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去年亏240亿,全国只有5座城盈利,爆满的地铁怎么总亏?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中有5秒免費廣告可增加創作收益,感謝各位看官點擊支持原創,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如果一個商品叫好又叫座,賣得那叫一個火爆,但是最終一年經營下來,發現還虧了一大筆錢。
換做是你,你會怎么想?
你覺得壓根就不會存在這樣的事?
可是實際上,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還真的就有。
這不是一個商品,是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叫做北京地鐵。
2023年一整年,北京地鐵虧了240個億,這你敢信?
如果你去北京旅過游,那么你可能會見識到北京地鐵的火爆。
尤其是在早晚高峰的時候,光擠地鐵都能給你擠懵了。
但是為啥“買賣”這么好,最終還虧這么多?
一、地鐵也能虧?
在很多人的眼里,似乎任何一個地方政府,壓根都不會做賠本的買賣。
甚至可能很多人至今認為,修建地鐵真正受益的不僅僅是百姓,更是當地的財政。
每天數十萬人買票,這怎么可能虧得著錢呢?
其實真相還真就不是這樣的。
地鐵虧錢這其實已經是一種常態,不僅僅是國內,國外很多地方的地鐵項目也一直都是虧錢的。
作為一個民生項目,地鐵的建立主要就是豐富了城市的交通網絡,方便百姓出行。
同時建立地鐵本身也可以增加城市的整體運行效率,讓城市發展變得更加迅速。
所以大多數城市修建地鐵,首先想到的還真就不是賺錢,而是保障民生,提升城市影響力。
北京市全國第一個開通地鐵的城市,早在1971年,第一條地鐵線路就已經正式運行了。
截止到2023年,如今的北京地鐵已經有了27條線路,錯綜復雜的地鐵網,甚至可以將你輕松帶到北京的每一個角落。
所以如今很多人去北京旅游,首先研究的不是哪個景點,而是該坐哪一條地鐵線路。
可為何北京地鐵去年虧240億呢?
這個問題可就比較復雜了,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知道地鐵的建造有多費錢嗎?
這可是一個非常燒錢的民生項目,這么來說吧,修建地鐵是要按照每公里開銷來計算的。
平均來說,國內地鐵的修建費用是每公里7億元人民幣。
對,你沒有看錯,就是7億元!
因為每個城市的地下地形較為復雜,所以如果是一些比較難以挖掘的地方,成本還可能會額外增加。
一條線路有多長,至少目前北京地鐵的線路總長達到了836公里。
那么平均下來的話,北京地鐵的總造價約5852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只多不少。
當然這還僅僅只是修建地鐵的成本價。
站臺設置,列車養護、人員工資、道路養護、技術投入等等,這個費用更加夸張。
對于這樣一個龐大的開銷數字,想要回本,那真的是天方夜譚。
二、這五個城市地鐵竟然在賺錢?
地鐵花銷那么大,那么真的都是在虧錢嗎?
其實還真不是,如果說地鐵就是不賺錢,那也就罷了。
但是武漢、深圳、濟南、常州、上海這五個城市的地鐵,好像真就有自己獨特的經營之道。
那么這五個城市的秘訣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商圈!
其實我們經常可以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或者大家曾經也會想過這樣一個問題。
在地鐵站里可不可以賣東西?或者說,在地鐵站周圍,可不可以賣東西?
這個答案是當然可以的,但是至少目前國內很多城市的地鐵站,就僅僅只是地鐵站。
從檢票安檢口進去之后,一路之上都只有幾個簡單的廣告牌,壓根就沒有商家經營,或是一些成熟的商業區。
但是實際上,地鐵項目想要實現盈利,對于商圈的打造非常重要。
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在整個2022年里,武漢地鐵是全國盈利最高的地鐵項目。
而武漢地鐵項目靠什么盈利?
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個是票款收入,31.27億元,而第二個盈利點是資源一級開發,這個收入是53.94億元。
原本大家以為賣票占了地鐵盈利的大頭,可是實際上資源開發,卻比賣票多了將近2倍。
在這資源一級開發中,土地一級開發才是武漢地鐵盈利的殺手锏。
那么該如何理解這個土地一級開發呢?
土地一級開發指由政府或其授委托的企業,對一定區域范圍內的城市國有土地、鄉村集體土地進行統一的征地、拆遷、安置、補償。
也就是說,地鐵經營方可以自由對地鐵周邊的土地進行分配和合理安排。
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塊地屬于地鐵公司經營,他們可以利用交通便利的資源去進行租售,這樣就可能打造出人氣樓盤和人氣商業區。
隨著商家和地產開放商的介入,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也會在無形當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促進地鐵商圈的發展。
在盈利的這五個城市中,基本上大家都是在土地資源開發領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三、地鐵運營的成功典范
雖然全世界的地鐵項目普遍虧錢,但是在中國有一個地方,地鐵項目盈利卻非常可觀,這個地方就是香港。
而如今深圳地鐵之所以盈利,也是借鑒了香港地鐵的經營模式。
眾所周知,地鐵項目最大的特點就是前期投入實在是太過巨大,運營維護成本也非常之高。
單純通過賣票的方式,的確很難支撐地鐵的運營成本,所以既然這樣,就必然要通過其他方面的收入來進行彌補。
那么香港地鐵為什么能成功,這要歸功于人家會開發,不僅僅是一級土地開發,人家的物業可是真的賺錢。
物業開發以及項目開發的費用,遠遠超過了售票價格,所以香港地鐵盈利非常可觀。
其實去過香港旅游,乘坐過地鐵的人可以明顯感受到一點。
那就是雖然香港地鐵的里程并不長,地鐵交通網錯綜復雜,可是香港地鐵卻把整個地鐵線路規劃的相當合理。
在進入地鐵站之后,功能分區異常明顯,很少出現那種乘客找不到路的情況。
在服務方面,香港地鐵也是做的異常出色,無論你問地鐵工作人員什么問題,他們都會耐心的為你解答。
單純是這一點,應該就會讓很多城市的地鐵工作者汗顏了。
其次,香港地鐵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商業圈規劃的非常合理。
據了解,每年香港地鐵會對地鐵商圈內的商家進行調整,哪怕是產品過時,這些商家都可能會被清退出去。
所以在香港地鐵商圈內,你所看到的商品大姑是當下最潮流的,試想,這樣的運營方式又怎么可能不吸引人關注。
當然,除了香港,日本的地鐵運營也非常出色,但是有一點萬變不離其宗。
那就是地鐵項目想要賺錢,首先就需要關注地鐵周邊商圈的打造,如果連這一點都沒考慮,那么地鐵項目就可能只是一個無底洞。
四、地鐵項目開發任重而道遠,形式主義注定虧錢
走過國內很多城市,也坐過多個城市的地鐵。
如今深刻感受到的一點就是,很多城市地鐵建設并不科學,商業化水平比較低。
地鐵內的線路設置復雜,進入地鐵站就可能迷路。
據一位在地鐵系統內部工作的朋友介紹,地鐵因為是國企單位,所以一些人進了地鐵之后,就開始了養老生活,失去了斗志。
這樣的地鐵項目,想要賺錢,簡直就是天方夜談。
尤其是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下,經濟發展放緩,當地政府也在想盡一切辦法來提升財政收入。
所以越是這樣,越應當好好考慮地鐵該如何運營,因為畢竟想要從地鐵中見到收益,這還不是一件難事。
結語
其實,一個城市想要建立地鐵,考慮的因素還是比較多的。
為什么國內很多城市,雖然規模不小,但是如今仍沒有屬于自己的地鐵線路呢?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鐵并不是剛需,甚至即便建立了地鐵,可能項目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看到收益。
如今在互聯網中,某些人的情緒比較負面,在大家的眼中,政府建地鐵會賺大把大把的鈔票。
可是實際上,如果政府投資的每個項目都賺錢,那么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的財政漏洞。
這就說明,的確有很多項目的確是為了民生,這些項目本身也很可能難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
作為我們,從這些民生項目中真正受益的人來說,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心存感恩,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
不過,對于全國各地方的地鐵運營方來說,我們應該可以看到地鐵系統的一些優勢。
其實地鐵項目虧本,并非是必然,既然我們的身邊有那么多成功的案例,這就說明一切都是事在人為。
積極地去尋找地鐵項目的創新和優化模式,去實現盈利。
積極打造合理科學的地鐵商圈模式,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能實現地鐵項目的扭虧為盈。
參考信息來源:
暖財經2023.9.8《深圳地鐵借鑒了香港地鐵的成功模式,實現盈利和可持續發展》
齊魯壹點2023.7.12《濟南地鐵凈利潤憑什么比上海地鐵還高?》
萬維商業空間設計2021.3.31《從世界地鐵商業開發,看國內地鐵商業設計》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北京地铁去年亏240亿,全国只有5座城盈利,爆满的地铁怎么总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10年前,花光积蓄买了10万个比特币的新
- 下一篇: 抗美援朝时,为什么美方不敢再打下去,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