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论及其应用 2018年期末考试 答案总结
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圖論期末考試答案總結(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圖論期末考試答案總結(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圖論期末考試答案總結(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圖論期末考試答案總結(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圖論期末考試答案總結(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圖論期末考試答案總結(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圖論期末考試答案總結(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圖論期末考試答案總結(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圖論期末考試答案總結(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圖論期末考試答案總結(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圖論期末考試答案總結(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圖論期末考試答案總結(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圖論期末考試答案總結(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
電子科技大學 圖論 2018年期末考試答案,不一定完全正確,僅供參考。
| 題號 | 答案 | 知識點與備注 |
| 填空題 | ||
| 1 | 2^m | 生成子圖的定義 |
| 2 | \sum_{1<=i<j<=l}n_{i}n_{j} | 完全l部圖定義;PPT上已有結論 |
| 3 | 10 | 最小生成樹算法 |
| 4 | 7 | 塊的定義 |
| 5 | 5 | 強連通分支的含義 |
| 選擇題 | ||
| 1 | A ? | 只要求圖的度序列,故和為偶數即可。 A不是偶數,故選A |
| 2 | B ? | A:錯誤 如K2 B 正確,數學歸納 C 錯誤 如K2 D 錯誤,如自環或8字形閉跡(如兩個C6的一個頂點連在一起)。 |
| 3 | A | A: 錯誤,點連通度小于等于邊連通度; B 正確。 由握手定理可證 C 正確。 點連通度<=最小度<=n-1 D 正確 就是定義 |
| 4 | B | A錯誤,如8字形閉跡(如兩個C6的一個頂點連在一起)。 B 正確 無奇圈 C 錯誤, 充分條件的否命題不一定成立(只是充分條件不是必要條件) D 錯誤 如C6 |
| 5 | D | A:正確 貝爾熱定理 定理1 (貝爾熱,1957) G的匹配M是最大匹配,當且僅當G不包含M可擴路。必要性:若含一條M可擴路P,則P中M的邊必非M的邊少一條,于是可有新的M由P中非M邊組成。與M時最大匹配矛盾! 充分性:若不然,設M1是G的一個最大匹配,則|M1|>|M|,令H = M1ΔM。容易知道:G[H]的每個分支或者是由M1與M中邊交替組成的偶圈,或者是由M1與M中邊交替組成的路。在每個偶圈中,M1與M中邊數相等;但因|M1|>|M|,所以,至少有一條路P,其起點和終點都是M非飽和點,于是,它是G的一條M可擴路。這與條件矛盾。 ? B 正確。哥尼定理 定理2 (哥尼,1931) 在偶圖中,最大匹配的邊數等于最小覆蓋的頂點數。 ? C 正確。首先證|X|=|Y|,之后對X中任意子集S,考慮與S關聯的邊集E1和與N(S)關聯的邊集E2,則E1包含于E2,可得|S|<=|N(S)|,故由Hall定理存在飽和X的匹配,又因為等部,故有完美匹配。 D 錯誤,無割邊3正則圖一定有完美匹配(彼得森定理),但否命題不一定成立。其反例亦有割點。 |
| 大題 | ||
| 三 | 圖序列的判定定理 注意排序即可 | |
| 四 | 證明 對于G的一條邊e來說,G的生成樹中包含邊e的棵數為G.e,而不包含e的棵數為G-e. | |
| 五 | 由度序列判定定理,存在m<n/2,使得dm<=m且d(n-m)<n-m. 而Cm,n圖的度序列恰好滿足上述要求。 因此G度弱于該Cm,n圖 即G度弱于某個Cm,n圖 | |
| 六 | K(4n+1)可以分解為2n個邊不重的2因子的并;而兩個邊不重的2因子的并可以組合為一個4因子。因此K(4n+1)可以分解為n個4因子。故可以4因子分解。 | |
| 七 | G*的邊數為10,點數為3,且是平面連通圖,故由歐拉公式,面數為9. ? 注意:當G不連通時,G的點數不等于G*的面數!故不能通過G的點數來求解! | |
| 八 | 理想子圖計數法 [k]3+2[k]4+[k]5 | |
| 九 | 邊染色問題。 最大度為Δ=5;n=7=2*3+1;邊數為16>3Δ,故邊色數為6. 分組略? | |
| 十 | 點色數 有K3,故點色數>=3 可找到,故點色數=3 分組略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图论及其应用 2018年期末考试 答案总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瑞利信道建模 matlab程序原理到实现
- 下一篇: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课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