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计算机技术的课件,了解计算机课件.ppt
了解計算機課件.ppt
計算機應用基礎 第1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1.教學重點 計算機發展及分類; 計算機的特點及應用。 2.教學難點 識別并區分計算機發展階段; 收集計算機應用與發展的案例,描述計算機發展的趨勢。 這是一幅很著名的人類進化幽默圖 了解計算機技術 任務1 : 了解計算機的發展歷程與趨勢 任務2 : 第1章 了解計算機 1、信息技術 2、信息 3、數據 相關知識點: 了解什么是計算機 技術 任務1 : 第1章 了解計算機 1.1 基本概念 信息 是一種知識,是接受者事先不知道不了解的知識。 數據 是信息的載體。數值、文字、語言、圖形、圖像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數據。 ?信息技術 是指對信息進行采集、傳輸、存儲、加工、表達的各種技術之和。現代信息技術“以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為特征”。 信息≠數據 1、計算機的產生 2、計算機的發展歷史 3、計算機的特點 4、計算機的分類 5、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相關知識點: 了解計算機的發展歷程與趨勢 任務2 : 第1章 了解計算機 1.1.1 計算機的產生 電子計算機是指由電子器件組成、具有邏輯判斷、自動控制和記憶功能的現代計算和信息處理工具。 什么是 計算機? 第一臺計算機叫“ENIAC”(埃歷阿克),即“電子數值 積分和計算機” 的英文縮寫。1946年誕生于美國。 1.1.1 計算機的產生 第一階段 1946—1958 (電子管時代) 第二階段 1959—1964 (晶體管時代) 第三階段 1965—1970 (集成電路時代) 第四階段 1971至今 (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 計算機的發展史 計算機的發展是以什么為標志的:電子器件/邏輯元件/物理器件 計算機的發展史 時代 年 份 器 件 軟 件 應 用 一 46-58 電子管 機器語言匯編語言 科學計算 二 59-64 晶體管 高級語言 數據處理工業控制 三 65-70 中小集成電路 操作系統 文字、圖形處理 四 71年迄今 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數據庫、網絡等 社會的各個領域 電子管 晶體管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 物理器件:電子管 運算速度:只有每秒幾千次到幾萬次 內存容量:只有幾千個字 語言:用二進制表示的機器語言或助記符表示的匯編語言編寫程序 物理器件:晶體管 運算速度:每秒幾十萬次基本運算 內存容量:擴大到幾十萬字 語言:出現了FORTRAN、COBOL等高級程序設計語言 ---- 第二代 物理器件:集成電路 運算速度:每秒幾十萬到幾百萬次 內存容量:可靠性等都有較大的提高 語言:操作系統逐步成熟。多處理機、虛擬存儲器系統以及面向用戶的應用軟件的發展,大大豐富了計算機軟件資源。 ---- 第三代 物理器件:大或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運算速度:每秒幾百萬次甚至上億次 內存容量:可靠性等都有較大的提高 語言:出現了數據庫系統、分布式操作系統等,應用軟件的開發已逐步成為一個龐大的現代產業。 ---- 第四代 ---- 第一代 ?運算速度快 ?計算精度高 ?具有記憶和邏輯判斷功能 ?能自動執行的功能 1.1.2 計算機的特點 1、按規模分: 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計算機、工作站。 2、按用途分: 專業計算機、通用計算機。 3、按原理分: 模擬計算機、數字計算機、模擬、數字混合計算機 。 1.1.3 計算機的分類 1、巨型(或超級)計算機 2、大中小型計算機 3、工作站 4、微型計算機 1.1.3 計算機的分類 區別:體積、功能、應用、數據存儲量、指令系統、價格 1.1.4 計算機的應用 1、科學計算(最早的計算機的應用) 彈道軌跡、天氣預報、高能物理等 2、數據處理(應用最廣泛的一個領域) 辦公自動化、事務處理、情報檢索等 4、過程控制(或稱實時控制) 機械、冶金、電力及衛星、導彈發射等 3、計算機輔助系統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計 算機輔助測試CAT等 5、人工智能 專家系統、自然語言理解、機器人等 6、網絡與通信 電子郵件、計算機會議 1.1.5 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計算機發展趨勢: 巨型化:性能最好,功能最強,容量最大,速度最快。 微型化:體積小,功能全,價格低,可靠性高。 網絡化:共享計算機軟件、硬件資源。 智能化:讓計算機模仿人的感覺、行為、思維的機理。 多功能化: 1.1.5 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巨型化:指計算機具有極高的運算速度、大容量的存布空間、更加強大和完善的功能,主要用于航空航天、軍事、氣象、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學科領域。 美洲豹(美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了解计算机技术的课件,了解计算机课件.ppt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EM最大期望算法与jensen不等式
- 下一篇: JSP企业人事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