,
在后來的戰爭中不僅彌補了技術上的鴻溝,還在競爭中取得了后發優勢。
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在抗日戰爭中擔任過國民黨的軍官,并親自參加了日軍的投降儀式,通過對
日本人的直接考察,他斷言,以日本人的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其再次崛起是必然的。根據第一次世界大
戰結束前后的經驗,戰敗國如俄、德均有軍隊叛變產生糾紛的事情,如果日本將領控制不住,全副武裝的
百萬日軍釀成事件是很容易的事情。而據黃仁宇教授的回憶,這種事情竟然一件也沒發生。試想,這樣整
齊劃一的紀律性,哪個民族能做得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全民族意志統一,決心通過經濟振興實現崛起,其國民生產總值從1950
年到1990年,增長152倍,這樣的日本速度背后,沒有一種狂熱的舉國一致的民族凝聚力支撐,如
何可以想象?對比中國人的凝聚力,不能不讓人捏把汗。
做事極端認真負責
走在日本的街道上,很少有外國人不被日本社會的整齊有序所感染。街上一塵不染,人流整齊有序,
公共汽車分秒不差。日本從不停電,也不停水,即使是遇到了地震和海嘯,日本人也從來沒有表現出慌亂
之態。每個日本人都像機器人一樣,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整個日本社會也像一部機器,運轉精準,
幾乎毫厘不差。
日本人與日本造一樣,精準、刻板、一絲不茍,而且不知疲倦。
說日本人做事像機器人一樣認真和刻板,可以說一點也不過分。日本餐館洗盤子一定要洗七遍,一個
中國留學生取巧只洗了三遍,結果這個留學生再也找不到工作。這還不算稀奇。日本賓館領班培訓中國員
工做保潔示范時,她把抽水馬桶洗干凈后,還從中舀了一杯水自己喝掉,說:“就按這個標準清洗!”
外國人不管對日本人有怎樣的偏見和討厭,對日本人做事的認真和執著,是絕對說不出一個“不”字
的。因為他們常常是因為認真和執著得過度甚至于招人厭煩。
整個日本社會就像一個整齊劃一的機器兵團,行動一致,進退有序。
1990年廣島亞運會,約有10萬日本人參加了閉幕式,主場散場后,地上沒有留下一個煙蒂,一
片紙屑,一絲痰跡,人人動作規矩嚴整,在場的美聯社記者發表評論說:像這樣一個比機器還嚴謹的民族
,真是太可怕了。
其實這不算什么。中國的政治學家房寧教授曾經在日本親歷了一次堵車事件,那種情景足以讓全世界
的人都感到震撼:從伊豆半島到東京的公路上,幾萬輛車一輛挨一輛排了一百多公里。那個時段幾乎所有
的車都是回東京的,道路右側堵成一條長龍,左側則空出一條“無車道”,誰要是開到左側,可以一溜煙
直奔東京。可就是沒有一輛車插到空蕩蕩的“無車道”超行,一百多公里的塞車路上,不見一名交通警察
維持秩序。在近十個小時的時間里,車流一步一步地向前挪,一尺一尺地往前挪,靜悄悄,聽不到一聲鳴
笛。房寧教授不禁感嘆:“他們自己竟把這綿延一百多公里的車龍化解了!如此堅忍、守秩序、萬眾一心
的民族,真是可敬又可怕!”
這個民族不僅嚴謹精準,服從秩序,還是一個運轉高效、不知疲倦的種群。
日本戰后幾十年了,經濟發展水平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躋身世界前茅。但即使在富得流油的今天,
東京夜里11點時,大部分的辦公樓仍然亮著燈,上班族還在無償加班,這在日本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日本民族就像一架永動機,一旦被發動起來,就會產生讓全世界震驚的力量,這種力量像洪水,又像
臺風,具有強大的工作效能。一個對工作和職業極端認真負責的民族,還有什么困難不可以克服?還有什
么難關不可以逾越呢?
勤儉節約意識超強
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早就穩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超過美國人,是名副其實的財富大國。但日本人的
生活至今還是艱苦樸素的。日本人在上班時,主要是自帶盒飯頂一頓午飯,晚餐雖然選擇在飯店里吃,但
仍然普遍采用“定食”的方式,類似于中國的盒飯,即使是公司金領,也僅僅是多要一碟小菜、一瓶啤酒
了事。日本人極端重視積累財富,是有名的“摳門種族”。日本是世界上人均消費紙張最多的國家,但日
本人從不浪費紙張。外國記者注意到,日本的大企業包括政府給新聞單位提供的新聞資料,基本都是雙面
復印的,為的是節省50%的紙張。在日本,大部分寫字樓的衛生間里都備有擦手紙,這些擦手紙雖然可以
隨便取用,但日本人總是先把手上的水甩干再取紙,為的是“一擦成功”。
在日本的大城市里,豪華、漂亮的寫字樓和商務樓比比皆是,可是,日本政府的各部門仍然擠在上個
世紀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舊樓里。除了外務省和經濟產業省等少數幾個需要“撐門面”的部門外,其他許多
部門居然是合樓辦公,名曰“共同廳舍”。至于地方政府的辦公場所,更是可以用破破爛爛來形容了。
日本的“公司人”的生產效率堪稱世界第一,但日本的“公司人”長期居住在狹窄的寓所內,日本人
稱為“兔子籠”,這些寓所普遍沒有客廳,臥室采用的是高低床。有資料顯示,中國城市居民的人均居住
面積已經超過日本的“公司人”。日本人富而不驕、精打細算、絕不鋪張浪費的勤儉節約意識,難道不值
得我們中國人效仿嗎?
周興旺
《聯合早報網》
PS:順德的政府大樓,號稱“中國白宮”。可見中國政府的腐化是多么的嚴重!
======================
另外一個就是GDP表,前20個(中國只有美國的七分之一不到,至于人均我就不說了,呵呵,美國三億人,中國
十三億)
1 美國 14,486,624
2 日本 4,663,823
3 德國 2,730,109
4 英國 2,227,551
5 中國 2,054,880
6 法國1,972,724
7 意大利 1,709,668
8 加拿大 1,034,532
9 西班牙 1,019,024
10 印度 719,819
11 韓國 714,219
12 墨西哥 692,961
13 俄國 671,815
14 澳洲 612,800
15 巴西 587,784
16 荷蘭 581,318
17 瑞士 366,986
18 比利時 350,326
19 瑞典 348,137
20 土耳其 332,546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deve/archive/2006/09/16/2242947.html
總結
- 上一篇: 究竟什么能使得生活变得圆满?
- 下一篇: 公司承担的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