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综合与pt静态时序分析(中文)_小三电系统(PDU+DC+OBC)的技术研究
0 引言
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保持了較快增長,隨著規模效應,國家逐步降低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新能源行業也啟動新一輪優勝劣汰,對于新能源整車企業,成本壓力越來越大。新能源汽車發展時間較短,零部件質量,軟件質量也是整車開發的難點。
針對這些問題,確定了小三電的技術方案:將主正、負接觸器從PDU中移到動力電池內部,PDU只為PTC、EAC、無線充電等較小功率的高壓電器配電;把車載充電和和DCDC變換器的功率模塊和控制模塊拆分,功率模塊由具備豐富經驗的電源生產企業設計生產,控制模塊的軟、硬件由整車企業設計生產,整車企業定義控制模塊和功率模塊的接口。
這種方案把既要滿足汽車行業規范要求,又要滿足電源規范要求的復雜車載充電機、DCDC做了簡化成為功率模塊和控制模塊;功率模塊只需要滿足電源相關規范,有更多工業電源廠家可以進入,有利于實現規模化,產品質量也得到保證;控制模塊的功能集成在VCU或是域控制器內,整車企業可利用成熟的軟件開發流程,設計解決復雜的充電系統邏輯,從而減少了與充電機供應商的溝通成本,大大提高的軟件可靠性。
1 技術分析及企業調研
欣銳科技、威邁斯、杭州富特三家國車載電源企業,占國內68%的市場份額,32%的份額被其它車載電源企業瓜分。特斯拉和國內的如廣汽、吉利、蔚來、奇瑞等各家的技術方案各不相同。小型化、集成化、高功率密度化就市場需求的方向,把小三電成為更利于規?;漠a品的企業,將會在下一輪競爭中勝出。
1.1 車載充電機和DCDC的技術方案
電動汽車的OBC主要由功率電路(PFC+移相全橋[1]/LLC)和控制電路組成,可分為單向OBC和雙向OBC,單向OBC只能給動力電池充電,雙向OBC可以把動力電池的直流電逆變成為家用220V交流電。OBC+DCDC磁集成,如圖1所示。OBC、DC共用控制電路、DC輸出全橋電路、DC輸出濾波電路,能夠降低成本,減小體積。
OBC和DC總成在整車上動用難度和工作量很大,邏輯單片機外圍電路需要滿足ISO16750相關的要求,邏輯功能要匹配整車進行調整定義,充電機的狀態機定義,充電上、下電時序,電子鎖控制及檢測電路與整車的電子鎖的驅動方式及驗證。使單件和軟、硬件研發成本高昂。
1.2 高壓配電盒方案分析
高壓配電盒即PDU,由于PDU與整車電氣布置相關,每個車型的PDU都有差異,所以PDU難以形成標準品。市場上主流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針對具體車型定制開發PDU產品;另一種方式是將PDU功能集成到其他零部件中,如針對具體車型定制開發OBC+DC+PDU多合一產品。
特斯拉把PDU集成到動力電池中,整車少了PDU這個零件,減少了開發成本;比亞迪E5把OBC,DCDC,電機控制器,動力電池繼電器,配電等部集成在一起;吉利與比亞迪比起來,PDU中少了電機控制器。
綜合多家整車企業的PDU方案,成本最優靠性最好的特斯拉,國內整車企業的整合能力達不到特斯拉的水平,但有一定的改進空間。
1.3 充電系統控制分析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2015年12月發布了GB/T18487.1-2015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第1部分:通用要求,定義了充電接口原理和時序,于2017年10月發布了GB/T34657.2-2017電動汽車傳導充電互操作性測試規范第2部分:車輛。
國標建議的控制引電電路原理如圖2所示,解決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的充電兼容性,但是整車內部實現的方案卻各有不同。檢測點2、3的檢測電路有放在充電機、BMS、整車控制器內部,這就要求OBC的零件生產企業要設計多種電路來匹配不同整車企業的需求,軟件策略也同樣需要調整,從行業高度分析,不利于降低開發及單件成本。
1.4 調研分析小結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件可分為三部分:動力電池,電驅(電機控制器,電機,減速器),小三電(PDU+DC+OBC);原因每一部分的技術與其它部分相對獨立,且有整合提升空間。
不同車型小三電的組合方式不同,PDU原理不同,連接器不同,功率需求不同,控制引導電路實現方式不同,導致不能通過規?;档统杀尽R虼?#xff0c;如何把小三電有機分解易于規模化是行業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2 小三電技術方案
2.1 高壓配電盒方案
設計小三電中PDU的方案之前,首先是整車的高壓原理,如圖3所示,主正、負接觸器集成在動力電池內部,優點在于安全,集成在BDU內部,可以模塊化。
電驅與直接連接不通過PDU,優點是避免了電驅與其它高電壓器間的電磁干擾,行車過程中,電驅會產生較大的干擾,可能影響到壓縮壓機控制器,DCDC等。其它的高壓電器連接PDU,這樣PDU與動力電池的電纜只需要用到6mm2,大大降低高壓電纜的成本。
小三電的故障率較低時,便可以跟特斯拉一樣做到動力電池內部。
2.2 小三電的硬件方案
車載電源與民用電源的差別在于應用環境和參考標準不同,OBC與DCDC需要低電壓控制器的標準,如EMC需滿足CISPR25的Class3,同時OBC又屬于連接低壓供電系統的設備,需滿足CISPR16的ClassB,零件供應商須精通兩個領域的技術,設計難度很大,相當于設置了一個很高的門檻,只有很少幾個供應商可以做好,對提升行業技術能力不利。
如果把OBC的功率模塊和控制模塊分開是不是可行,功率模塊的電性能參考連接低電壓供電系統設備,結合整車對振動試驗如ISO16750-3要求;控制模塊同時整車低壓系統和功率模塊交互,控制模塊的功能可以集成在VCU中,控制模塊用于對功率模塊的控制,如功率模塊的開關控制、輸出功率控制、診斷功能、對控制模塊的保護功能、熱管理、與整車交互的功能軟件等,控制模塊的軟件由車載控制器軟件開發經驗豐富的整車來做,如果功能上可以實現,那么把復雜的OBC和DCDC分解成,功能單一的功率模塊和控制模塊(集成于VCU)成為可能。
按上述思路,我們在現在的小三電的OBC部分和VCU做了改制,把OBC原有的,CC、CP電路,電子鎖驅動及檢測等硬件及功能屏蔽,只留了以下硬件接口,參見表1所示,更改后的充電機總成參見圖4所示。
VCU為自主設計,已經預留了CC、CP檢測,電子鎖驅動及狀態檢測等功能,唯一需要增加的是由VCU與功率模塊的功率使能信號,VCU如圖5所示。
2.3 軟件方案
OBC的軟件包括三個功能,一是ACDC變換及基本的自我保護功能,二是把狀態信號報給VCU,VCU做診斷,三是通過CAN和Enable硬線實現開關功能。
上、下電邏輯如下:CP喚醒VCU后,VCU通過CAN喚醒OBC,VCU檢測CC和CP的狀態正常后閉合S2,此時充電樁輸出交流220V,VCU給出OBC功率控制高電平,OBC根據VCU給出的電壓、電流請求正常輸出。當充電完成或是充電故障,VCU拉低功率使能信號,OBC停止輸出,之后整車走休眠流程,具體流程圖參見圖6所示,由于流電子鎖控制較簡單不是核心內容,程圖不體現。
3 實車測試結果
完成小三電中OBC部分、VCU、低壓線束的更改之后,進行了整車聯調,調試過程中遇到的按下充電槍按鈕S3交流輸入電流不能在100ms內降為0的技術難點;
國標要求:“判斷開關S3由閉合變為斷開(狀態B),則車輛控制裝置控制車載充電機在100ms內停止充電,然后斷開S2。”對于帶有CC、CP檢測能傳統OBC都能實現,但對于CC、CP由VCU檢測的小三電系統是非常大的挑戰,調試時,只能達到200ms滿足不了國標要求。本人提出解決方案:
(1)將Enable硬線信號,由原方案中的喚醒功能改為功率輸入的使能功能;VCU檢測到CC為半連接,立即將Enable拉低;OBC檢測到Enable低電平,即停止OBC輸出,取消原方案中下電軟關斷,再關閉PFC部分。
(2)硬件信號檢測優化,VCU檢測CC半連接和OBC檢測Enable硬線信號的debounce(防抖動)時間由之前的50mS減少到10mS。
(3)軟件策略優化,把VCU對OBC的開關控制信號只用作正常下電時的關斷控制,S3半連接時不通過此開關信號控制。經過兩周的調試,最終實現充電功能,上、下電時序如圖7所示。
4 結論
國家通過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了近十年,汽車產銷量已達到100萬輛以上,通過對整車企業和小三電供應商的調研和技術分析,我們發現各家的技術方案差異較大,不利于規?;档统杀竞涂煽啃?#xff1b;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提出將復雜的車載電源,分解成功率模塊和控制模塊,功率模塊可以交給電源企業設計生產,類似于直流充電樁的電源模塊,控制模塊由VCU替代。
在現有的小三電產品上更改的OBC的電路和軟件,并裝車驗證,上、下電時序符合整車的功能性能要求,功能驗證可行,將OBC的硬件電路改進,去掉多余的部分,再進行全面的DV試驗驗證。
文章來源:《天際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DOI:10.16589/j.cnki.cn11-3571/tn.2020.16.012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dc综合与pt静态时序分析(中文)_小三电系统(PDU+DC+OBC)的技术研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基金持仓何时会更换 会根据市场走势决
- 下一篇: python列表_Python中列表(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