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le指定从多少行开始_大牛进化路上之Linux基础命令,看看你了解多少?
玩轉(zhuǎn)Linux系統(tǒng)還是要從基礎(chǔ)命令開始,基礎(chǔ)命令是你大牛發(fā)展之路的第一步,扎實的基本命令操作功底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
路徑切換說明
Linux中分絕對路徑和相對路徑,絕對路徑一定是從/開始寫的,還可能使用路徑符號。路徑符號如下:
. :表示當(dāng)前目錄.. :表示上一層目錄- :表示上一次使用的目錄~ :表示用戶的家目錄切換路徑用cd命令,顯示當(dāng)前所在目錄用pwd命令。若當(dāng)前所在目錄為鏈接目錄,使用pwd顯示的將是鏈接自身,使用-P選項將定位到鏈接的原始目錄。獲取文件名使用basename命令,獲取目錄名使用dirname命令。如下:
test@DESKTOP-AR8TSM0:~$ basename 1.sh1.shtest@DESKTOP-AR8TSM0:~$ ln -s /tmp tmptest@DESKTOP-AR8TSM0:~$ dirname tmp.test@DESKTOP-AR8TSM0:~$ cd tmp;pwd;pwd -P/home/test/tmp/tmptest@DESKTOP-AR8TSM0:~/tmp$查看文件
ls命令列出目錄中的內(nèi)容,和dir命令完全等價。tree命令按樹狀結(jié)構(gòu)遞歸列出目錄和子目錄中的內(nèi)容,ls命令使用-R選項時也可以實現(xiàn),但是可視效果不太友好。tree命令需要我們?nèi)グ惭b,使用apt或者yum去安裝。ls命令選項如下:
# 這里只顯示常見選項-a:全部顯示包含隱藏文件-l:列出文件的詳細信息-r:按照英文字母倒敘排列-t:按照時間新舊排列rt:一塊使用則是按照時間舊新和字母正向排序--full-time:顯示詳細時間信息-F:對不同類型的文件加上不同標(biāo)識符以作區(qū)分,對目錄加的文件也是/ll其實就是ls的選擇組合來的,系統(tǒng)指定好的命令,如下:
test@DESKTOP-AR8TSM0:~$ alias llalias ll='ls -alF'查看文件的時間戳
文件的時間屬性有三種:atime、ctime、mtime。atime是access time,文件被訪問時間。mtime是modify time,是文件的內(nèi)容修改時間。ctime是change time,文件的變化時間,文件的元數(shù)據(jù)發(fā)生變化。比如權(quán)限,所有者等。具體怎么改變,咱不討論,有興趣自己測試,這里看下如何查看這三個時間。使用stat命令和ls命令查看,如下:
test@DESKTOP-AR8TSM0:~$ stat 1.c File: 1.c Size: 6820 Blocks: 16 IO Block: 4096 regular fileDevice: 2h/2dInode: 2251799813736893 Links: 1Access: (0775/-rwxrwxr-x) Uid: ( 1000/ test) Gid: ( 1000/ test)Access: 2020-04-02 14:29:51.375759500 +0800Modify: 2020-04-02 15:10:23.725415900 +0800Change: 2020-04-02 15:10:23.725415900 +0800 Birth: -test@DESKTOP-AR8TSM0:~$ ls -l 1.c # 默認mtime-rwxrwxr-x 1 test test 6820 Apr 2 15:10 1.ctest@DESKTOP-AR8TSM0:~$ ls -l 1.c --time=atime # atime-rwxrwxr-x 1 test test 6820 Apr 2 14:29 1.ctest@DESKTOP-AR8TSM0:~$ ls -l 1.c --time=ctime # ctime-rwxrwxr-x 1 test test 6820 Apr 2 15:10 1.ctest@DESKTOP-AR8TSM0:~$ test@DESKTOP-AR8TSM0:~$ ls -l 1.c # 默認mtime-rwxrwxr-x 1 test test 6820 Apr 2 15:10 1.ctest@DESKTOP-AR8TSM0:~$ ls -lu 1.c # atime-rwxrwxr-x 1 test test 6820 Apr 2 14:29 1.ctest@DESKTOP-AR8TSM0:~$ ls -lc 1.c # ctime-rwxrwxr-x 1 test test 6820 Apr 2 15:10 1.ctest@DESKTOP-AR8TSM0:~$文件、目錄的創(chuàng)建與刪除
創(chuàng)建目錄mkdir,用法:
mkdir [-mp] 目錄名 -m:表示創(chuàng)建目錄時直接設(shè)置權(quán)限 -p:表示遞歸創(chuàng)建多層目錄創(chuàng)建文件touch,用法:
touch file_name刪除文件/目錄rm,用法:
rm [-rfi] file_name-r:表示遞歸刪除,刪除目錄時需要加此參數(shù) -i:詢問是否刪除(yes/no) -f:強制刪除,不進行詢問查看文件類型file命令
簡單查看文件類型的命令file,查看文件是屬于二進制文件還是ASCII文件,用法:
file your_file_name文件、目錄的復(fù)制和移動
cp命令,用法如下:
cp [-apdriulfs] src dest選項說明: -p: 文件的屬性(權(quán)限、屬組、時間戳-r或-R:遞歸復(fù)制,常用于復(fù)制非空目錄。 -d:復(fù)制的源文件如果是鏈接文件,則復(fù)制鏈接文件而不是指向的文件本身。即保持鏈接屬性,復(fù)制快捷方式本身。如果不指定-d,則復(fù)制的是鏈接所指向的文件。 -a:a=pdr三個選項。歸檔拷貝,常用于備份。 -i:復(fù)制時如果目標(biāo)文件已經(jīng)存在,詢問是否替換。 -u:(update)若目標(biāo)文件和源文件同名,但屬性不一樣(如修改時間,大小等),則覆蓋目標(biāo)文件。 -f:強制復(fù)制,如果目標(biāo)存在,不會進行-i選項的詢問和-u選項的考慮,直接覆蓋。 -l:在目標(biāo)位置建立硬鏈接,而不是復(fù)制文件本身。 -s:在目標(biāo)位置建立軟鏈接,而不是復(fù)制文件本身(軟鏈接或符號鏈接相當(dāng)于windows的快捷方式)。scp命令,scp是基于ssh的安全拷貝命令,實現(xiàn)的是在host與host之間的拷貝,可以是本地到遠程的、本地到本地的,甚至可以遠程到遠程復(fù)制。用法如下:
scp [-12BCpqrv] [-l limit] [-P port] [[user@]host1:]file1 ... [[user@]host2:]file2選項說明:-1:使用ssh v1版本,這是默認使用協(xié)議版本-2:使用ssh v2版本-C:拷貝時先壓縮,節(jié)省帶寬-l limit:限制拷貝速度,Kbit/s.-P port:指定目標(biāo)主機上ssh端口,默認是22端口-p:拷貝時保持源文件的mtime,atime,owner,group,privileges-r:遞歸拷貝,用于拷貝目錄-v:輸出詳細信息# 拷貝本地到遠程目錄scp /home/a.txt root@192.168.6.2:/home/tmp/ #拷貝遠程到本地scp root@192.168.6.2:/home/a.txt /home/ #遠程到遠程的拷貝scp root@192.168.6.2:/home/a.txt root@192.168.6.3:/home/mv命令,用來移動文件和目錄,還可以用于重命名文件或目錄,用法如下:
mv [-iuf] src dest # 移動單個文件或目錄mv [-iuf] src1 src2 src3 dest_dir # 移動多個文件或目錄選項說明:-f:如果目標(biāo)文件已存在,則強制覆蓋文件-i:如果目標(biāo)文件已存在,則提示是否要覆蓋-n:如果目標(biāo)文件已存在,則不覆蓋已存在的文件-u:(update)果源文件和目標(biāo)文件不同,則移動,否則不移動查看文件內(nèi)容
cat命令,用法如下:
cat [OPTION]... [FILE]...選項說明-n:顯示所有行的行號-b:顯示非空行的行號-E:在每行行尾加上$符號-T:將TAB符號輸出為"^I"-s:壓縮連續(xù)空行為單個空行tac命令,與cat相反,反向打印文本內(nèi)容-將每個文件寫入標(biāo)準輸出,最后一行在最前邊,用法如下:
cat [OPTION]... [FILE]...沒有文件,或者當(dāng)文件是-,讀取標(biāo)準輸入-b, --before 將分隔符放在文件記錄前 -r, --regex 將分隔符解釋為正則表達式-s, --separator=STRING 使用字符串作為分隔符,而不是新行--help 展示這個幫助和退出--version 輸出版本信息和退出head命令,顯示文件開頭,默認顯示10行,用法如下:
-n行數(shù):指定顯示的行數(shù)-c字符數(shù):指定顯示的字符數(shù)-v:顯示文件名頭信息-q:不顯示文件名頭信息,默認操作tail命令,和head相反,顯示后面的行,默認是后10行,用法如下:
-n行數(shù):指定顯示的行數(shù)-c字符數(shù):指定顯示的最后幾個字符數(shù)-v:顯示文件名頭信息-q:不顯示文件名頭信息,默認操作-f:循環(huán)讀取-s:--sleep-interval=S,結(jié)合f選項表示循環(huán)間隔時間,默認1s循環(huán)+num:從num行顯示正向顯示more命令,分頁顯示內(nèi)容,空格翻頁,enter下翻一行,q退出,用法如下:
-num:指定顯示行數(shù)+num:從指定行數(shù)開始顯示-c:不滾屏顯示,每次刷新屏幕-p:類似-c-d:顯示繼續(xù)和退出的提示操作-s:將多空行壓縮為一個空行-u:禁止下劃線+/string:搜索string并顯示less命令,類似于more命令,自行查看man手冊。
diff命令,比較文件內(nèi)容,用法如下:
diff file1 file2文件查找類命令
which命令,顯示命令或腳本的全路徑,默認也會將命令的別名顯示出來,用法如下:
which your_file|命令whereis命令,找出二進制文件、源文件和man文檔文件,用法如下:
-b:只顯示二進制文件-B:只在指定目錄下查找二進制文件-m:只顯示man手冊-M:只在指定目錄下查找man手冊-s:只顯示源文件-S:只在指定目錄下查找源文件-f:不顯示路徑只顯示文件名,使用B|M|S參數(shù)必帶此選項-l:顯示whereis的搜索路徑喜歡的,點贊支持一下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qfile指定从多少行开始_大牛进化路上之Linux基础命令,看看你了解多少?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ysql对日期的操作_MySql对日期
- 下一篇: python常用模块用法_python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