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硕士宅家啃老:你替孩子走的路,最后都成了坑
前幾天,又被一則新聞刷了三觀。
今年48歲的大衛,上海人,從小學霸,大學讀的是同濟,后來又在加拿大名校滑鐵盧大學拿到了工程碩士學位。算是傳說中的“別人家孩子”了。
但是,6年前他回國后,一直不肯工作,天天窩在家里,白天睡覺,晚上玩游戲,靠老媽給一點生活費茍活。
而他老媽丁阿婆已經82歲了,有尿毒癥,每周需要三次坐公交車去透析。
丁阿婆一個月3500塊退休金,醫療費要花2000多,再養活自己和兒子,深感力不從心。
她苦苦勸兒子出去工作,兒子死活不肯。
身心俱疲之下,丁阿婆準備去法院告兒子,讓他出贍養費,以此逼迫他工作。
但找了律師后發現,就算勝訴,兒子要是依然不肯工作,法院也沒辦法。丁阿婆無奈撤訴。
對于今天的局面,她懊悔不已:“我教育不對,樣樣包辦,他從小樣樣現成的,依賴慣了……”
而兒子也把自己的種種不順歸咎在老媽身上,說是老媽的溺愛毀了他前途。
丁阿婆抹著眼淚說:“我毀了你前途,我有罪……”
真是讓人心酸。
養兒一場不易,把兒子培養成高端人才更不易,結果竟是這么個結果。
兒子自身當然有很大問題。但作為家長,我們更該深思這種巨嬰的成因。
丁阿婆那句“他樣樣現成的,依賴慣了”,值得所有父母警醒。
每個父母在樣樣替孩子包辦的時候,都不會意識到自己在養一個巨嬰。但事實上,“成年而不自立”并不是個別現象。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統計,在城市里,我國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現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費。
不少家長還沒意識到“教孩子獨立”有多重要,還在以愛之名為孩子包辦一切,還傻傻地說“別的不用管,你只要學習好就行了”,還以為“孩子長大自然就獨立了”……
我表姐就是這種。她是全職媽媽,又很疼孩子,所以什么都幫孩子做了。
女兒五歲,吃飯還靠她一勺勺喂。
女兒上一年級,每天都是她幫忙裝書包。
女兒四年級還不會系鞋帶,有天在學校鞋帶開了,自己亂七八糟打了十幾個死結。
每次學校要求孩子回家做手工,表姐都全權代勞,女兒拿到學校總受表揚。
我送她倆字:傻媽。
她不服:我閨女說我是世界上最好的媽。
唉。孩子懂什么呢?她知道去日苦多、不練出一身硬本事不足以扛起這一生嗎?她只知道你此刻讓我舒服快樂,你就是好人。
孩子不懂,大人再不懂,她如何學會自己撐起一片天?
人的能力是循序漸進的。一個從來沒有獨立能力的孩子,絕不可能在大學畢業的第一天,就忽然可以整理房間、洗衣做飯、照顧好自己了,更不可能立刻就能兢兢業業工作、方方面面周全、和領導同事相處良好。
沒有一個孩子會一夜長大。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必須要面對的麻煩和壓力,如果你非要代勞,那么所有你替他走的路,日后都可能變成他爬不出的坑。
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么很多人啃老卻沒有羞恥感呢?
有個年輕人答:父母如果不能讓孩子幸福,生他干嘛?有錢養得起就可以。你孩子成年后出去工作累死累活你很開心?
多可怕,啃老啃出正義感了。而這種心態,一定事出有因。
我兒子的老師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依賴家長。紅領巾臟了怪媽媽沒洗,沒穿校服怪媽媽沒提醒,沒帶水杯怪媽媽忘了給他裝。
他們學校要求孩子每天聽20分鐘英語,聽完找家長簽字,證明聽過了。
剛開始常有孩子不簽,老師一問,都是“我聽了,我媽沒給我簽”。言外之意,怪我媽。
老師就明明白白說:讓家長簽字,這是你的任務,你必須把本子拿給他們,看著他們簽好,他們要是忙,就等會兒再找,兩次不簽就找三次。總之,這是你必須做的,做不好我就批評你,而不是你父母。
但有一天,又一個女生沒簽,理由又是“我媽忘了”。
老師批評了她。
不想沒一會兒,女生的媽媽火急火燎給老師留言,說“糟了,忘了給孩子簽字,是我的錯,別批評孩子。”
老師說,她找您簽字了嗎?
媽媽說沒找,一直都是她主動給孩子簽的。
老師有點氣,說:您想過嗎,如果孩子將來工作了,很多事要找領導簽字,領導會說“你不用管,我每天想著簽”嗎?如果她有重要的合同今天必須簽字,但領導在開會,她就放那不管了,最后丟了大單子,她跟領導說“沒辦法那天你在開會”,領導會原諒她嗎?
您現在什么都包辦容易,但如果孩子學不會處理問題、承擔責任,她將來怎么適應社會?
的確如此。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很多經歷,其實都是在模擬未來的場景。他獨自面對、處理的事情越多,將來的適應能力自然越強。
所以,你若真愛孩子,就該讓他自己吃飯,自己買畫筆,自己處理和朋友的矛盾……
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簡單八個字,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他會在做事的過程中感知世界,了解自己,掌握生存技能,也慢慢地學會承受壓力,權衡利弊,與人合作,收拾殘局,逆境中迅速調整,迷茫時保持耐心。
有了這樣的獨立能力,他才不會在自己面對社會時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才不會遇到一次小失敗就一蹶不振,又逃回父母身邊求保護、求圈養。
巨嬰不是一天養成的。飛天的鳳凰更不是。
我們不求孩子多么快意人生,起碼不能讓他四十歲了還躲在我們的羽翼下瑟瑟發抖。
否則,到八十歲忽然意識到“我錯了,不該從小樣樣給他包辦”,可是已經不能從頭來過。
那該有多難過。
∑編輯?|?Gemini
來源 | 李月亮(bymooneye)
算法數學之美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涉及數學、物理、算法、計算機、編程等相關領域,經采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math_alg@163.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名校硕士宅家啃老:你替孩子走的路,最后都成了坑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邱勇校长在201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
- 下一篇: 梅森素数为什么这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