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板自动标注LISP_干货满满!超实用冲压模具资料,加薪必看!
一般的沖壓模具都是由:
上下托板、上下墊腳、上下模座:
一般用A3、Q235等“軟料”做成,起支撐整個模具、方便架模、落料等作用。
上、下模板:
上、下模板起固定刀口、入塊、入子、頂料銷等作用,外定位、內(nèi)定位、浮升引導(dǎo)銷、兩用銷、導(dǎo)料板、浮塊這些也是固定在下模板上的,下模板硬度要求必須在HRC58~62左右,硬度太低會影響沖裁質(zhì)量。厚度一般為25~40mm。有的刀口直接割在模板上的,即在模板上直接挖刀口,這樣做的話如果刀口缺了、打崩了、磨損了、有毛邊就不好修模;還有一種做法是挖入塊,即把刀口挖在一個入塊上(該入塊習(xí)慣稱為“下模刀口”),然后再把下模刀口裝入下模板里面。高度要保證和下模板一樣高,誤差要在正負1~2條之內(nèi),最好正負0.005mm以內(nèi),一般磨床師傅或鉗工師傅都可以達到。太多會把產(chǎn)品打出印子(模印)。
上、下墊板:
墊板一般用Cr12制成。根據(jù)需要,每套模具的上下墊板厚度都不一樣,看沖裁力,如果沖的孔少的話,上下墊板可以適當(dāng)做薄一點8~10mm即可,如果沖孔比較多的話,就要適當(dāng)做厚一點,一般17~20mm左右。下墊板上主要是落料孔、彈簧過孔、螺絲過孔、導(dǎo)柱透氣孔等。
上、下夾板:
上下夾板主要起固定凸模、沖頭、導(dǎo)柱之用,一般17~20mm即可。沖壓模具夾板的材料硬度一般不需要特別高,一般用軟料即可,但是太軟了也不行,有可能會把沖頭的掛臺直接拉到夾板里面去,把夾板拉壞。所以設(shè)計沖壓模具,要從所要總裁的工件的沖裁工藝來考慮其模具的結(jié)構(gòu)、模具材料的選材,所選沖床的噸位,沖裁間隙的大小等等,才能使加工完的工件毛刺更小,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
止擋板、脫料板等:
止擋板用Cr12即可,但脫料板必須使用硬料如Cr12Mov。止擋板和脫料板是通過M6或M8螺絲打合銷然后鎖在一起的,止擋板上面主要是一些過孔,沖頭過孔、導(dǎo)柱過孔等。脫料板主要起脫料、壓料、導(dǎo)正沖頭等作用。一般我們使用脫料板來導(dǎo)正凸模、導(dǎo)柱、沖頭。生產(chǎn)鋁料的話因為鋁屑容易跳進脫料板里面,把沖頭拉毛、或卡住沖頭、把沖頭拉斷、拉出脫料板等,所以必須使用止擋板來導(dǎo)正沖頭,而脫料板單邊適當(dāng)放大10~20條;或脫料板做兩節(jié)的,上面一節(jié)用來導(dǎo)正、下面一節(jié)同樣是單邊放大10~20條。止擋板一般厚度8~17毫米,也是根據(jù)沖孔的多少、所要受到的力的大小來看的;脫料板一般厚度20~25mm。
凹模、凸模:
也稱沖頭 或 刀口,是用來把多余的材料沖掉、切掉,或切開、刺破、拉伸。如:拉伸沖頭、折彎沖頭、滑塊的插刀、打沙拉沖頭、打凸包沖頭、抽芽沖、鉚合模的鉚合沖頭等等。。凹模凸模的材料需要的硬度較高,常用的凹模凸模材料有:Cr12Mo1v1、Cr12Mov、Skd-51、Skd-11、W6Mo5Cr4V2(鎢鋼)等。
專業(yè)術(shù)語解釋:
挖:
做模具人習(xí)慣稱呼,是指線切割框口的意思。比如:挖刀口、挖入塊等。
軟料:
在沖壓模具中,是指硬度在HRC35左右、硬度比較低的模具鋼,如45#鋼、A3、Q235等。你用個硬度稍微高一點的東西在上面敲一下,就能敲出個坑出來,這種材料很軟、所以習(xí)慣稱為“軟料”,因為它的抗震性能比較好,一般用來制作沖壓模具的上下托板、上下墊腳、上下模座。
硬料:
在沖壓模具中,是指硬度(熱處理后)在HRC58~62左右或以上的模具鋼料,如:Cr12、Cr12Mo1v1、Cr12Mov、Skd-51、Skd-11、W6Mo5Cr4V2(鎢鋼),這些鋼料硬度很高(但是也比較脆,稍微不注意有可能就被你搞崩掉一塊,55),一般用來做沖壓模具的刀口、沖頭或其它要求硬度較高的零件。
★沖壓模具三視圖
沖壓模具三視圖,你懂嗎?不管是做沖壓模具鉗工,還是做沖壓模具設(shè)計,或者是數(shù)控操作、數(shù)控編程、以及磨床、銑床等等,只要是和機械加工有關(guān)的,都必須有看圖、讀懂圖的本領(lǐng),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連圖都看不懂,還怎么加工零件?
視圖:
從各個不同的方向去觀察一個物體得到的幾何圖案。
例如:當(dāng)一個物體擺在你的面前:
1、從正面來看,得到的幾何圖形就稱之為主視圖;從后面看,得到的幾何圖形就稱之為后視圖;
2、從正左邊來看,得到的幾何圖形就稱之為左視圖;從正右邊來看,得到的幾何圖形就稱之為右視圖;
3、從上往下看,得到的幾何圖形就稱之為俯視圖,從下往上看,得到的幾何圖形就稱之為仰視圖;
4、為了使圖形表達的更準確,更能讓人讀懂,通俗易懂,有時候還需要畫上剖視圖、全剖視圖、半剖視圖、斷面圖等。
剖視圖,就是把它剖開,你看到的圖形;全剖視圖:就是全部剖開得到的圖形;半剖視圖,就是把它剖了一半(不是全部剖開),得到的幾何圖形;斷面圖,就是想象一下這個物體從這里斷裂,然后把斷裂以后你看到的視圖用圖形表達出來,這就是斷面圖。
嘿嘿,我這樣講不知有沒有把你弄糊涂呢?下面有一幅圖,看一下相信你就能明白了:
△你能把這幾個視圖所表達的幾何體用三維的畫法把它畫出來嗎?
沖壓模具設(shè)計交流群:932682851
下面講一下三視圖
三視圖的基本規(guī)律:長對正、寬平齊、高相等。
長對正——主視圖和俯視圖的長度對正
寬相等——俯視圖和左視圖、右視圖的寬度相等。
高平齊——主視圖、左視圖、右視圖的高平齊(相等)。
下面這些資料是我在別的地方找的,希望能對你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
其實這些概念不需要懂得很透徹,大概懂就行,這些畢竟是理論知識,理論知識是死的,懂得再多也沒用。最重要的還是實踐、實際能力,能看懂圖、讀懂圖,能把一個幾何物體用視圖的方式表達出來,別人看了你的圖之后能夠清楚你要表達的是什么,這樣就很不錯了。模具設(shè)計做的就是這樣的工作,把自己心里所想的用圖紙表達出來,別人根據(jù)你畫的圖把零件加工出來,鉗工師傅拿到這些零件以后,能夠把模具組裝起來、打出合格的樣品出來就OK。
★沖壓模具常用材料
沖壓模具(也稱五金模具)常用的沖壓材料有:
鋁材:
鋁料,一般外觀件用鋁材的比較多,比如筆記本或上網(wǎng)本的鍵盤,其他的一些配件等;
鍍鋅板:
就是在冷軋板表面鍍上了鋅層,俗稱鍍鋅板。鍍鋅板有SECC、SGCC等,鍍鋅板防銹耐腐蝕。價錢比較高。通用板厚在0.4~3.2mm。其特點涂裝性優(yōu)越、耐指紋好、耐腐蝕性能好而且保持了冷軋板的加工性。一般機箱、下蓋常用的厚度是0.80mm的SGCC材料。硬度中等,比鋁材硬度稍高、比不銹鋼稍軟。SGCC材料比較硬,拉伸性能不是很好,如果用這個材料來拉伸的話,凹模和凸模必須要拋的很光很亮才行,要不然很容易就裂開、暗裂等。
不銹鋼:
可以用來生產(chǎn)各種大小彈片、外觀件,比如:臺式電腦機箱后面插各種接口的彈片就是用不銹鋼材料 然后通過沖壓模具生產(chǎn)出來的。不銹鋼的材料比較硬,有時候模具保養(yǎng)找不到墊片可以先用不銹鋼材料來應(yīng)急,沖不銹鋼的這種模具沖頭、刀口需要經(jīng)常保養(yǎng)才能保證模具生產(chǎn)順利。否則,就經(jīng)常需要修模。哈哈。
一般墊片都需要需要用點焊機把墊片點在零件上面,要不然下次拆模的時候掉了就比較麻煩。有的廠不允許使用墊片,這時候可以使用燒焊把它燒起來,燒好了之后再用磨床把所需要的尺寸研磨出來。
常用的不銹鋼材料有SUS301、SUS304等。SUS200系列(包括201、202等)SUS300系列(包括301、304、310S、321、316L等)和SUS400系列(包括409、410、420J1、420J2、430、436L、444等)
麻口鐵:
馬口鐵?是不是有點暈?我當(dāng)時聽廠里的師傅說這是馬口鐵,我也錯以為是“麻口鐵”了呢。錯了。其實我也分不清楚,反正讀音就是麻口鐵。索性就認為它是麻口鐵吧!麻口鐵的延展性能比較好,硬度不高,比較軟,一般比較復(fù)雜的曲面拉伸適合用麻口鐵材料,不容易裂開。比如上蓋。一些小彈片等。
馬口鐵其中Sn是鍍層,馬口鐵又叫鍍錫鐵馬口鐵是電鍍錫薄鋼板的俗稱,英文縮寫為SPTE,是指兩面鍍有商業(yè)純錫的冷軋低碳薄鋼板或鋼帶。錫主要起防止腐蝕與生銹的作用。它將鋼的強度和成型性與錫的耐蝕性、錫焊性和美觀的外表結(jié)合于一種材料之中,具有耐腐蝕、無毒、強度高、延展性好的特性。
★節(jié)距定位是什么?
什么是節(jié)距?節(jié)距定位又是指什么意思呢?
節(jié)距,顧名思義,節(jié)就是指節(jié)制,“節(jié)距”就是指控制距離。那么節(jié)距定位呢,就是通過控制距離來進行定位的意思??刂扑土系木嚯x,以免多送、誤送,把模具打壞,或者生產(chǎn)出不良品。
在沖壓模具中,節(jié)距定位一般用在連續(xù)模
知道的人就會說:“廢話,工程模哪有用節(jié)距定位的?”呵呵。
為什么只有連續(xù)模用到節(jié)距定位,而工程模卻一般不用節(jié)距定位呢?
那是因為一般工程模都是打料片的,料片大小、長寬都是差不多的,直接放到工程模里面打就是了,要不然也不會叫“工程?!?#xff1b;當(dāng)然,工程模也有自動送料的,一般都有送料機設(shè)置好的,沖床打一下,送料機就會把材料自動送過來。
連續(xù)模一般都是有專門的自動送料機的,要不然怎么打?人工送料 因為有時候送不準確,造成產(chǎn)品報廢率太高,而自動送料機就可以避免這個風(fēng)險。況且也只有一般小廠才用人工送料,稍微大一點的廠,都是安排的有自動送料機的。人工只需要把材料按要求放置到自動送料機上,然后設(shè)置好就可以了。
不過,自動送料機也未必那么準確,有時候也會有小小的誤差,這時候節(jié)距定位就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了。有人說“節(jié)距定位:就是兩個定位針之間的距離?!?#xff0c;想想對嗎?其實這個說法并不是錯誤的,理論上講是這樣的。但是,兩個定位針之間的距離又是什么呢?它是怎么算出來的呢?哈哈,這個問題太深奧了,你去找個專門做五金模具設(shè)計的師傅問一下吧。
下面我給一張圖,簡單講下什么叫做節(jié)距定位。
其中藍色的區(qū)域就叫做料帶吧,然后過來有兩個紅色的圈,就是靠刀沖頭所在的位置,關(guān)于靠刀沖頭我在這里先不講,下次有機會寫博客了再跟大家講吧。這次主要討論的是節(jié)距定位,好了,接著說。這邊有一個節(jié)距定位塊,我們姑且就簡稱為節(jié)距定位吧,因為我們做模具中經(jīng)常就這么說的,如“你把節(jié)距定位放哪兒去了?”“去做一個節(jié)距定位吧?!边@里的節(jié)距定位就是指節(jié)距定位這個入塊。
節(jié)距定位通常安裝在下模(哈哈,我又廢話了,不安裝在下模難道安裝在上模嗎?蠢。),料帶一開始進來的地方,料帶首先從連續(xù)模最開始的地方進來,然后沖兩個孔(定位孔),接下來經(jīng)過靠刀的地方(靠刀是什么?以后再講。),經(jīng)過靠刀的地方,在這里切邊,把料帶切掉一部分,然后通過節(jié)距定位把料帶擋住,防止誤送。
注意到兩個畫紅圈的地方?jīng)]?那是什么呢?為什么要圈起來呢?想想吧。
其中第一個紅圈,那里有一個小缺口,為什么這個地方要留個缺呢?而不切成90°直角?想想吧。
因為后面是什么?后面是節(jié)距定位啊。節(jié)距定位這里一般是做成直角的。想想,如果前面切邊這里也是直角會怎么樣?
切邊是直角,那么沖頭也必然要做成直角,因為直角是個尖角,而一般沖頭的料都很脆,雖然硬度很高(硬度越高的東西越脆,不知道我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可別誤導(dǎo)了你哦!。
很脆,就容易崩掉,生產(chǎn)很多次以后,前面的那個小尖角說不定就沒有了,這個時候切出來的還是90度嗎?即使是90度,也會有很大的毛邊,到了節(jié)距定位那里就定不準了,打出來的產(chǎn)品就會誤差?!,F(xiàn)在知道了嗎?為什么那里會有個小缺口?
節(jié)距定位那里與材料接觸的地方需要保留尖角嗎?
當(dāng)然需要啦!其他沒用的地方都可以倒角,防止刮手,把手刮破。但是這個地方千萬不能倒。一刀就失去節(jié)距定位的作用了,需要把它重新補焊起來,然后研磨出直角。如果你覺得它太尖,可以用銼刀稍稍的刮一下,但是千萬別倒太大哦。
因為送料機一般送料的力都是很大的,而且切邊一般也只是切掉窄窄的一點,如果這里倒了角,料薄的話,說不定材料會直接越過節(jié)距定位沖到模具里面來,此時節(jié)距定位就沒什么作用啦。
一般像大點的連續(xù)模都是使用的兩用銷+節(jié)距定位入塊,也就是節(jié)距定位那里是專門有一個入塊,安裝在靠刀、切邊那里的,但是在模具比較小、材料比較薄的情況下,就不適用這樣的結(jié)構(gòu)了。想想為什么?
一般在模具比較小、材料比較薄的時候,是用的壓板來代替兩用銷的,因為料比較薄,使用壓板送料相對好送些,兩用銷的話就比較麻煩。這種情況 一般可以用 壓板+節(jié)距定位入塊,或干脆就不要節(jié)距定位入塊了,都有壓板了,干嘛還有用節(jié)距定位入塊呀?設(shè)計是不是吃了狗屎了,設(shè)計出這樣的爛模具!哈哈哈。
如果你設(shè)計一個小模具,用的是壓板+節(jié)距定位入塊形式,那么鉗工師傅在組模的時候,一定會向上面這句一樣罵你了。為什么我如此清楚呢?因為就有過這么一個傻設(shè)計設(shè)計了這么一套爛模具,然后我們的鉗工同事就是這么罵的他、背后笑話他。。嘻嘻。
直接使用壓板怎么節(jié)距定位呢?是這樣的。假如材料寬度是10毫米,切邊切掉了兩毫米,那么第一對壓板之間的距離你可以設(shè)計為10毫米(當(dāng)然要放間隙的,你可別這么傻哦),靠刀這里切邊切掉了兩毫米,那么第二對壓板之間的距離(也就是切邊之后)你就可以設(shè)計為8毫米,這樣不就可以節(jié)距定位了嗎。
★沖壓模具跳廢料的原因分析,沖壓模具跳料怎么修
什么是跳廢料?跳屑又是指什么?可能有些同學(xué)不懂,先講下。
跳廢料和跳屑基本是一個意思,就是廢料往上跳,跳到下模板上,或者跳到其他地方,總之就是廢料從刀口那里跳出來了。
沖頭把多余的廢料切除,然后可能因為修模人員、設(shè)計人員、或產(chǎn)線人員的原因,導(dǎo)致本來已經(jīng)切除的某些廢料又從下模刀口處跳出來了,想想這是多么危險的一件事情。
輕則報廢幾個產(chǎn)品,嚴重一點有可能打壞模具,非常嚴重的可能就要傷到人等等,想想真是太可怕了。做模具就是這樣,因為做模具而不小心,失去手或者殘疾的也不少。除非你做模具設(shè)計,或者其他。只要跟模具打交道,危險就無處不在!
扯遠了,下面來分析下沖壓模具引起跳廢料的原因,以及防御方法。
(一)、引起跳廢料(跳屑)的原因
1、沖切廢料或落料件外形的影響,外形過于簡單、重量太輕,就很容易被沖頭帶上來;
2、磁力原因,沖頭、或者刀口有磁性,本身就有磁性、因為研磨、沖擊改變而帶來的磁性等,都很容易把廢料吸附上來,特別是與鐵有關(guān)的材料,如馬口鐵、SECC、SGCC等,打這些材料的模具零件一定要注意退磁,否則模具就老是跳屑,老是需要人過去修模,這是多么煩心的一件事情;
3、沖裁間隙的影響,間隙小或者間隙大都可能會使毛刺隨著沖頭返回模具表面,加工精度不夠,加工誤差的影響等。
4、沖裁速度的影響,速度過快有可能會造成沖頭與刀口內(nèi)壁還有廢料形成一個活塞,從而造成真空吸附的現(xiàn)象,即沖頭把廢料從下模刀口里面吸出來。這樣你可以讓設(shè)計在沖頭中間挖個小孔,墊板上也要搞相應(yīng)的槽,讓空氣流通就不會造成真空吸附了?;蛘甙褯_頭的刃口搞成不一個平面,不是一個平面吸附的可能性就會小些,具體的如圖:
5、切削油的選用與用量不當(dāng),油加多了,或者加的油太黏了,廢料吸附在沖頭上面掉不下去,導(dǎo)致跳屑;
6、凹凸模刃口的鋒利程度,太鋒利,光亮帶多而毛刺少,與刃口凹模避的摩擦力小,容易被沖頭吸附;當(dāng)然這種情況你只能想別的辦法來修模具了,不可能把從刀口沖頭上下手吧。
7、沖頭長度影響,一般我們說沖孔的“沖頭”長度等于:夾板的厚度+止擋板的厚度+脫料板的厚度+料厚+(1~2)兩毫米,只要符合這個長度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太長,料還沒壓住沖頭就開始沖了,容易造成沖頭刀口磨損,太短了呢?廢料沒有被完全沖到刀口下面的那個斜度或者小段差里面去,也容易跳上來。
8、下模刀口的原因,因為下模刀口一般都是有斜度或者段差的,一般斜度是在3~5°,根據(jù)實際需要、模具強度綜合考慮。研磨的太多,造成沖裁間隙加大,導(dǎo)致跳屑;
9、其他原因,如:異物粘在材料上面被帶入模具;
10、如果沖頭夠大、強度夠強的話,也可以在中間挖個孔,沖頭屁股后面鎖止付螺絲,止付螺絲+彈簧+頂料銷,把廢料頂下去,頂料銷高出沖頭表面一兩個毫米就好了,太長了可能會把產(chǎn)品頂變形。
11、也可以在沖頭前面用502沾一點優(yōu)力膠上去,或者燒一坨焊,焊個小點上去,當(dāng)然這要沖頭夠大、燒焊技術(shù)夠好才行,否則就把沖頭燒壞了,對沖頭強度有影響。
如果對于本文,你還有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歡迎評論或私信,我將第一時間解答![感謝關(guān)注小編!每天分享更多干貨哦~]
(文章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僅供學(xué)習(xí)分享,如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冲压模板自动标注LISP_干货满满!超实用冲压模具资料,加薪必看!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打开bashrc权限不够,ba
- 下一篇: 个税专项扣除什么意思 这六条需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