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缅军这仗是怎么打的?缅军战斗力的下限!太不可思议了!
近幾日,果敢同盟軍又攻克了老街外圍的一處緬軍陣地,從發布的戰后視頻來看,再次刷新了緬軍戰斗力的下限!緬軍這仗是怎么打的?
緬軍的陣地是針對原果敢同盟軍的。原果敢同盟軍只有輕武器,迫擊炮都沒有,這個陣地是不好打的。打仗,是有具體敵人的,武器、訓練、部署都是針對敵人的。抗日戰爭時,日軍欺八路軍沒有重武器,就修碉堡,如果面對美國、蘇聯,就是一炮的事,但八路軍就是沒法子,被各種封鎖。緬軍打原果敢同盟軍,這陣地針對的就是同盟軍,欺的就是同盟軍沒重武器。
這是個山頂陣地,植被均已清除無遮擋,非常完美的高坡視野。布防也相當到位,基本可以分為三道防線:6處觀察哨,排布合理,無死角。3道混凝土墻,高大堅固,互為屏障。中心位置的高坡陣地,僅有一條小道上坡,四周陡峭不利攀爬。
重武器搬不上來,直升機或者遠程制導也沒有,無人機確實有用,但攻擊范圍太小了,還可以挖掩體!再說緬軍裝備不算差,如今這個陣地卻被果敢同盟軍攻了下來,根本原因是緬軍戰斗意志不行,攻守互換絕對算硬骨頭。
第一,山下同盟軍圍而不攻,只讓其無法下山補充生活物品,圍上3天,沒水渴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挖了一口沒水的深坑,然后就沒有然后了。第二,用無人機精準打擊所有哨所和露頭士兵,第三,輿論宣傳,政策宣傳,讓他們知道頑強抵抗死路一條,告訴他們的軍隊已經全線敗了,更沒有任何人來支援他們,使他們失去希望,然后呢說投降不止能活命,還能拿錢回家,最多堅持幾天,他們就會精神崩潰,最后就會扔下武器投降,這些兵都不過是民兵罷了,沒那么堅強!
如果這個陣地讓同盟軍守,估計一個班能抵擋緬軍半個加強團,當然,有重武器,來一個半團緬軍都沒用。只看到觀察哨的墻上有密集的彈著點;地上都是手雷的照片的墻上有零散的彈著點;看不到被炮擊過的痕跡,沒有彈坑,地面很平整; 地上的垃圾也看不到有爆炸燃燒的痕跡。不像是激烈戰斗過,猜測多數是聽到槍聲就交槍投降了。
關鍵就是守軍的人心散了!這些緬軍守軍也不是傻子,聽說對面的果敢同盟軍是正規游擊野生部隊,生面孔,槍準人狠,一二三就跑,領個三五百一個月,拼什么命啊!緬甸最下層當兵的一個月才三五百塊錢,就這么點工資還經常拖欠,哪還有什么頑強的戰斗力啊!他們也就欺負欺負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面對稍微有點戰斗力的對手,立馬拉稀。
當俄烏大規模廉價無人機出現后,對戰線上的固定陣地作戰提出了新的要求。這種以前沒有重武器,只能靠輕武器和人命去攻克的堅固永備工事,變得異常輕松。幾架民用改裝無人機幾乎就可以左右這場戰斗。無人機出現后,進攻方的手段攻擊力得到極大提升,尤其是小國小部落之間的沖突,從情報獲取到一線進攻,這個小東西帶來的改變是顛覆性的,就這個據點,十年前不部署火炮,步兵沖鋒不死上幾十個人根本奪不下來。在無人機奪取制空權后,所有的高墻和戰壕工事都成了渣渣。
在民用無人機面前,這種戰壕和圍墻已經成了對方的單向透明和單向打擊,誰也架不住頭頂上死神無聲無息扔下一顆炸彈,也不用對方進攻,就這樣三天兩頭招呼著,死神面前人心態就崩了。還記得瓦格納被炸士兵在無人機下舉槍自戕的情形,但凡有一點辦法,也不會選擇自殺。21世紀20年代,俄烏戰爭的烏人機大參戰了,還在想著老舊的“要塞”式地面高地攻防戰?!現在打坦克,不用美軍的A10攻擊機體系支持下“拔罐開蓋”,都講小隊“從頂部”輕松解決!無人機大規模參戰,對于缺乏強力防空體系支持戰力的雙方,很容易抹平傳統軍力強一方的“平面攻擊優勢”。
這種土防御工事根本經不起無人機的轟炸,炸一兩次就守不住就會跑掉。 所以無人機是窮人家攻堅利器,除非是鋼筋混凝土工事,可能才需要大當量導彈攻擊。
滾弄地區被同盟軍拿下之后,緬軍地面支援通道已經徹底掐斷,緬軍孤立無援,補給斷絕,一旦被圍絕水斷糧支持不了多久的,再加上同盟軍學會了優待俘虜不會侮辱虐待戰俘,投降發路費遣散,緬軍知道頑抗會死,投降能回家,軍心動搖,這就是攻心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妙處!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缅北缅军这仗是怎么打的?缅军战斗力的下限!太不可思议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阴阳师妖怪屋篝火晚会活动玩法攻略
- 下一篇: 《原神》揭秘:解锁坚冰赌咒隐藏成就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