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E past project:interview & analysis
采訪往屆ASE課程學員李瀟,他所在的團隊blog戳這里http://www.cnblogs.com/smart-code/
Q1:師兄你覺得在團隊項目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A1:團隊合作吧。首先是分工,大家在提Proposal的時候都是異想天開,最終實踐的時候想法要實際。這就要求組員們充分討論自己的team work,實現的功能都要well define,定下各階段的milestone,合理分配任務;然后要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調,每天拿出10~12分鐘大家碰個頭開個小會,分享一下彼此的進展,有什么bug不能藏起來,有困難,找隊友;最后你們可以選一個PM,每天協調分工,督促進展。我們當時每天都會寫daily scrum,記錄下進展,彼此鼓勵~
Q2:那像現在很多同學自己組里也有很多事情要忙,又該怎么協調時間呢?
A2:首先任務分配要合理,自己也要有時間規劃。每天開會就是碰個頭,如果是個飯團的話直接就在吃飯的時候討論掉了。特別感謝當時mentor對我們的支持,實際上Coding是很辛苦的部分,不花足夠的時間也根本搞不定。
Q3:那你們最后搞定了嗎?
A3:當然搞定了~(具體戳這里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3160cb01015h29.html)軟件開發的整個歷程,從設定scenario, feature list, schema, 到daily scrum都 是我們隊員一起討論,共同解決的。有些同學本身不是CS出身的,這門課程讓我們接觸到了正規的軟件開發流程,學習到了軟件開發的系統思想。就算最后的成品低于預期,回想一下,那時候大家一起努力還真是非常充實呢!
Q4:作為這門課程的往屆學員,給這門課程提點建議吧?
A4:這門課程其實很有挑戰,老師只扮演一個引導和把關的角色,具體的問題要團隊和個人來解決~大家一定要認真對待這門課程,作為一個團隊共同努力,這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工作,提高效率。還是前面所說的那樣,團隊合作最重要!
----------------------------------------------------------------------------我是分析的分割線-------------------------------------------------------------------------------------------------------------------
我們Azure Wrapper的每位成員都認真瀏覽了smart code組和其他組的blog,進行了橫向的比較和縱向的分析。除卻具體的項目分析,在進行團隊項目時,總結起來大致有這么幾個要點:
團隊合作很重要,BigPicture不能少;
勤總結來勤溝通,合理分工效率高;
性能測試補bug,階段總結出新意;
進度須趕直須趕,莫待最后deadline;
馮曉云
1.“Smart Code”小組做的是一個將搜索結果以樹的形式展示出來的軟件,當用戶想要持續關注某一條新聞的發展時,只需要輸入關鍵詞,然后軟件會生成一棵掛著搜索結果的樹,以后會自動地從網上抓取結果,在樹上長成新枝。用戶不想關注某一條新聞,可以將其剪掉。這本身是一個非常有趣的idea,UI界面的互動性很強,也增強了整個開發過程的趣味,很能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
2.每天都會寫daily scrum,記錄下大家的工作分配和完成情況,分析當前工作進展,分配新的工作任務面對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并貼出來Burndoan & Burnrate。他們組的daily scrum寫的比較認真,善于總結,整個工作的進程推進也比較有條不紊,因此可見團隊之間充分溝通,協作并進對于團隊項目的重要性。
3.雖然是在初始階段對團隊項目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依照個人能力進行了分工。實際完成時仍然面對著許多挑戰和變化,這時候就要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并且隨著項目的深入,也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出現,在保持大框架不變的情況下,對軟件功能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補充,不要被原來定下的東西框死。
林建平
1, 做得好的地方。
比較炫酷的桌面設計,多棵樹的自適應生長,比較好地解決了數據同步問題。
2, 可以改進的地方。
(1)可以做出3D的自適應生長樹。
(2)在工作安排上,我們一開始并不需要定死每個人負責的部分,有些開發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可以同時負責多個部分,對于沒什么開發經驗的同學可以主要負責其中一塊,這樣的工作安排會比較有彈性,不會出現任務比較緊張但是只能依靠一個人開發其他人卻什么也做不了的情況。
張葳
優點:該軟件可以針對特定關鍵詞,結合Bing相關接口,實時獲取關注點的發展動態,使得持續獲取信息更為便捷,免去重復搜索和回溯事件發展進程的麻煩。同時,原始信息的訪問也十分便捷,這就特別適用于關注熱點事件。若能結合用戶反饋,對根據關注度對節點大小進行調整或增刪節點則會使用戶更為方便。
朱玉影
1.雖然知道在大的項目中時間規劃是重要的,但是在其實這個良好的習慣應該從小項目開始養成,想想自己最近做的大數計算項目就是完全沒有想過怎么安排時間,任務。并且雖然知道自己碼代碼速度不夠高,但是完全沒有估計過,但這對于我們預估要多長時間完成任務是有很大幫助的。看了前輩的博客發現他們在開始之前都會估計代碼量是多大,需要多長時間來完成,進而合理安排時間
2.看到有的師兄在做整個項目時會有意識地計算每部分的時間花費,這樣在項目結束時能夠更好的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得到大的提高。
3.我看了好幾個小組的博客發現在項目后期普遍時間不夠,原本想要實現的沒能夠實現或者有bug不能用,所以順利完成一個項目我覺得核心就在于從前期到后期歷時2個多頁的詳細時間規劃與分工安排。并且這需要我們在一開始就知道我們的idea到底要怎么實現,實現那些功能,并且中途不能隨意改變。
周以舟
1、任務分配時,要注意個任務間的耦合度不能過大,盡量保持不同任務間的關系不是串行二是并行,以免出現任務間互相等待的局面。
2、工作量分配要動態調整。每一個階段通過一些統計數據來記錄組每個成員的負載量,在下一階段要據此調整工作量,使每個人都在合適的工作量下達到較高的效率。
3、剛入手時,具體細節不宜討論過多,先做出整體框架,預留足夠多的接口,在項目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細節。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ASE past project:interview & analysis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 - The sum problem
- 下一篇: 在django中使用循环与条件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