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计划对未来互联网有什么影响 为何引全球天文学家众怒
“星鏈”計劃對未來互聯網有什么影響?對于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是比較關注的,目前SpaceX已累計發射1143顆“星鏈”衛星,而且已向美國北部和加拿大的上萬用戶提供高速上網服務,具體影響有多大,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星鏈”系統是一個為全球居民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的下一代衛星網絡,項目于2018年2月開始實施,其目的是在地球上的任何地點可接入高速互聯網,在組網第一階段計劃發射約1.2萬顆衛星。
SpaceX已開放“星鏈”網絡的預定服務,其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星鏈”目前正在國內和國際上提供初步測試服務,并將在2021年繼續擴張,覆蓋全球人口密集地區。
SpaceX公司宣稱,“星鏈”計劃的目標將向農村地區和尚未使用高速寬帶的世界其他地區提供廉價的高速上網服務。
但用戶并不能直接用手機或電腦連上衛星,而是首先需要花費499美元申請“星鏈”天線套件,并以每月99美元的價格訂購上網服務。
測試顯示,目前用戶的平均下載速度為50-150Mbps,延遲為20-40毫秒。SpaceX公司宣稱,隨著未來在軌衛星的數量增加,用戶將有更好的上網體驗。
中國航天專家表示,理論上講,提供服務的衛星數量越多,用戶獲得的上網服務質量越好。但另一方面,“星鏈”發射更多衛星的前提是有更多用戶使用,屆時通信帶寬分攤到每個用戶頭上到底是多還是少,目前還很難說。
此外,考慮到用戶并非均勻分布在地面上,而是往往在居住區集中居住,因此帶寬被分攤后的上網體驗可能更差。
而且這么多衛星漂浮在太空也會帶來很大危害,衛星的壽命有限,當它不再進行工作時,仍然會漂浮在太空,成為太空垃圾。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在我們頭頂圍繞的人造飛行物就已經有大概50萬顆,除了少部分在軌工作衛星外,大多數都是退役衛星以及人造物碎片等,絕大部分處于地球低軌道位置。
這些碎片在軌道上和航天器的相對運行速度平均在10千米每秒,這種情況下,即使是非常微小的碎片都能將航天器撞壞,對航天器以及宇航員造成巨大威脅。
隨著越來越多的衛星被送入近地軌道,全球天文學家憤怒了,美國“太空”網站稱,天文觀測最怕光污染干擾,天文臺大都遠離城市,建在山巔或海島之上。但天文臺躲得過地面光無污染,卻躲不過天上衛星的反射光。
天文學家用光學望遠鏡觀測遙遠天體時,往往需要進行長達數小時的長時間曝光,“星鏈”衛星在空中集體飛過,帶來的影響幾乎是災難性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星链”计划对未来互联网有什么影响 为何引全球天文学家众怒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主力吸筹特征
- 下一篇: 广发信用卡车主卡年费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