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2)—— 数据分片
在分布式存儲系統中,數據需要分散存儲在多臺設備上,數據分片(Sharding)就是用來確定數據在多臺存儲設備上分布的技術。數據分片要達到三個目的:
數據分片方法
數據分片一般都是使用Key或Key的哈希值來計算Key的分布,常見的幾種數據分片的方法如下:
通過上面的對比,在這個系統選擇一致性哈希的方法來進行數據分片。
虛擬服務器
為了讓系統有更好的擴展性,這里提出存儲層VServer(虛擬服務器)的概念,一個VServer是一個邏輯上的存儲服務器,是分布式存儲系統的一個存儲單元,一臺物理設備上可以部署多個VServer,一個VServer支持一個寫進程和多個讀進程。
通過VServer的方式,會有下面一些好處:
一致性哈希的應用
數據分片是在接口層實現的,目的是把數據均勻地劃分到不同的VServer上。有了接口層的存在,邏輯層尋址就輕量了很多,尋址存儲層VServer的工作全部由接口層負責,邏輯層只需要隨機選一個接口層機器訪問即可。
接口層使用了一致性哈希的割環算法來實現數據分片,在割環算法中,為了讓數據均勻分布到各個VServer,每個VServer需要有多個VNode(虛擬節點)。一個Key尋址的過程如下圖所示,首先根據Hash(Key)在哈希環上找到對應的VNode,在根據VNode和VServer的映射表確定所屬的VServer。
由上述查找過程可知,需要事先離線計算出VNode在哈希環上的分布、VServer和VNode映射關系。為了是計算結果具有通用性,即在擁有任何數量VServer的一個系統都可以使用該結果得到一致性哈希的映射表,這就要求結果是與機器無關的,比如不能使用IP來計算VNode的哈希值。在計算前需要確定每個VServer包含的VNode數量,以及一個系統所支持的最大VServer數量。一個簡單的方法是類似上文鏈接中提到的方法,但不能和IP相關,可以改用VServer和VNode的編號來計算哈希值,如Hash("1#1"),Hash("1#2")… 這種方法要求一個VServer包含的VNode的數量比較多,大概需要500個才能使各個VServer上的數據比較均勻。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做到一個VServer上包含更少的VNode數量,并且讓數據分布偏差在一定范圍內。
Google提出了一種新的一致性哈希算法Jump Consistent Hash,此算法零內存消耗,均勻分配,快速,并且只有5行代碼,優勢非常明顯,詳細介紹見此處http://my.oschina.net/u/658658/blog/424161。和上面介紹的方法相比,一個最大的不同點是,在擴容重新分布數據時,在上面的方法中,新機器的一個VNode上的數據只會來自一個老機器上的VNode,而這種方法是會來自所有老機器上的VNode。這個問題可能會導致一些設計上復雜化,所以使用的時候要慎重考慮。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glacierh/p/5653512.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2)—— 数据分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BootStrap 杂记
- 下一篇: anaconda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