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办大集体改制不签字_许昌二印,磨砂技术被外国觊觎,老工人说烂在肚子里也不外漏...
倉庫租賃成為學習班和俱樂部場所
市區計劃改造提升老廠院10個,許昌市第二印刷廠有其一。
今天,我們一起了解,許昌市第二印刷廠。
當時,全國僅三家印刷廠能印制磨砂煙盒,市第二印刷廠位列其中。
(你當年抽的磨砂許昌的包裝,或許就出自這里)
廠區倉庫均已出租
市第二印刷廠建設的貨運電梯如今仍可使用。
位于東順河街的許昌市第二印刷廠,系從西大街搬遷而來,經歷了石印、鉛印、膠印、彩印等發展階段。
在20世紀50年代公私合營之前,許昌主城區有三家用木板刻畫印制春聯門神的商戶,分別是位于安懷街北段的張家,位于北大街、機房街交會處的岳家,位于北大街中段的付家。
1961年,城區的印刷廠主要有位于東大街的地區印刷廠,業務以印制課本為主;西大街印刷廠以印制中堂、門神、對聯等為主。
對面是市一中
1962年,南關印刷廠、西大街印刷廠、許昌市報社合并,形成市第二印刷廠,屬于集體經濟。
現在位于西大街的關帝新村小區1號、2號樓,占據的就是印刷廠的老廠房。
1962年之前,市第二印刷廠的設備主要是石印機。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市第二印刷廠印制比較多的是各類酒標、月餅簽。工人們加班加點干活兒,有時紙上的油墨還沒有干,商家就在門口等著提貨。
20世紀80年代,市第二印刷廠購進一臺二手日本小森全張雙色印刷機,當時屬于全省唯一的一臺;之后,購進德國海德堡印刷機等設備。
隨著印刷設備的增加,市第二印刷廠的主要印制業務開始轉向印制煙盒、酒盒。
當年的辦公路挺氣派
20世紀90年代初,該廠研發出印制磨砂煙盒的方法。當時,全國僅有三家印刷廠能夠印制磨砂煙盒,除了市第二印刷廠外,另外兩家分別在汕頭和武漢。
印制磨砂煙盒的技術,不少印刷廠一時難以攻關。曾有一位韓國商人找上門洽談,意欲合資辦廠。
1994年,市第二印刷廠從西大街搬遷至東順河街。
老煙囪寂寞獨立
1995年,該廠準備印制價值2000萬元的煙盒,并計劃再購進設備,到當年年底達到5000萬元的產值,但隨后面臨改制,最終未能實現。
因為多種原因,市第二印刷廠的集體企業改制沒能成功。1996年以后,印制煙盒的業務訂單銳減,企業利潤開始大幅度下滑。
1997年,市第二印刷廠停產。
警示牌頗有歷史感
如今,該廠有約10家商戶入駐,主要依靠租賃維持生計。依靠租賃收入,該廠每年為下崗職工補繳養老金600元,同時承擔退休人員的大病醫保(每人每年200元)。
“當時月工資31.5元,我拿了10多年,每個夜班加0.2元。但大家都不叫苦、不嫌累,一心想著咋把活兒干好。”市第二印刷廠職工高秀菊說。
1961年,在父親的介紹下,16歲的付良民到西大街印刷廠當學徒,后來主要負責技術。20世紀90年代初,他和工人經過研究嘗試,找出了印制磨砂煙盒的方法。
“一直以來,有人找上門想求購磨砂煙盒的印制技術。這一技術攻關雖然是以我為主,但在設備調試等方面體現的是工人們的集體智慧,爛到肚子里我也不會透漏。”付良民說。
來源許昌晨報 郝晉/文 賈同嶺/攝
創作挑戰賽新人創作獎勵來咯,堅持創作打卡瓜分現金大獎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厂办大集体改制不签字_许昌二印,磨砂技术被外国觊觎,老工人说烂在肚子里也不外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hive - 自定义函数(超详细步骤,手
- 下一篇: linux java 共享内存_Li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