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联合中国信通院发布《云计算开放应用架构》标准,加速云原生应用规模化落地进程
來源 | 阿里巴巴云原生公眾號
?
2021 年 5 月 26 日,由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 10 余家單位聯合發起的《云計算開放應用架構》標準文件在“云原生產業大會”現場發布。該架構以阿里云、微軟云聯合發起的開源項目“開放應用架構模型(Open Application Model,以下簡稱 OAM)”為實現基礎,旨在為云端應用管理者提供統一的應用描述規范及開放應用程序能力管理框架,以期推動簡潔、高效、可控的云原生應用管理與交付方式在更多行業和企業中的大規模落地。
如今,云原生已經成為企業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幫助業務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隨著全球數字化進程不斷加深,構建高效、敏捷、自動化的技術支持平臺成為企業塑造核心競爭力的剛性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應用研發模式向云原生應用轉型的趨勢逐漸成為共識,使企業能夠最大化利用云原生紅利,獲得更低的研發成本,提升業務創新效率。云原生已經成為企業數字創新的最短路徑。
雖然已經在一些關鍵領域取得進展,但對于大部分行業和企業來說,對于云原生的規模化應用探索仍處于初級階段。這是因為從本質上來看,云原生是一套軟件與基礎設施架構設計的指導思想,并非能被一項具體技術所指代,存在較高門檻。因此,對云原生技術在規模化應用時安全性、可靠性、性能、連續性等的顧慮在企業中普遍存在。CNCF 發布的《2020 中國云原生調查報告》中顯示,越來越多的單位正在尋求使用云原生技術的最佳解決方案,有 42% 的用戶基于混合云實現云原生落地,預測未來該比例還將繼續增長。
《云計算開放應用架構》標準指出,與傳統應用開發不同,依托云計算之上的應用不再是簡單的可執行文件,需要處理大量的外部依賴,才能夠被最終用戶使用。傳統模式下,云計算應用的開發者需要花費大量精力來進行應用整體部署架構的設計,明確云計算應用需要依賴的各個云服務。這個過程中還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云資源分配不及時、云服務配置不合理、應用上線過程中需要在各種云產品之間切換等等。導致上述問題有兩大原因,一是應用不能以統一、自描述的方式定義應用與云資源的關系;二是云基礎設施沒有一種統一、標準、高效的方式交付給應用使用。
云原生技術的未來,大規模普及是必然。只有以應用為中心,云原生技術體系才能以更高效的方式為應用“輸送”基礎設施能力。開放應用架構的重要價值在于可以為廣大云端應用管理者提供一套統一的應用描述規范,實現云計算應用與底層平臺之間的解耦,解決應用部署和和遷移困難的問題。同時,將開發者、運維和平臺運營人員之間的關注點分離,讓不同角色專注于領域知識和能力,使應用交付變得更加高效、可靠和自動化。
?
圖:開放應用模型(OAM)
云計算開放應用架構的本質是一個高度可擴展的應用定義與能力管理模型,能夠為用戶提供統一的標準化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和框架,與任何特定的容器運行時、編排軟件、云提供商或硬件配置無關。所有遵守該接口和框架構建的平臺都可以為符合開發應用架構的應用提供服務,為用戶提供完全一致的應用管理體驗。該架構具備以下特點:
?
- 開發和運維關注點分離:開發者關注業務邏輯,運維人員關注運維能力,讓不同角色更專注于領域知識和能力。
- 平臺無關與高可擴展:應用定義與平臺實現解耦,應用描述支持跨平臺實現和可擴展性。
- 模塊化應用部署和運維特征:應用部署和運維能力可以描述成高層抽象模塊,開發和運維可以自由組合和支持模塊化實現。
圖:基于 KubeVela 的完整工作流
?
2020 年 11 月,CNCF 應用交付領域小組與OAM社區共同宣布 OAM 在 Kubernetes 上的標準實現 KubeVela 項目正式開源。2021 年 4 月,KubeVela v1.0 發布,標志著 OAM 模型在云原生應用交付使用場景取得最大化驗證結果。KubeVela v1.0 不僅代表了穩定的 API,還代表著成熟的使用范式,證明以 OAM 為基礎的開放應用架構是一個能夠充分釋放云原生潛力、讓最終用戶和軟件交付方從第一天開始就充分享受云原生技術優勢的有效路徑。
?
李小平,阿里云云原生產品研發負責人
?
作為核心發起單位代表,阿里云云原生產品研發負責人李小平在本次會議上發表了主題為“云原生,企業數字創新最短路徑”的現場演講,并于會后表示:“開放、標準、敏捷是云原生技術得以快速發展的關鍵。云原生正在幫助企業打通數字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這樣的關鍵節點下,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定義和建設。作為云原生領域的先行者、實踐者,阿里巴巴始終堅持將基于自身累積多年的最佳實踐回饋社會,包括為企業構建普惠的云原生產品服務,與開發者共建云原生生態等。2019年,我們和微軟云共同開源了開放應用模型(OAM),又在 2020 年基于阿里、微軟、Oracle等國內外知名公司在 OAM 上的實踐經驗,和社區一同打造了 OAM 在 Kubernetes 上的完整實現 KubeVela。今天,很高興和信通院一起基于這個項目的基礎共同發布《云計算開放應用架構》標準,與業界一起推動云原生的進化,幫助更多企業和開發者進行更加高效地協同,共迎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
原文鏈接: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784324?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阿里云實名注冊用戶自發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阿里云開發者社區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具體規則請查看《阿里云開發者社區用戶服務協議》和《阿里云開發者社區知識產權保護指引》。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填寫侵權投訴表單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社區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阿里云联合中国信通院发布《云计算开放应用架构》标准,加速云原生应用规模化落地进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数据平台引入阿里云Lin
- 下一篇: 阿里云贾扬清:大数据+AI工程化,让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