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些死于决斗的大牛
中國人好約架,多是網紅調皮或者法盲;歐洲人好決斗,多是為了女人和尊嚴。對于這些人,小史一般會送上一句宋小寶的名言:你說你是不是傻,是不是傻!
普希金
1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說不定未來會更悲劇。
丹斯特
普希金全名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一看這么長的名字就知道是個貴族。他的老婆叫娜塔麗婭·尼古拉耶夫娜·岡察洛娃,名字比普希金還要長,也是貴族出身,大家閨秀。
1837年2月8日普希金與丹特士的那場決斗,最終使得“俄羅斯詩歌的太陽”隕落,年僅38歲。
普希金與丹特士之間的恩怨,源于普希金的妻子娜塔麗婭·岡察洛娃。娜塔麗婭容貌出眾,1831年2月18日,普希金與娜塔麗婭成婚。隨后,這對戀人共同生活了6年,并先后生了5個孩子。
普希金妻子,“俄羅斯第一美女”
但是法國青年丹特士的出現,破壞了普希金家庭的安寧。丹特士外表健壯,風流瀟灑,但被認為是個好色之徒。1835年6月17日,普希金夫婦在偶然間遇到丹特士。隨后,在沙皇的支持下,丹特士開始瘋狂追求娜塔麗婭,一時間,娜塔麗婭與丹特士之間的流言在當時俄國上層社會流行開來。
丹斯特
為了自己的妻子,也為了自己的榮譽,普希金最終選擇了決斗的方式來了結同丹特士之間的恩怨,并為此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伽羅華
2
天才數學家伽羅華,這位21歲不到的天才數學家,在一場“因愛而生”的決斗中,以“俄羅斯輪盤賭”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而他決斗前一夜的書稿,卻要使后來的數學家們忙上幾百年。
引起決斗的人是伽羅華曾居住旅店的醫生的女兒,伽羅華為了她主動挑起決斗。和伽羅華決斗的人是兩名“愛國者”。根據大仲馬的回憶錄,決斗者是軍官德艾爾賓維爾。但是根據決斗幾天后一家報紙的報道,與伽羅華決斗的是和他一起被捕的“人民之友社”成員、他的好友杜沙特雷。
由于是朋友決斗,所以沒有采取手槍對射的方式,而是采用“俄羅斯輪盤賭”,用槍口互相頂著對方開槍,其中只有一把槍裝著子彈。在決斗場上,他被打穿了腸子。1832年5月30日清晨,離開了人世,數學史上最年輕、最富有創造性的頭腦停止了思考。
在那次著名的決斗之前,伽羅華非常清楚對手的槍法,也明白自己的命運,所以連夜給朋友寫信,倉促地把自己生平的數學研究心得扼要寫出,并附以論文手稿。
他的死使數學的發展被推遲了幾十年,他在給朋友舍瓦利葉的信中說:“我在分析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發現。有些是關于方程論的;有些是關于整函數的……公開請求雅可比或高斯,不是對這些定理的正確性,而是對這些定理的重要性發表意見。我希望將來有人發現,這些對于消除所有有關的混亂是有益的。”死前,他對在身邊哭泣的弟弟說:“不要哭,我需要足夠的勇氣在20歲的時候死去”。后世數學家和歷史學家都對其死扼腕嘆息,一位世界上最杰出的數學家在他20歲時被殺身亡,而他研究數學才只有五年。
漢密爾頓
3
1804年7月11日清晨,美國的開國元勛亞歷山大· 漢米爾頓跟自己的政敵,杰斐遜的副總統阿倫·伯爾進行了一場決斗。
兩人很早之前就開始較勁,1801年2月1日,由聯邦黨占統治地位的眾議院開始就推選伯爾還是杰斐遜出任總統一事進行商議。雖然大多數聯邦黨人在心理上更傾向于伯爾,但漢密爾頓最終說服了幾位眾議員投了空白票,結果杰斐遜在第36輪投票中勝出,成為美國第三任總統。伯爾成為副總統。
于是,兩人約定要決斗。1804年7月11日天剛破曉,漢密爾頓便和他的兩位助手一起乘上帆船出發了,來到了新澤西。因為獨立戰爭以后,決斗受到抨擊,在紐約已被宣布為違法行為。因此決斗要到哈得孫河對面的新澤西州去進行。
決斗并沒有耗費多長時間。兩個回合后,伯爾槍擊并重創漢密爾頓,漢密爾頓被帶返威廉·巴也特在曼哈頓的家,延至翌日二時不治身亡。
萊蒙托夫
4
普希金去世后不久,對普希金十分崇敬的詩人萊蒙托夫寫了《詩人之死》,指沙皇政府為罪魁禍首,一時傳為名作,然而萊蒙托夫最終也死于決斗。?
《詩人之死》
你們這些蜂擁在寶座前的貪婪的一群啊,
扼殺自由、天才、光榮的屠夫!
你們躲在法律的蔭庇下
公理和正義對你們向來噤口無聲!
為此,沙皇尼古拉一世把萊蒙托夫發配到戰火中的高加索地區。當他再次回到高加索地區,見到了軍中的老戰友尼古拉·馬丁諾夫,這是個相當膚淺的家伙,一心想著周旋于當地的貴族少女之間。
他把馬丁諾夫當作譏諷嘲笑的靶子,馬丁諾夫很能隱忍,直到詩人開始在女性面前嘲笑他。就這樣因為一場誤會,老朋友之間的決斗發生了。
7月15日,在馬舒克山的山腳下,萊蒙托夫故意失手,而馬丁諾夫則擊中了目標。這位27歲的詩人當場死亡。"卑鄙之人死于卑鄙之手,"沙皇尼古拉斯在得知這一消息后說,但幾分鐘后又說,"能接替普希金地位的人死了。"
令人驚訝的是,在其去世前一年完成的最著名的小說《當代英雄》里,萊蒙托夫描寫了主角畢巧林的一場決斗;對手是搬弄是非的格魯什尼茨基,其性格和馬丁諾夫非常像。在小說中,畢巧林殺死了格魯什尼茨基,而在現實中結果卻截然相反。
菲利斯·卡羅·卡瓦洛蒂
5
一生決斗三十余次、最終命喪決斗場的意大利詩人菲利斯·卡羅·卡瓦洛蒂(Cavallotti)堪稱詩人中最為有名的“角斗士”,他18歲發表愛國詩句而聞名、出版過多卷詩集、兼具詩人、劇作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畢生為意大利獨立而奔走呼喊,也曾當選為意大利議員,和包括意大利駐維也納大使在內的多人。
1868年3月6日下午,菲利斯·卡瓦洛蒂在羅馬和對手決斗時不幸身亡,對方是《威尼斯報》的編輯馬科拉。
據1868年3月7日的《紐約時報》報道,決斗開始后,卡瓦洛蒂猛烈攻擊對手,頭兩回合沒有分出勝負,但是在第三回合,卡瓦洛蒂的咽喉遭到了致命一擊。醫生趕來后無計可施,卡瓦洛蒂只活了十分鐘,沒有留下任何話遺言,他死后葬在了馬焦雷湖。
相約決斗在以騎士精神、紳士風度的歐洲流行一時,知識分子為了所謂真理、榮譽、愛情而不惜武力決斗,甚至犧牲性命,實在荒謬。
萊蒙托夫有一首《帆》極為知名:
一只船孤獨的航行在海上,
它既不尋求幸福,
也不逃避幸福,
底下是沉靜而碧藍的大海,
而頭頂是金色的太陽。
你應當征服的是大海,而不是海浪。
來源:反觀
----------
等的就是你,真的超有趣!高能金融抱團群發車啦~
加我拉你進群呦
算法數學之美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涉及數學、物理、算法、計算機、編程等相關領域。
稿件一經采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math_alg@163.com
商務合作:聯系微信號hengzi5809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说说那些死于决斗的大牛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数学如何杀死了雷曼兄弟
- 下一篇: 2021年9月24日和学生隆兴的学术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