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开学第一课”金句频出!这堂硬核公开课讲了啥?
在4月19日,
中國科學院院士、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
為即將正式返校的中學生們
上了“開學第一課”,
與中學生分享他從事科學研究以來
近30年來的人生思考。
施一公送給中學生八個字:
獨立思考、尊重科學,
并和大家分享了一個很長的故事,
這個故事與當下每個人息息相關,
一起來聽聽
▼
正文
(有刪減)
▼
01
送給同學們8個字:
獨立、思考、 尊重 、科學
今天我講的第一個詞就是“獨立”。為什么一開始開學要講獨立,自立,雖然你們還沒有成年,但你們已經應該要逐漸地自立、獨立,用自己獨立的眼光審視世界,在生活中也要一點一點獨立起來,自立起來。沒有獨立,就很難有今后一點一點對世界的判斷,對周圍世界的認識。
第二個詞是獨立“思考”,無論是教科書、老師、家長、朋友,還是你周圍的小伙伴給你說了一件事,講了一個故事,自己都要在人云亦云之后想一想,這個故事的道理對不對,逐漸形成自己的判斷。
其實任何一個人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一開始總會有各種標新立異的想法,也許有些觀點不被社會接受,也許有些觀點是錯誤的,都沒有關系,獨立思考的價值是一輩子的,不僅在學習中會受益,將來工作中,走上社會,甚至走出國門,在任何一個地方,你都會受益于你獨立思考的這樣一種行為和能力。
除了“獨立”和“獨立思考”這兩點之外。我還有兩點特別想和同學們分享。那就是第三點——尊重。尊重什么呢?我講兩個方面。
一是尊重自己。任何一個人在成熟過程中,一定是尊重自己的過程。但只是尊重自己遠遠不夠,如果只有尊重自己,這個社會會變得很對立。
這個社會是需要包容,需要彼此理解的。而包容和理解的背后是需要尊重別人。你尊重了自己同時尊重了別人,社會自然會有包容,社會自然可以和諧發展,社會、周圍的環境自然會讓你賞心悅目,世界會變得平和。
第四點,那就是科學。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仍然在世界各國蔓延的時候,最后的主宰就是科學,科學是世界前進的動力,也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必須尊重科學。
02
一個100多年以前的故事
一直延續到疫情今天
故事很長,可以一直追溯到19世紀。
有一個科學家叫倫琴,他在1895年發現了X射線,他用X射線給他的夫人拍了一張手的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婚戒手指,看到骨骼。這是人類已知的第一張X射線穿透組織之后留下來的照片,顯示X射線強大的穿透功能。這樣一個科學發現,我想同學們都很清楚,后來走進醫學,成為醫學的一個重要影響基礎。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個就給了倫琴先生。
他后面,一位著名的德國科學家,叫馬克思·馮·勞厄。馬克思·馮·勞厄在上個世紀初,也就是二十世紀初,發現了氯化鈉晶體可以被X射線折射衍射的現象,這個發現非常重大,所以德國科學家馬克思·馮·勞厄獲得了191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大家可以想象,X射線的出現,從倫琴到馬克思·馮·勞厄,已經開始接過接力棒往前走了。但是,盡管馬克思·馮·勞厄發現了食鹽晶體,他并沒有發現衍射的規律,而這個規律是由英國父子科學家,也叫布拉格父子,布拉格父子攜手合作,用了很長的時間推理出一個特別簡單的公式,那就是,n倍的波長,等于兩倍的間距乘以入射角θ的sin,就是nλ=2dsinθ。這樣一個非常簡單的布拉格公式,是我們人類現在觀察物質世界最重要的理論依據。
布拉格父子1915年分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這位做兒子的,也就是我們說的勞倫斯·布拉格,他只有25歲,是至今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我講到這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科學需要合作,需要激勵,他在求真,他在尋求自然界的規律。
這個故事并沒有講完,我們再往前走就到了今年,2020年,新冠疫情在世界大爆發。
在這個過程中,從西湖大學,到清華大學,到中國科學院,到美國,到西歐的一些實驗室,大家先后用X射線的技術,冷凍電鏡的技術,他們都是同一個根本的方向的技術,那就是從微觀上看清,比如蛋白質的空間三維結構,從而給人類以希望,給人類以制藥、疫苗,今后來防控治療疾病的希望。
比如說在西湖大學,我們的周強研究員,運用冷凍電鏡的技術,和他的團隊一起解析了一個重要結構。
我的這個故事講得很長,整個過程想告訴同學們一個什么樣的觀點呢?
那就是,科學發現,基礎研究,從根本上來講,是決定我們現在和未來最根本的力量。我作為老師也特別希望同學們想一想怎么做你可以更多、更好地發揮你的潛力,給這個世界,給這個社會,給關愛你的人,帶來更加無愧于自己先天的一些貢獻。
我進行科學研究已經三十年左右了,每一次一個重大的科學發現、科學突破在我實驗室出現的時候,我看到的時候,我的這種愉悅感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它是一種刻骨銘心的愉悅,怎么來描述呢?
我試圖讓同學們理解,在人類歷史,浩瀚的歷史中,在宇宙長河中,你們想一想,我們能留下什么?當你在你的實驗室里,在你的筆記本里,在你的思考過程中,有一個重大的理論突破,有一個核心的實驗觀察,這種愉悅感,你不覺得比中了彩票大獎更加不可思議嗎?這是用你自己的力量,在改變世界,在創造奇跡。
最后,結束的時候想給同學們用一個順口溜鼓勵同學們,保證自己學業順利。這個順口溜是這樣的:
愛體育、愛科學、
愛鍛煉、愛學習,
教室,一去如故,
操場,常來常新,
學習鍛煉兩不誤,
健康學習工作50年。
我是施一公,我能做到,你呢?
編輯?∑Gemini
來源:灼見
文章推薦
?數學家探索兩個幾何世界之間的鏡像鏈接
?數學天才帕吉特:他有如電影般的人生際遇
?世界上最奇怪的數學天才,被獎勵100萬卻拒領,寧愿過得像乞丐
?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學習本身就是一門學問
?如果沒有數學,我們如何測量
?數學的真相:物理時空的數字模型還是現實本身?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施一公“开学第一课”金句频出!这堂硬核公开课讲了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用面包分析数学定律,数学老师成网红
- 下一篇: 华人学者黄皓两页证明解决计算机科学领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