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沿的弄潮儿,怎能不会Git的那些奇技淫巧
點擊“小詹學Python”,選擇“置頂”公眾號
重磅干貨,第一時間送達
本文轉(zhuǎn)載自機器之心,禁二次轉(zhuǎn)載
本文介紹了七十多種常用的 Git 命令與技巧,項目作者削微寒在開源工作上也做了非常多的貢獻。目前 Git 奇技淫巧項目已經(jīng)獲得了 6.8K 的 Star,他還構建了另一個 1.1W+ 的開源項目集錦 HellowGitHub。
Git 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521xueweihan/git-tips
HelloGitHub 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521xueweihan/HelloGitHub
Git 是一個「分布式版本管理工具」,版本管理工具即: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都用「撤回」這個功能,但撤回只能做做到回撤幾步,假如想要找到三天前的更改記錄,光用「撤回」是不行的。而「版本管理工具」能記載每次的更改痕跡,只要上傳到版本倉庫,我們就能找到之前任何時刻的文本狀態(tài)。
對于 ML 開發(fā)者而言,版本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們寫了個初版模型,并上傳至 GitHub 私人或公共倉庫,那么每當我們有一些更改,都可以通過 Git 上傳,它會自動控制這些歷史版本。如果說后面發(fā)現(xiàn)前面的某些超參數(shù)或結構非常好,那么查看歷史版本也是很好的。
對于其它開源工作的管理,Git 就更好用了。因為它是一種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統(tǒng),并沒有一個真正的「中心服務器」,所以不同的電腦間有相同的版本庫,本地版本庫損壞了就直接從其它完好的版本庫復制。這種 Git,才是協(xié)作開發(fā)代碼的最優(yōu)方法,因此基于 Git 的 GitHub 才成為開源世界中不可獲取的部分。
下面,文章主要就是列舉了常用的 Git 命令和小技巧,讀者可以在原 GitHub 項目上進行「頁面內(nèi)查找」,也可以在微信文章頁面上選擇「搜索頁面內(nèi)容」。
開卷必讀
如果之前未了解過 Git,可以看看這一個 Git 小白教程:http://rogerdudler.github.io/git-guide/index.zh.html。
1. 一定要先測試 Git 命令的效果,再用于工作環(huán)境,以防造成不可彌補的后果!
2. 所有命令都在 git version 2.7.4 (Apple Git-66) 環(huán)境下測試通過
3. 統(tǒng)一概念:
工作區(qū):增刪文件和內(nèi)容
暫存區(qū):鍵入命令 git add 改動的文件,此次改動就放到了 『暫存區(qū)』
本地倉庫 :鍵入命令 git commit ,此次改動就放到了『本地倉庫』,每個 commit,我叫它為一個 『版本』。
遠程倉庫:鍵入命令 git push 到遠程倉庫,此次改動就放到了 『遠程倉庫』。
commit-id:輸出命令 git log,最上面那行 commit xxxxxx,后面的字符串即 commit-id。
4. 如果喜歡這個項目,歡迎 Star、Pr,并反饋問題。
先給一張各種命令的詳解圖,更詳細的內(nèi)容可查閱后文的命令解釋:
為了方便查閱,這里先以目錄的形式列舉各種操作的列表:
顯示幫助信息
返回遠程倉庫的狀態(tài)
重設第一個 commit
顯示工作區(qū)和暫存區(qū)的不同
顯示暫存區(qū)和最近版本的不同
顯示暫存區(qū)、工作區(qū)和最近版本的不同
快速切換到上一個分支
移除已經(jīng)合并到 master 的分支
顯示本地分支關聯(lián)遠程倉庫的情況
關聯(lián)遠程分支
舉出所有遠程分支
舉出本地和遠程分支
構建并切換到本地分支
從遠程分支中構建并切換到本地分支
移除本地分支
移除遠程分支
重命名本地分支
查看標簽
查看標簽詳細信息
本地構建標簽
Push標簽到遠程倉庫
移除本地標簽
移除遠程標簽
切回到某個標簽
放棄工作區(qū)的更改
恢復移除的文件
以新增一個 commit 的方式還原某一個 commit 的更改
回到某個 commit 的狀態(tài),并移除后面的 commit
更改上一個 commit 的描述
查看 commit 歷史
顯示本地更新過 HEAD 的 git 命令記錄
更改作者名
更改遠程倉庫的 url
增加遠程倉庫
舉出所有遠程倉庫
查看兩個星期內(nèi)的改動
把 A 分支的某一個 commit,放到 B 分支上
給 git 命令起別名
保存當前的更改,但不用提交 commit
儲存當前狀態(tài),包括 untracked 的文件
顯示所有 stashes
回到某個 stash 的狀態(tài)
回到最后一個 stash 的狀態(tài),并移除這個 stash
移除所有的 stash
從 stash 中拿出某個文件的更改
顯示所有 tracked 的文件
顯示所有 untracked 的文件
顯示所有忽略的文件
強制移除 untracked 的文件
強制移除 untracked 的目錄
顯示簡化的 commit 歷史
查看某段代碼的貢獻者
把某一個分支到導出成一個文件
從包中導入分支
執(zhí)行 rebase 之前自動 stash
從遠程倉庫根據(jù) ID,拉下某一狀態(tài),到本地分支
詳細顯示一行中的更改
清除 .gitignore 文件中記錄的文件
顯示所有 alias 和 configs
顯示忽略的文件
commit 歷史中顯示 Branch1 有的,但是 Branch2 沒有 commit
在 commit log 中顯示 GPG 簽名
移除全局設置
新建并切換到新分支上,同時這個分支沒有任何 commit
顯示任意分支某一文件的內(nèi)容
clone 下來指定的單一分支
忽略某個文件的改動
忽略文件的權限變化
以最后提交的順序舉出所有 Git 分支
在 commit log 中查找相關內(nèi)容
把暫存區(qū)的指定 file 放到工作區(qū)中
強制Push
詳解 Git 奇技淫巧
顯示幫助信息
輸出如下:
'git help -a' and 'git help -g' list available subcommands and some concept guides. See 'git help <command>' or 'git help <concept>' to read about a specific subcommand or concept.
回到遠程倉庫的狀態(tài)
拋棄本地所有的更改,回到遠程倉庫的狀態(tài)。
重設第一個 commit
也就是把所有的改動都重新放回工作區(qū),并清空所有的 commit,這樣就可以重新提交第一個 commit 了。
顯示工作區(qū)和暫存區(qū)的不同
輸出工作區(qū)和暫存區(qū)的 different (不同)。
還可以顯示本地倉庫中任意兩個 commit 之間的文件變動:
顯示暫存區(qū)和最近版本的不同
輸出暫存區(qū)和本地最近的版本 (commit) 的 different(不同)。
顯示暫存區(qū)、工作區(qū)和最近版本的不同
輸出工作區(qū)、暫存區(qū) 和本地最近的版本 (commit) 的 different (不同)。
快速切換到上一個分支
移除已經(jīng)合并到 master 的分支
顯示本地分支關聯(lián)遠程倉庫的情況
關聯(lián)遠程分支
關聯(lián)之后,git branch -vv 就可以顯示關聯(lián)的遠程分支名了,同時?Push 到遠程倉庫直接:git push,不需要指定遠程倉庫了。
或者在 push 時加上 -u 參數(shù)
舉出所有遠程分支
-r 參數(shù)相當于:remote
舉出本地和遠程分支
-a 參數(shù)相當于:all
構建并切換到本地分支
從遠程分支中構建并切換到本地分支
移除本地分支
移除遠程分支
或者
重命名本地分支
查看標簽
顯示當前分支的最近的 tag
查看標簽詳細信息
本地構建標簽
默認 tag 是打在最近的一次 commit 上,如果需要指定 commit 打 tag:
Push?標簽到遠程倉庫
首先要保證本地構建好了標簽才可以?Push?標簽到遠程倉庫:
一次性?Push 所有標簽,同步到遠程倉庫:
移除本地標簽
移除遠程標簽
移除遠程標簽需要先移除本地標簽,再執(zhí)行下面的命令:
切回到某個標簽
一般上線之前都會打 tag,就是為了防止上線后出現(xiàn)問題,方便快速回退到上一版本。下面的命令是回到某一標簽下的狀態(tài):
放棄工作區(qū)的更改
放棄所有更改:
恢復移除的文件
以新增一個 commit 的方式還原某一個 commit 的更改
回到某個 commit 的狀態(tài),并移除后面的 commit
和 revert 的區(qū)別:reset 命令會抹去某個 commit id 之后的所有 commit
更改上一個 commit 的描述
如果暫存區(qū)有改動,同時也會將暫存區(qū)的改動提交到上一個 commit
查看 commit 歷史
查看某段代碼的貢獻者
blame 的意思為『責怪』,你懂的。
顯示本地更新過 HEAD 的 git 命令記錄
每次更新了 HEAD 的 git 命令比如 commint、amend、cherry-pick、reset、revert 等都會被記錄下來(不限分支),就像 shell 的 history 一樣。這樣你可以 reset 到任何一次更新了 HEAD 的操作之后,而不僅僅是回到當前分支下的某個 commit 之后的狀態(tài)。
更改作者名
更改遠程倉庫的 url
增加遠程倉庫
舉出所有遠程倉庫
查看兩個星期內(nèi)的改動
把 A 分支的某一個 commit,放到 B 分支上
這個過程需要 cherry-pick 命令,參考:http://sg552.iteye.com/blog/1300713#bc2367928
給 git 命令起別名
簡化命令
保存當前的更改,但不用提交 commit
詳解可以參考廖雪峰老師的 git 教程 (http://www.liaoxuefeng.com/wiki/0013739516305929606dd18361248578c67b8067c8c017b000/00137602359178794d966923e5c4134bc8bf98dfb03aea3000)
儲存當前狀態(tài),包括 untracked 的文件
untracked 文件:新建的文件
顯示所有 stashes
回到某個 stash 的狀態(tài)
回到最后一個 stash 的狀態(tài),并移除這個 stash
移除所有的 stash
從 stash 中拿出某個文件的更改
顯示所有 tracked 的文件
顯示所有 untracked 的文件
顯示所有忽略的文件
強制移除 untracked 的文件
可以用來移除新建的文件。如果不指定文件文件名,則清空所有工作的 untracked 文件。clean 命令,注意兩點:
1. clean 后,移除的文件無法找回
2. 不會影響 tracked 的文件的改動,只會移除 untracked 的文件
強制移除 untracked 的目錄
可以用來移除新建的目錄,注意:這個命令也可以用來移除 untracked 的文件。詳情見上一條。
顯示簡化的 commit 歷史
把某一個分支導出成一個文件
從包中導入分支
新建一個分支,分支內(nèi)容就是上面 git bundle create 命令導出的內(nèi)容
執(zhí)行 rebase 之前自動 stash
從遠程倉庫根據(jù) ID,拉下某一狀態(tài),到本地分支
詳細顯示一行中的更改
清除 gitignore 文件中記錄的文件
顯示所有 alias 和 configs
注意:config 分為:當前目錄(local)和全局(golbal)的 config,默認為當前目錄的 config
顯示忽略的文件
commit 歷史中顯示 Branch1 有的,但是 Branch2 沒有 commit
在 commit log 中顯示 GPG 簽名
移除全局設置
新建并切換到新分支上,同時這個分支沒有任何 commit
相當于儲存更改,但是重寫 commit 歷史
顯示任意分支某一文件的內(nèi)容
clone 下來指定的單一分支
忽略某個文件的改動
關閉 track 指定文件的改動,也就是 Git 將不會在記錄這個文件的改動
恢復 track 指定文件的改動
忽略文件的權限變化
不再將文件的權限變化視作改動
以最后提交的順序舉出所有 Git 分支
最新的放在最上面
在 commit log 中查找相關內(nèi)容
通過 grep 查找,given-text:所需要查找的字段
把暫存區(qū)的指定 file 放到工作區(qū)中
不添加參數(shù),默認是 -mixed
強制?Push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走在前沿的弄潮儿,怎能不会Git的那些奇技淫巧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入门,从19个语法开始!
- 下一篇: 基于梯度下降法的——线性回归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