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的意义是什么(活字印刷术的意义)
關于活字印刷術的意義是什么,活字印刷術的意義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2、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3、北宋慶歷間(1041-1048)中國的畢升(-約1051)發明的泥活字標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
4、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J.谷登堡活字印書早約400年。
5、活字印刷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
6、自從漢朝發明紙以后,書寫材料比起過去用的甲骨、簡牘、金石和縑帛要輕便、經濟多了,但是抄寫書籍還是非常費工的,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7、至遲到東漢末年的熹平年間(公元172-178年),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8、大約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9、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貼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
10、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體凸出的陽文,和字體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
11、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體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
12、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業發展到全盛時期。
13、雕版印刷對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顯缺點。
14、第一,刻版費時費工費料,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15、北宋平民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
16、畢升是北宋中期的一個普通平民知識分子,當時人稱布衣。
17、他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復試驗,在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制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
18、畢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
19、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復的時候使用。
20、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
21、為便于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里,貼上紙條標明。
22、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和紙灰混合制成的藥劑,然后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
23、排滿一框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藥劑稍微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藥劑冷卻凝固后,就成為版型。
24、印刷的時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
25、為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
26、印完以后,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里,以備下次再用。
27、畢升還試驗過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木活字沾水后變形,以及和藥劑粘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等原因,所以畢升沒有采用。
28、 畢升的膠泥活字版印書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升份,工作效率就極其可觀了,不僅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質量,比雕版印刷要優越得多。
29、現代的凸版鉛印,雖然在設備和技術條件上是宋朝畢升的活字印刷術所無法比擬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30、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人類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31、這中間,我國的平民發明家畢升的功績不可磨滅的。
32、可是關于畢升的生平事跡,我們卻一無所知,幸虧畢升創造活字印刷術的事跡,比較完整地記錄在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名著《夢溪筆談》里。
33、但是除開西夏文字的幾本推測為活字印刷的佛經外,中原地區無發現活字印刷的中文印刷品!。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活字印刷术的意义是什么(活字印刷术的意义)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查找造谣传谣妄言妄议问题怎么写
- 下一篇: 生殖器疱疹治愈后可以当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