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 ecgi 编码_4G学习之IMSI附着
4
G
小
講
堂
用 戶 用 IMSI 附 著
-用戶使用IMSI附著的前提 -
情況1.用戶在手機中插入剛拿到的手機卡,開機進行連接上線
情況2.在3GPP規范中,當UE連續收到某些原因代碼(CC7:EPS service not allowed)的附著拒絕消息時,應刪除已分配的GUTI,用IMSI發起附著
附著情況介紹
4G用戶的上線,用戶的上線另一個說法就是附著。我學習的時候把附著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使用IMSI進行附著,另一種是使用GUTI進行附著,而在使用GUTI時分為兩種小的情況,一個是跨MME,另一個是不跨MME。
使用IMSI進行附著,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剛拿到新的卡,然后插入手機之中使用;還有可能是在UE(手機)受到某些代碼的附著拒絕消息時,將原先的GUTI刪除了,那只能使用IMSI進行附著。
附著流程分為四個部分:
初始化請求階段;
鑒權與安全過程;
位置更新過程;
會話和承載建立過程。
初始化請求階段
UE會向附近的eNodeB發送Attach Request消息,該消息會攜帶IMSI(UE的身份),Last Visited TAI(UE從哪兒來):如果從前沒有地址即用特殊字符FFFE表示,在EPS message container中包含有請求的APN,請求的DNS地址等,UE Core Network Capacity(UE的能力信息):如UE支持的完整性保護算法及加密算法、支持的2/3G語音編碼信息等,Attach Type(UE的附著請求類型)看是EPS附著或聯合附著。
當eNodeB收到UE傳來的請求,會解析相應的請求,并加入當前的ECGI,TAI以及eNodeB分配的ID(當前的eNodeB唯一)放入Attach Request中,傳輸給MME,第一步NAS中所包含的信息也會被一同傳送。
鑒權與安全過程
3. MME在得到IMSI后,通過Diameter信令網向HSS發送鑒權請求消息(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中會攜帶用戶的IMSI標識以及MME希望獲得的鑒權集數量等信息,鑒權集可以一次申請多組,用不完的可以存起來。一次最多申請五組。
4. HSS收到鑒權請求以后,會進行鑒權集的生成,并返回MME鑒權向量四元組。包含:RAND隨機數、AUTN、XRES期望應答和KAMSE所有加密和完整性密鑰的來源。
5. MME向UE發起鑒權請求消息Authentication Request,攜帶RAND和AUTN參數。
6. UE根據AUTN完成對網絡的鑒權,若UE對網絡鑒權成功,則UE繼續根據RAND計算出鑒權結果RES,向MME返回鑒權響應。如果MME將RES和XRES進行比對,如果相等,則鑒權通過。
7. MME根據需要,可發起NAS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護流程。NAS層加密和完整性保護所需密鑰可通過鑒權向量組中的KASME得到。若MME決定需要發起該流程,MME向UE發送NAS消息Security Mode Command。
8. UE若選擇加密算法,則會回復Security Mode Complete。
位置更新過程
9. MME向HSS發起位置更新流程,向HSS發送Update Location Request消息,消息中包含MMEID、IMSI,將當前用戶所在位置(即自身ID)注冊到HSS。
10. HSS側完成用戶位置登記,向MME返回Update Location Answer消息進行確認。消息中還包含4G簽約狀態、簽約的APN、簽約APN相關的QoS、缺省APN等。
會話和承載建立過程
11. 第11-15步MME根據用戶當前TAI構建TAI-FQDN(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全稱域名)查詢DNS得到SWG的IP地址列表,通過默認APN構建APN-FQDN查詢DNS得到PGW的IP地址列表。MME根據本地策略(SGW-PGW的鏈路可用情況、優先級和權重、SGW和PGW的部署情況、網絡拓撲)選擇最優的SGW與PGW的組合,完成SAE-GW的選擇過程。
12. 當MME獲得S-GW的地址后,向S-GW發出創建會話請求Create Session Request建立默認承載,消息包含APN、默認QoS、PGW地址、MME側本地GTPC信令面地址和TEID,同時攜帶用戶手機號(MSISDN)和IMSI,以及位置信息。
13. SGW收到請求后,會向PGW發送承載建立請求消息Create Session Request,攜帶本端S5/8接口GTPC地址和TEID,GTPU地址和TEID。
14. P-GW會向PCRF發送Credit Control Resquest Initial,包含請求授權的Default Bearer Qos參數,請求的APN,用戶的位置信息,用戶的IP。
15. PCRF會回復一個Credit Control Answer Initial,包含授權的Default Bearer Qos,下發的PCC規則(業務授權),Event Trigger(事件訂閱)等。
16. PGW成功建立承載后,向SGW返回請求建立響應消息Create Session Response,攜帶本端S5/8接口GTPC地址和TEID,GTPU地址和TEID,終端地址和EBI(EPS Bear ID)。
17. SGW向MME返回請求建立響應消息Create Session Response,攜帶本端S1-U口GTPU地址和TEID、PGW的S5/8接口GTPU地址和TEID以及PDN地址。
EPS默認承載的核心網部分建立完畢,接下來建立S1及空口承載。
18. MME向UE發送附著接收消息,包含T3412周期性TA更新計時器,TA列表、分配給用戶的身份標識GUTI以及PGW分配的UE IP等信息。該NAS消息被封裝在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中發送給eNodeB,請求eNodeB分配無線資源,建立E-RAB承載。在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中,攜帶了E-RAB承載列表、SGW側S1-U接口GTPU地址和TEID等關鍵信息。
19. eNodeB發送RRC連接重配置消息給UE,并分配無線空口資源。
20.eNodeB向MME返回Initial Context Setup Response消息,消息攜帶了eNodeB的S1-U接口GTPU地址及TEID。
21.?UE將附著完成消息封裝到空口直傳消息中發送給eNodeB。此時UE已經獲得了訪問PDN網絡的地址,UE可以發送上行數據報文到eNodeB,eNodeB可以將上行數據報文封裝到S1-U隧道中發送給SGW。
22. eNodeB將附著完成消息傳遞給MME,UE狀態被標記為EMM注冊態和ECM連接態。
23. MME向SGW發送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消息包含EBI、eNodeB側S1-U接口GTPU地址和TEID。
24. SGW向MME返回Modify Bearer Response消息,此時,SGW可以發送緩存中的下行數據給eNodeB。
至此,默認承載建立完畢,EPC初始附著流程結束。
文案來源:范團
圖片范團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4g ecgi 编码_4G学习之IMSI附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 读取yml文件_Pytho
- 下一篇: easypoi list中的map导出_